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深圳罗湖区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 来源:经济日报
  • 时间:2025-03-24 09:10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深圳市罗湖区发布《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及《加快推动场景创新行动方案(2025—2026年)》,并面向全社会发布第二批6大领域31个场景机会项目,以场景创新为关键驱动力,培育科技创新“土壤”,加快集聚创新人才、牵引优质企业落地罗湖区。

“为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罗湖区将着眼孵化主体、人才集聚、政策支撑、空间保障、营商环境、示范场景及数据要素等7个方面任务展开。”据罗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绍文介绍,罗湖区将聚焦引育战略性新兴企业,实施企业梯度培育“百千万”计划、“创新活水”源头招商计划;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做强应用型基础研究平台、做精转化型产业创新中心,每年推动这些平台落地不少于50个成果转化项目,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超过10亿元;打造“最懂学生创业者”“最懂学院创业者”“最懂海归创业者”“最懂高管创业者”的孵化器,对符合孵化器入驻条件的创新企业给予最高3年免租,对符合加速器入驻条件的成长型企业给予首年免租、后2年最高3折租金优惠。

“罗湖区将持续构建更具竞争力、更有诚意、更便捷申请的产业政策体系。”王绍文表示,罗湖区将加大软信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与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扶持力度,降低政策适用门槛。对于初创型企业,只要具备稳定的商业模式,业务具备一定营收规模或者获得至少一家投资机构支持的,给予一定年限的租金全免。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金直投、返投以及财政资金“补改投”力度,新设立10亿元产业促进基金。对接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争取设立更多AIC股权投资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罗湖区将重点聚焦‘2+2+N’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为导向,构建场景创新生态。”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陈文磊表示,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全区域、全领域、全流程的场景创新“三全”工作体系,构建具有罗湖特色的场景服务体系和生态,打造全域场景创新应用示范新高地。实现“十百千”目标:遴选不少于50个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用的标杆示范场景;开放不少于500个场景机会;服务不少于1000家新技术、新产品企业。

为加快以场景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罗湖区面向全社会发布第二批6大领域31个场景机会项目,涵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文商旅融合、城区品质、基层治理、民生发展6大领域,包括罗湖智算中心、罗湖语料中心、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无人小巴、PM2.5空气质量卫星遥感模型预报及超标预警场景、罗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重点项目。

以罗湖智算中心为例,据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副主任韩韬介绍,算力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本要素。为破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算力成本高、基础设施稳定性不足等核心痛点,罗湖区将启动智算中心建设。该中心将依托罗湖自建百P级高性能算力集群,重点满足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场景的低时延需求;构建跨区域算力调度网络,可弹性调用深圳及西部万卡算力集群,支撑长周期模型训练;设立机房托管服务,为互联网金融等数据敏感型企业提供定制化安全服务。该中心还将部署DeepSeek、阿里千问等6个预置大模型和训推一体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大模型微调训练、推理以及快速应用能力,满足企业个性化快速部署应用的需求。

陈文磊表示,目前,罗湖区同步建立了场景征集、发布、对接、建设、推广机制,后续会定期面向全社会征集罗湖各领域场景应用需求,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发布一批、对接一批,帮助企业对接各类应用场景资源,助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更好更快应用。接下来,罗湖区将以场景创新为关键驱动力,培育科技创新“土壤”、集聚创新人才、牵引优质企业落地,推动罗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杨阳腾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