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湖大件事

罗湖区:焕新产业形态 培育新质生产力

  • 来源:经济日报
  • 时间:2025-03-06 09:20

罗湖家园网讯:3月4日,记者从深圳市罗湖区政府获悉,今年罗湖区将以“百千万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提升,找准城区突围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释放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拼出发展新篇章”的强烈信号,以拼搏之姿绘就创新实干、奋勇争先的新图景。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深圳市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左金平表示,今年,罗湖将实施产业结构升级行动,夯实产业根基,在推动存量产业焕新升级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聚焦优势产业赛道精耕细作,着力构建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左金平介绍,罗湖区将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攀升计划”,推出“费改保”创新应用场景20个以上,推出2个公共事业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新增金融科技产业链企业10家以上;实施特色产业“登峰计划”,落地黄金珠宝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未来产业“苗圃计划”,开工建设“深南东1号”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落地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打造载人、载物、无人机公共服务起降点“三张网”,新增5G-A基站、通感一体化基站和100个低空起降点,新增低空航线20条以上。

“优化产业布局是产业转型的增长范式。”左金平介绍说,今年,罗湖将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以园区思维规划建设运营重点片区,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组团”空间格局,通过集中空间资源、要素禀赋和配套设施,打造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集聚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端化、集约化和规模化。

其中,将打造清水河总部新城产业发展新名片。完成清水河城市设计导则;开工建设罗湖北站TOD、红岗人工智能产业园、智慧物流转运中心,加快正德大厦、博元大厦等产业项目建设,释放16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打造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全域融合”新示范。启动罗湖口岸升级改造,推进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完成莲塘口岸新增连廊及片区慢行系统建设;联动开发过境土地B1地块和桥畔地块;打造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三生融合”新样板;整合兰科中心、仙湖植物园等旅游资源,打造“梧桐阁”等新地标景点。

“焕新产业形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是推动实现城区产业的‘能级跃迁’的强动力。”左金平说,今年,罗湖将实施产业形态焕新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资本密集型、空间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新经济形态,向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要生产力、求增长点。

其中,要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巩固提升罗湖金融、红岭北现代商贸、清水河数字经济、水贝时尚设计四大总部经济集聚区;集聚发展区域总部、研发总部、贸易总部“三类”高能级总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打造跨境电商、垂直电商、即时零售等电商平台;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结算等金融平台;打造具有全球资源要素整合和渠道管理能力的现代供应链平台。巩固提升楼宇经济。聚焦金融、专业服务业、软信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打造30栋主题楼宇。着力培育多元经济形态,完善“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合作模式,支持陆丰罗投控产业园、临港产业园和潮安大岭山产业园建设。建强罗湖-潮州创享岛、罗湖-陆丰创新岛等“反向飞地”。

“产业要素保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罗湖将实施产业要素强基行动,汇集优质空间、科创平台、政策资本、场景数据、人才队伍等核心要素,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左金平说,罗湖将持续开展产业空间挖潜和存量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完成动漫基地数字产业园、第七工业区等提质改造。建设细胞产品检验检测、多肽药物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算力服务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优化罗湖产业促进基金直投、返投机制,深入推进“补改投”改革;完成产业政策修订,大力扶持研发、人才、孵化等关键环节。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六大领域,打造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实施“才链全球”“才聚优享”计划。落实广东省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提供人才住房、医疗健康等10大类暖心人才服务。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左金平表示,今年,罗湖将围绕深圳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深入实施企业成长护航行动,构建全周期、全覆盖、全链条的企业服务体系。其中,试点建设全市首批商务社区,建立“区-街道-商务社区”联动服务体系;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突破4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800家;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计划。实施“首贷倍增”“过桥贴息助力”“融资担保扬帆”三大计划。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杨阳腾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