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让学生把春天“种”进泥土里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 时间:2025-03-13 18:17
罗湖家园网讯:在植树节之际,3月12日,深圳市草埔小学创新美育实践,组织学生在校门口共同移植88株杜鹃花苗,引导学生从劳动中发现生命之美,在守护中感悟自然之韵,让美育在泥土与绿意中悄然生长。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红妹,学校领导,党员教师和六年级100名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浸润成长:以“一棵杜鹃”浸润成长底色
活动开始前,德育处负责人邓浩怡以互动问答形式开启植树节知识科普。她从学生熟知的“3.12植树节”切入,向全体师生详细介绍了本次移植的杜鹃花苗来源及活动意义。据了解,此次移植的88株杜鹃花苗由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提供。
作为深圳市市花,杜鹃不仅承载着城市文化记忆,其坚韧生长的特性更象征着向上向美的精神品格。邓浩怡将杜鹃幼苗比喻为学生的成长轨迹:“这株杜鹃将和你们一起开启在草埔小学的旅程——要像呵护它的根系一样夯实知识基础,像观察新芽萌发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看它是否和你们一样向阳生长、不负光阴。”
打破边界:从课堂到自然的沉浸式美育
活动现场,六年级学生组成“护绿小分队”,分工协作完成松土、移栽、浇灌等环节。孩子们手握铁锹,弓腰将板结的泥土一点点敲碎,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仍专注地调整着花苗的栽种角度。“土要压实,但别伤到根!”科学老师在一旁指导,借机讲解植物根系的吸水性原理,这正是一堂生动的户外科学课。
高红妹校长戴上棉质手套,蹲下身示范如何保护土球完整:“根系就像书本里的知识,只有完整才能茁壮成长。”她手把手教学生用木棍固定花苗,强调协作的重要性。劳动过程中,语文老师鼓励学生用比喻记录所见:“松土时翻出的蚯蚓像扭动的音符”“湿润的泥土散发着巧克力蛋糕的味道”……孩子们用诗意的语言为劳动注入美感。
低年级学生闻声前来帮忙,他们蹲在花苗旁,用指尖轻触杜鹃嫩叶:“它的叶脉像地图上的河流!”美术老师趁机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纹理。一锹土、一桶水、一句诗、一幅画,劳动与学科的边界在此消融。
播种未来:让美育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
草埔小学将植树节与城市精神、课程改革深度融合:以市花杜鹃承载“坚韧奋进”的品格教育,以持续养护呼应“久久为功”的美育理念,以跨学科学习打破五育边界,将美的种子播撒进每个孩子的生命里,让“向美而行”成为滋养成长的永恒底色。正如区教育局美育督导员所言:“当教育如春风化雨,美便会在每一寸泥土中自然生长。”
草埔小学以“种一棵树”为切口,将劳动教育、生态教育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这正是“美育一件事”倡导的实践路径。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记者 刘嘉敏 通讯员 戚湘瑜 张海珍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