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经观|深圳将建五座世界级商圈,哪些区是大赢家?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5-03-13 09:48
罗湖家园网讯:“深圳的商业中心在哪?”
面对这一问题,每个深圳人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答案无外乎福田、罗湖、南山这三个区。
而在不远的未来,深圳人的回答或许将更为丰富。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官网发布《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5-2035)》(简称《规划》),提出规划构建“四级多元”商业规划体系,规划十年内建成福田中心商圈、罗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湾商圈、空港会展商圈等五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和六个全国级引领商圈。
此次规划,无疑是深圳城市商业版图的一次重大重塑。这也意味着,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和龙华等多个区,都将拥有全国级以上的大型商圈。
毫无疑问,此番深圳“商圈扩容”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方面,重点建设的世界级地标商圈有望汇聚全球顶级消费资源,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深圳将实现商业资源的均衡布局,进一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商圈扩容
商圈的兴起,总是和城市的发展亦步亦趋。如果要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城市形态的变迁,那城市商圈的发展兴衰史无疑是最具有参考性的选项之一。
罗湖,是深圳的商圈发展的“原点”。作为与特区同龄的城区,友谊商城、深南天虹商城、东门步行街等,是深圳消费市场的“初代网红”。
1993年1月,福田区建设拉开序幕。随着市民中心、市政府、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等大型公共建筑投入使用,众多总部企业迁入,福田的商业氛围也日渐浓厚。万佳百货、华强北电子市场等,成为了彼时深圳市民购物的首选。
迈入21世纪,南山也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十多年来,伴随着城区的崛起和大量高科技企业的迁入,万象天地、深圳湾万象城等人气商城先后开业,后海-深圳湾商圈成为了深圳消费的又一地标。
然而,深圳商圈扩容的脚步还远未停止。根据最新出台的《规划》,“5+6+42+N”,将是深圳商业空间消费的新格局。
其中,“5”指世界级地标商圈,即福田中心商圈、罗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湾商圈、空港会展商圈和前海·宝中商圈;
“6”指全国级引领商圈,包括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龙岗大运商圈、龙华超级商圈、车公庙-下沙、西丽高铁枢纽和大鹏环龙岐湾。
这也意味着,除了福田、罗湖、南山三座中心城区,以全国级引领商圈为代表的高能级商业空间还将分布于龙岗、宝安、龙华、盐田和大鹏新区。换而言之,“福田、罗湖、南山就是深圳商业中心”这一传统观念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
服务扩区
除了福田、罗湖、南山这三座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区、商业强区,龙岗、宝安、龙华、盐田和大鹏新区这五座城区得益于世界级、全国级商圈的规划落地,无疑也吃到了一波红利。
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宝安。在规划的五个世界级商圈中,宝安就占了两个。
这也与城区的发展势头密不可分:近年来,宝安发展经济实力三年跨越两个千亿大关,全区GDP从2020年384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300亿元。并且,宝安常住人口数常年位居深圳第一,自2022年以来,宝安社消零消费总额稳居全市第二位。
同时,宝安还坐拥大型机场,还是珠江西岸抵达深圳的第一站,有着无可比拟的流量优势。
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龙华和龙岗。两区均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配套,众多大型企业坐落于此,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具备建设高能级商圈的先行条件。
例如,龙华常住人口超过250万,拥有高铁深圳北站,人流量巨大;龙岗常住人口超400万,拥有知名信息通讯企业华为,是全球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消费潜力巨大。
而和上述人口大区相比,盐田和大鹏新区能够落地全国级引领商圈,则是更多地着眼于服务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当下,盐田和大鹏都在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而与之相应的,世界级文旅目的地自然需要高能级的商圈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盐田还坐拥和香港陆路相连的中英街,具备了发展深港融合消费的天然优势。
城市升维
除了带动多区消费能级的提升,此次《规划》对深圳全市还有何积极影响?
历经四十余年发展,深圳的城市商业空间已历经多次扩容,并形成了福田中心商圈、罗湖核心商圈等多个成熟商圈。即便如此,略显同质化的商圈业态,国际顶级消费资源的稍显不足,还是让部分人都觉得深圳“不太好逛”。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6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深圳产业实力雄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然而深圳消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和其城市能级尚不匹配。
深圳的目标是建设全球标杆城市。而对标纽约、东京等国际一线城市,深圳差距更为明显:以东京为例,这里不仅有银座、原宿等全球级地标商圈,更是多个潮牌的发源地。
很显然,深圳在商圈辐射能级、体量规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针对提升商圈能级,本次规划中的世界级商圈、全国级商圈都区分了近期重点建设型和中长期潜力培育型。近期重点建设型商圈的发展现状较为成熟,中长期潜力培育型商圈则具备较强商业发展潜力。
以世界级商圈空港会展商圈为例,规划中提出,该商圈将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机场等资源禀赋,秉承“展城一体”“空港一体”理念,打造“二级核、六组团”消费集群。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还计划通过吸引首店入驻,完善国际消费中心所需的优质业态。目标是到2035年,新增8000家相关店铺,建成8个百亿级商业综合体,并培育200个新消费品牌。
同时,《规划》还提出建设七大主题特色商业集聚区,如华强北电子消费街区、大浪时尚小镇和大芬油画村等。
而站在当下的关键发展节点上,《规划》的出台更有意义。
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此前落幕的深圳两会亦明确,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并把促消费位列今年十大工作之首。
促消费,关键要让市民有地方去消费、有场景去消费。而深圳对全市商业网点布局进行通盘规划,将有助于实现商业资源的均衡布局,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为促消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南方+ 记者 徐烜和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