首页 > 专题活动 2022年专题 案件查办

“护苗”执法案例:某App涉性诱导被罚20万,筑牢未成年人网络清朗防线

  • 来源:深圳扫黄打非
  • 时间:2025-04-14 14:57

“护苗”专项行动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纯净、安全的文化成长环境。“广东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将定期分享“护苗”执法的真实案例,通过案例学法、案例警示,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护苗”专项行动的良好氛围,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案情简介

某App是一款交友类软件平台,网民仅需通过手机验证码就可以注册平台账号,并且该平台会自动将用户的性别设置为男性,不要求网民填写其他基本信息,未对未成年人使用账号情况进行进一步验证,未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不受淫秽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信息的影响。网民在注册账号并登录该平台后,其他大量女性账号会迅速以一对一私聊的方式打招呼,发布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诱导网民充值。

处罚结果

202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省网信办根据网民提供的线索对该App进行网络监测,采取网络截图、录屏等证据保存措施对该App上账号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的行为进行取证。2022年6月21日,该省网信办对该App内容审核责任人进行询问,确认该App的管理存在漏洞,账号发布的相关信息属于违法违规信息,相关网络截图和录屏取证材料情况属实。

经查,该App运营主体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履行主体管理责任,对该App上的账号及账号发布的信息管理不力,导致有账号发布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环境。

2022年7月,该省网信办对当事公司依法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约谈运营主体相关负责人,责令其立即注销违法违规账号,限期全面整改,健全完善内容安全管理机制,内部从严处罚责任人。

案例启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网络社交软件的兴起,彼此不相识的陌生人因网络有了交集。网络在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弊端也随之而来,如软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等不良信息在不断污染着网络生态环境。

该省网信办依法查处某App该类隐蔽违法违规问题,并以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向社会通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以案为例促进各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清除网上软色情信息,进一步遏制该类不良信息对网络生态环境的侵蚀,为广大网民特别是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政策法规

某App上的账号发布的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可认定为污染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环境的有害信息。某App上发布上述违法违规信息的账号达40个,由此可认定该App运营主体对其运营开办的App上的用户发布的信息管理不力,未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传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已严重影响了网络信息内容的生态环境。该App运营主体的相关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十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