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个AI应用场景落地 构建智慧城市新生态
在罗湖,AI 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生活:数字人客服 24 小时值守,企业申报材料“秒生成”,无人机智能巡检城市问题……日前,罗湖举办AI场景应用产业交流会暨“AI+政务”发布活动,集中展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
现场声
线下办理企业地址变更,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企业变更备案登记申请书……
在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全息数字人客服正用甜美的声音讲解办理业务的材料清单。在它的旁边,有一个“AI+智能填表申办区”,这里最快 15 分钟就能自动生成整套材料,"AI + 智能校验" 系统还会自动校正内容,让受理审核时长缩短 30% 以上。材料准备妥当后,智能导办机器人还会带市民到对应的办理窗口。这样全流程的智能化体验,对市民郑先生来说,既新奇又贴心。
郑先生 市民
通过这里(“AI+智能填表申办区”),只要填写基本的信息,然后点击“一键生成”,它就会帮我们准备所有的资料。从我在这里准备材料到窗口递交,大概二十分钟就全部搞完了,非常得高效。
杨德斌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会长
今天来到(罗湖区)政务(服务)大厅,看到AI在这边广泛的使用,我觉得在使用的智慧化和效率上非常值得我欣赏跟敬佩,我觉得这个结合非常得及时。
罗湖区政务办公领域的数智员工应用,只是罗湖打造“AI+”多元应用场景的成果之一。近年来,罗湖在城区治理、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了近80个场景。活动现场,罗湖区还与华为、旷视科技等12家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成立罗湖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推动政企协同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新路径。
李想 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
(我们是)被罗湖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落地场景所吸引,罗湖给了49个(AI应用)场景,结合我们的算力,能够相辅相成的进行一些产业价值、上下游的带动和孵化。
据了解,罗湖目前正在推进智算中心、语料中心的项目建设,解决人工智能企业对算力和数据的需求。其中,在智算中心建设方面,将部署六个预置大模型和训推一体化平台,按照不同的业务场景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快速部署应用的需求。此外,罗湖还将推出算力补贴政策,以“算力券”、“训力券”等形式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谢鹏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我相信罗湖发布的智算(中心)、语料(中心)这两大项目,能够极大地加速人工智能企业的科研能力。
韩韬 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副主任
(这两大中心不仅)为政府的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支撑,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在训练、微调、推理等等场景的打造,提纲算力的支持和保障。
未来,罗湖将持续深化AI技术在政务服务、民生保障、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动“AI+”生态圈建设,加速构建高效、智能、宜居的智慧城市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