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单日破11.2万!看这个街道如何用“绣花功夫”托起罗湖最火口岸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5-03-27 09:15

罗湖家园网讯:2025年3月23日,莲塘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量攀升至11.2万人次,较一周前的历史峰值再增1400多人次,达到设计流量的3.73倍。这一数据的连续突破,既是深港“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的直观体现,也与属地街道精细化服务保障密不可分。

属地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适配”

面对政策红利释放后莲塘口岸旅客日通关屡创新高带来的管理压力,作为属地的莲塘街道积极作为,主动前置设立“口岸办”,近年来,从空间治理、动态响应、跨界协同等着手建立起“三维度”保障体系。一方面创新机制,积极打造了以街道、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协同的“1+N”联动机制。每周开展“行走莲塘口岸”联合巡检,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131个;在春节、清明和端午、中秋和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前,多次召开深港口岸单位协商联络会、通关座谈会、联席会等,协调解决通关效率等问题。同时,会同相关部门重新规划口岸广场功能分区,缓解车辆停放难题;完成莲塘口岸商业城入口人行通道挡雨棚修缮工程、旅客通道加装空调等设施建设,联合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保障能力,优化环境秩序;积极协调四季御园及兰亭国际管理处,开放口岸社康洗手间等,缓解高峰期过境旅客如厕难。

“过去各部门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在通过联勤联动,问题处置时间缩短了60%。”莲塘街道口岸办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莲塘口岸片区综合整治行动方案》《莲塘口岸区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措施的不断完善,全面细化加强了非机动车停放、乱摆卖整治,更将口岸周边市容管理标准细化到“每平方米责任到人”。

服务升级:从“硬件焕新”到“软性关怀”

在口岸广场,与之前坑洼破损相比,新铺设的吸水防滑地砖格外醒目。“这是针对香港旅客反映地砖破损和雨天易滑问题专门更换的。”作为口岸新增加的市容巡查队员小李边引导旅客边说。

据悉,为提升服务,街道先后组织实施了环境升级、服务升级、交通升级的“三个升级”工程。先后协调区交通运输局对口岸道地砖进行全面排查,实施翻新平整或破损松动修复工程,更换口岸广场透水砖1542.2平方米,拉丝混凝土人行道246.51平方米,显著提升了口岸区域的通行条件与安全性。打通消防通道、增加消防器材和垃圾分类桶、补种绿植等提升基础设施与环境卫生。U站及港邻服务空间建成使用,累计为7.9万游客提供服务,帮助过境游客解决物品遗失、搀扶进站等事项133件次。开通的“口岸-集市-中医院-口岸”等接驳巴士,让过关旅客在莲塘消费就医更方便,累计接送1.77万人次。

港籍旅客陈先生点赞:“现在从过关到购物都有指引,去看医生还有巴士接送,80多岁的老豆自己过关都不担心。”

经济共振:口岸溢出效应的精准承接

在口岸商业城经营茶餐厅的黄先生表示,今年以来,店内港客占比从30%跃升至65%-75%。“街道组织的消费动线设计很关键。”他指着店门口摆放的《莲塘街道游玩指引》说。

街道通过消费场景再造、服务标准接轨、文化纽带强化等多项举措放大口岸经济效应。一方面系统开展“阿珍阿强带你游莲塘”等促销活动,累计派发《莲塘街道游玩指引》4万余份,打造口岸商圈“港味主题街区”,复刻香港街头景观;定期开展口岸“党员汇·益街坊市集”活动,服务两地居民,擦亮基层党建品牌。同时联合市监等部门建设商户联盟,口岸商业城73家商铺全部签订“放心消费承诺”;举办深港文化月、深港骑行、非遗粤剧“快闪”、农产品推介、美食节等活动,进一步提振商圈热度;成立涵盖口岸、市场、商超等多数商家的商户联盟理事会,优化辖区消费环境,吸引日均超两万港人到莲塘消费。

“口岸通关属地街道虽不是主角,但要当好服务保障的最佳配角。”莲塘街道相关负责人强调,莲塘口岸近年来通关增长势头迅猛,尤其是口岸“一站式”车辆通关模式方便快捷,且辖区周边拥有众多美食休闲、游玩购物的资源配套,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从发展愿景变成生活现实。街道将在深化跨域联动治理、扩大商户联盟规模、优化交通接驳体系、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服务,让莲塘口岸真正成为深港居民的“连心桥”。

来源:南方+ 记者 曾南希 通讯员 陈兵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