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 罗湖发展“新”密码
- 来源:晶报
- 时间:2025-03-06 09:25
罗湖家园网讯:3月3日至5日,罗湖区两会顺利召开。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明确了2025年目标任务。今年,罗湖将以“百千万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提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加快创建“三力三区”,建设具有罗湖特点和罗湖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罗湖城区图。
数读2024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回顾2024年,罗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进出口总额3697.7亿元,商事主体累计达31.32万户……一串串数字背后,是罗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罗湖优势产业,金融、商贸、商务服务业发展依旧强势,并朝着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整体跃升。2024年,罗湖引进6家持牌金融机构和3家外资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全市首个AIC股权投资基金,累计设立24家金融驿站,举办20场“融·易·罗湖”银企对接会,推出“罗信贷”系列产品助力新增授信超94亿元,金融能级持续提升。同时,持续打造消费王牌,发放各类消费补贴超2亿元,拉动销售超32亿元,“深港文化月”系列活动获评广东省2024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此外,瞄准专业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新建货代物流产业园、广告产业园,推进三大文旅产业园、商务服务业专业楼宇建设,挂牌运营14个专业楼宇。
人工智能场景落地,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生命健康加速布局……罗湖正向新而行,提质而上,积极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4年,罗湖发布19个细分领域49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抢滩”人工智能新赛道,并推动“深南东1号”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列入全市12个重大创新平台;开通13条文旅观光航线、2条空中交通航线、3条生产性物流航线,新建30个低空基础设施,挂牌运营低空经济产业园,推广执法取证、安保巡查等领域无人机应用;引入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罗投控大厦获评深圳市特色软件名园和军民融合产业园,智丰大厦挂牌深圳市大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园区。
GDP增长目标5.5%,建设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2025年,罗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新起点上,罗湖正以更坚定的信心、以更主动的姿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之路。首先在产业结构升级上,罗湖清晰描绘发展路径: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攀升计划”,提升金融、商贸、专业服务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推动传统产业向强而行;实施特色产业“登峰计划”,升级擦亮黄金珠宝、旅游、医美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而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未来
产业“苗圃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抢位发展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两大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力争创新载体数量、新兴企业数量“两年倍增”,产业营收总规模“三年倍增”,推动新兴产业向新图强。
具体而言,罗湖将把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打造3栋软信和人工智能专业楼宇,开工建设“深南东1号”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建设首期在地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语料中心,发布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30个以上,赋能城区发展。同时,在生命健康产业和低空与空天产业发力,建设华南细胞药物平台、中药制剂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细胞治疗、基因测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5G-A基站、通感一体化基站和100个低空起降点,新增低空航线20条以上。
在空间布局上,罗湖则打造“一轴两带三组团”核心承载区,建设支撑产业提升、规模提级的重大战略平台。“一轴”是红岭金融总部发展轴;“两带”是深港口岸经济发展带和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三组团”是指依托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打造笋清科技创新组团、依托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组团、依托深南东路至水贝打造蔡屋围-东门现代商贸组团。
聚力向新,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城区转型,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一动力。罗湖将实施产业形态焕新行动,向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要生产力求增长点,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资本密集型、空间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新经济形态,推动城区产业向更高能级提升。2025年,罗湖将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巩固提升罗湖金融、红岭北现代商贸、清水河数字经济、水贝时尚设计四大总部经济集聚区,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打造高品质总部经济空间;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打造跨境电商、垂直电商、即时零售等电商平台,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结算等金融平台,旅游服务、健康医疗、家政、租赁等生活服务平台;巩固提升楼宇经济,打造30栋主题楼宇,“一楼一策”推动产业集聚,为企业提供入驻、工商注册、人才招聘、融资对接等全流程服务。
如何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此,罗湖将实施产业要素强基行动,汇集优质空间、科创平台、政策资本、场景数据、人才队伍等核心要素,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2025年,罗湖将完成动漫基地数字产业园、第七工业区等提质改造,持续开展产业空间挖潜和存量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做大做强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化罗湖产业促进基金直投、返投机制,深入推进“补改投”改革;建立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项目库,打造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实施“才链全球”计划,升级“人才服务包”。
代表委员说
加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全国的科技创新都面临着大的转变,企业过去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现在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罗湖的第二增长曲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创新回归,特别是科创企业回归。罗湖提出系列要素保障措施和企业护航措施,注重释放民营企业的活力,这对于促进科技回归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罗湖在软环境和营商环境的营造上,不断发挥绣花针精神和改革先锋精神,都将助力科技企业回归中心城区。”
——市、区政协委员 郑宇劼
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区
“产业强则人才聚,经济强,民生更有保障。罗湖区应发挥‘口岸经济+民生服务+高密度城区’的独特优势,聚焦深港跨境数据流通、城市治理AI化、商业场景微型化,打造‘能落地、可感知、有温度’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区。”
——区政协委员 李永洲
开发新业态激发商贸业发展新活力
“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方面的规划布局,这将对未来罗湖的产业发展和城区发展提供明确的路径指引。要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和升级消费业态,重视商业综合体消费场景的打造。”
——区人大代表 吴国升
推动大数据、AI、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政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非常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作为科技从业人员,我们感到很受鼓舞。罗湖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突破性发展,塑造城区发展的新动能。具体来看,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应当加强数据资源整合与开放,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可以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低空经济产业方面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空域管理。”
——区人大代表 池千艳
来源:晶报 记者 杨萍/文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