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活动 2022年专题 关爱未成年人

深圳各区“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且看深圳“护苗”行动,如何守好青少年精神净土!

  • 来源:深圳扫黄打非
  • 时间:2025-04-07 12:52

为进一步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深圳各区以“护苗”专项行动为抓手,结合“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构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防护墙,守护孩子的每一寸纯净地。

罗湖区

01

净化口岸“微角落”,
开展公厕全覆盖专项整治行动    

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进一步净化口岸片区公共环境,营造健康、文明的社区氛围,自3月起,罗湖桥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联合南湖街道执法队开展口岸片区公共厕所全覆盖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作为“扫黄打非”专项工作的重要一环,重点聚焦于口岸片区公共厕所内是否存在张贴、涂写涉黄信息以及其他可能涉及不良意识形态的问题。

02

口岸公厕“显微镜”行动
直击“黄非”角落全排查    

口岸作为人员流动密集且复杂的区域,公共厕所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社区的整体形象与精神风貌,也极易成为 “黄非” 问题滋生的隐蔽角落。社区按照“社区+执法队+物业”组成7个排查小组,逐间查看口岸片区内各个公共厕所的墙壁、门板、隔断等各个角落,对于发现的涉黄信息张贴物,第一时间清理铲除,同时严格按照“扫黄打非”工作要求,仔细甄别是否存在涉及不良意识形态的涂写内容,一旦发现,立即做好记录并依据“扫黄打非”相关流程展开深入调查,力求从源头斩断“黄非”传播链条。经过10天集中排查,共排查了7个场所,21个厕所,共清理了35处涉黄、涉赌、涉诈等不良信息,未发现明显的不良意识形态涂写问题。

03

长效共治
构建全域扫黄打非联防网    

此次排查行动不仅有效净化了口岸片区公共厕所的环境,更是对 “扫黄打非” 工作的有力推进,对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罗湖桥社区党委书记杨科元表示,“罗湖桥社区作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此次联合排查行动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维护公共环境、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社区将持续关注口岸片区公共区域的环境状况,常态化做细做实‘扫黄打非’工作,为居民和过往旅客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环境。”

下一步,罗湖桥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持续拓展排查范围,深入社区每一处可能滋生 “黄非”问题的角落,更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活力,构建起全社区联动的“扫黄打非”大格局,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贡献基层智慧与力量。

宝安区

01

福永“E路护苗”,
为青少年网络情绪“降温”    

近日,宝安区福永街道兴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童声阵阵,15名小学生正在参与“E路护苗 共育花开”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共护行动。这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通过情景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网络情绪管理意识。

活动现场,色彩缤纷的“情绪温度计”卡片成为焦点工具。“当看到不友善的弹幕时,你的温度计会升到几度?”心理辅导老师叶瑾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孩子们模拟网络社交场景。岑同学举着黄色卡片分享,“上次游戏被队友责怪时,我的‘温度’差点爆表,现在知道应该先深呼吸。”这种具象化的情绪认知方式,让抽象的心理调控变得生动可感。

据悉,活动特别设置“网络情绪急救包”制作环节,孩子们将“暂时离线”“向父母倾诉”“画幅涂鸦”等应对策略装进自制锦囊。在“我们的约定”宣誓环节,全体参与者郑重写下承诺,“不把手机当出气筒”、“遇到网络争吵先冷静三分钟”。这些稚嫩笔迹写就的约定,将被制作成展板在社区展示。

“现在孩子8岁就能熟练使用智能设备,但情绪管理能力还没跟上。”家长王女士全程参与活动后感慨。实践站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是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创新实践,后续将通过“家校社”联动机制,构建守护联盟,帮助青少年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02

西乡“同心护苗”
醒狮队亮相“三月三”    

3月28日,西乡三月三庙会巡游活动在锣鼓喧天中拉开帷幕。由特殊儿童与家长组成的“同心护苗”醒狮队成为全场焦点。队员们身着鲜艳醒狮服饰,与家长默契配合,向围观群众献上精彩醒狮舞,灵活的跳跃、俏皮的眨眼,活灵活现的表演赢得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不断。

这支特殊队伍源于西乡街道“多彩西乡,让爱无碍”社会融入支持计划。为助力特殊儿童突破自我,西乡街道联合残联,邀请醒狮教练开展专业培训。20组家庭化身“亲子拍档”,从零起步学习扎马步、挥狮头、踩高台等高难度动作。训练中,亲子相互扶持、默契协作,家长既是“守护者”也是“队友”,孩子们则以坚韧毅力突破自我。有家长感慨道:“第一次发现孩子能如此专注地完成一件事,眼里闪烁的光芒让我无比感动。”

活动当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献上精彩的醒狮表演。虽然动作稍显稚嫩,但一招一式都认真专注,与家长默契配合。表演间隙,队员们还积极与大家互动,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家长何女士激动地表示:“特别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和孩子一起参加巡游。这段时间的训练不仅让孩子学会了醒狮技能,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这样的经历无比珍贵。”孩子们也兴奋地分享:“穿上醒狮服装,感觉自己超厉害,能给大家表演特别开心!”

“同心护苗”醒狮队的成功亮相,标志着西乡街道“非遗+助残”创新实践迈出坚实一步。不仅让特殊儿童在文化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更通过亲子协作深化家庭纽带,推动社区包容氛围的形成。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文化助融"服务矩阵,通过非遗工坊、技能培训等多元化载体,助力特殊群体在文化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

03

新安翻身社区“小小图书管理员”
助力护苗行动       

近段时间,新安街道翻身社区扫黄打非·护苗工作站充分利用百姓客厅、实践站等区域开展扫黄打非系列活动,在每个周末组织青少年参与“小小图书管理员”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社区宣传专干带领青少年学习如何正确归类图书、辨别盗版及有害出版物,并通过实践操作,让他们掌握图书管理的基本技能。这一创新形式不仅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还让他们成为“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增强辨别有害出版物的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了自我,还带动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公益活动,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内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扫黄打非·护苗”行动中,共同维护健康的文化环境。

龙华区

01

福城茜坑社区组建青少年讲解队伍,用“童声”讲述家的故事

近日,龙华区福城街道茜坑社区开展了一场围绕茜坑老村“茜”游路径的“小小讲解员”小组活动,为社区儿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成长与展示平台,从“引领 +”“自然 +”等多个角度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引领 +”:文化传承与自信培养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担任起引领者的角色,以茜坑老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切入点,为孩子深入解读老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背后的故事。从古老的建筑风格到传统的客家民俗风情,孩子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茜坑老村的历史长河之中。

“小小讲解员”在引导下开始学习如何向他人介绍“茜”游路径打卡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客家文化,更在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这种传承的引领,增强了孩子对茜坑老村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了他们对客家文化的自信心。一位小讲解员兴奋地说:“以前我都没怎么关注过我们茜坑老村的好,现在我知道我们茜坑老村有这么多了不起的东西,我要讲给所有人听。”

“自然 +”:亲近自然与生态意识唤起

茜坑老村周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活动将自然元素巧妙融入其中,组织孩子走进老村茜坑亲邻里、半亩田园和柿子园。在这里,“小小讲解员”观察着自然生态,倾听鸟儿的歌声、感受微风的吹拂。

工作人员引导孩子认识到自然生态对于老村的意义,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孩子积极参与自然探索活动,学习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一位小朋友在讲解中深情地说道:“我们茜坑老村的自然风景很美,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这样以后我们还能看到这么美丽的花草和农作物。”这种“自然 +”的理念,唤起了孩子内心深处的生态意识,也为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02

福城四和社区家校社警联动
护航未成年人  

3月27日,由深圳市龙华区少工委主办,福城街道四和社区党委、观澜第二小学、龙华区第二幼儿园联合承办的“法护童心,共筑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讲活动在龙华区第二幼儿园举办。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构建家校社警“四位一体”协同保护机制,龙华区少工委纪律委员、龙华区第二幼儿园园长祝婕,四和社区党委委员、社区关工委主任廖珊,社区民警代表、社区“五老”代表、少先队员、家长师生等50余人参加活动。

探秘儿童博物馆,寓教于乐促成长

活动特别安排参观龙华区第二幼儿园12个特色儿童博物馆主题教室。从小班的自然博物馆到大班的创印空间馆,每个主题教室都独具特色。最受欢迎的鲁班工坊馆里,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各种木工工具,在实践中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儿童视角宣讲,法律知识浸润人心

6名少先队员化身“普法小卫士”,以“故事+法律+建议”的形式,生动诠释法律条文。其中,星宇少先队员揭露“向未成年人售烟”现象,带领全场模拟拨打12315举报;正义少先队员则以“圆桌审判”为例,展现司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感可触。

多方协作长效护航,共建成长友好环境

活动为少先队员颁发“普法小卫士”证书,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发放普法宣传手册,覆盖社区居民、家长及师生50余人,有效推动家庭、学校、社区与司法保护的协同联动。

03

福城章阁社区开展平安建设宣传
共筑未成年保护“防火墙”

近日,在龙华区平安建设促进会指导下,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平安益家开展了“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安全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针对未成年保护法进行了宣传,现场共吸引了10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

活动现场设置了法治大转盘、知识竞答以及问题盲盒等环节,带领社区居民了解未成年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还向居民讲解并发放了宣传折页,巩固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增强居民安全防范能力。参与活动的居民高女士表示:“参加此次宣传活动,让我对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有了更多的了解,能够把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告诉家里的小朋友,让他们知道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据了解,章阁社区平安益家自成立以来,联合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累计服务社区居民1500余人次。接下来,章阁社区平安益家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为建设平安、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光明区

为系统协同高效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深圳市光明区司法局联合光明区教育局,创新开展“法治护苗”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活动。

3月28日下午,首场活动在光明法治公园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凤凰城实验学校的50余名师生,在光明区司法局法治讲解员的引导下,解锁了一场寓教于乐“法治游学”之旅。

在光明法治公园的“法治之门”,讲解员通过“德与法”的思辨讨论开启法治认知,引出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的关系。

随后,沿着镌刻宪法条文的“法治之道”,师生们系统了解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演进脉络,直观感受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纵深。

行至“法治之窗”,展板上醒目的宪法条文与法律体系图解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讲解员以“大树”作喻:“宪法是枝干,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是枝条和叶子——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互动环节中,一位学生准确阐述了“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得到了讲解员的赞许,现场学习氛围浓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

宪法宣誓环节

全体师生面对宪法宣誓墙作出庄严承诺,将法治信仰真正内化于心。

在“法治剧场”讲解中,讲解员与学生围绕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展开互动讨论指出受教育权和劳动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就像硬币的两面,在享受保护的同时也需承担责任。

随后,师生们移步至光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参观了光明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与临界预防指导中心。

在这里,区人大代表刘作芳律师受邀以“反对校园欺凌”为主题进行授课,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形式,强调其不仅限于身体上的暴力和伤害,还包括语言的伤害和网络的攻击,让听众明白其无处不在的可能性;在讲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时,刘律师通过真实案例展示校园欺凌的影响和严重后果,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和深思。最后,刘律师掷地有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要用法律的武器捍卫尊严和权利。”

光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正式拉开了光明区“法治护苗”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活动的序幕,旨在通过参观游览法治公园和游戏互动体验等形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打造“公园里的宪法课”。未来,光明区司法局将推出“法治绘、模拟法庭”等沉浸式法治教育项目,让青少年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青春血脉。

来源 | 罗湖桥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宝安日报·宝安湾App、深圳晚报·深圳Plus客户端、光明区司法局

编辑 | 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