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4日讯(记者 李慧 刘嘉敏 闫科企)3月4日,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罗湖区区长左金平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24年政府工作,全力推进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5年,“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旧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榜单上的罗湖,成绩可圈可点。2024年,罗湖聚焦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用心用情惠企助企;引进世界500强圣戈班以及饿了么、喜马拉雅、燧原科技等重点企业260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提质升级,金融能级持续提升,实现重要场所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专业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发展,获评“中国宠物友好示范城区”;商贸消费有力提振,高标准推进五大消费街区建设,3个商圈获评全市首批“便利支付示范商圈”,数量居全市第一;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实现重点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在改革上,入选2024年中国改革百佳案例和全国县域改革优秀案例,深化错峰共享停车改革,智慧停车平台新接入608处经营性停车场,“建设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示范区”获评深圳市年度优秀改革案例。
2024年,全国最大的环境修复项目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正式开工,规划开发规模超百万平方米;建成启用云启大厦、城脉中心等标志性高品质空间,新开工4个城市更新项目,焕新释放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样貌。
在深港深度合作上,罗湖区三大口岸通关超9000万人次,占全市通关总量的47%;文锦渡口岸成为全市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离境退税额、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即买即退”商店数量均居全市第一;罗湖口岸深港融合商业街开业运营,“跨境消费”“双向奔赴”成为深港两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回顾过去的一年,罗湖区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左金平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对此,站在新起点上,作为"特区长子"的罗湖,将如何持续奔跑?
报告指出,新的一年,罗湖区将以十个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分别是:实施产业结构升级行动,构建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布局优化行动,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组团”空间格局;产业形态焕新行动,向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要生产力求增长点;产业要素强基行动,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招商引资提质行动,为经济增动能、产业优结构注入源头活水;企业成长护航行动,构建全周期、全覆盖、全链条的企业服务体系;消费投资提振行动,全方位扩内需、稳外贸、挖潜力;城区品质蝶变行动,彰显精致精彩精品城区面貌;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奋力打造“可感可及”民生幸福新标杆;实施政府效能提升行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从罗湖区十大行动获悉,“产业、服务、招商引资、消费、民生”等关键词预示着今年辖区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1:产业
传统产业向强,特色产业向优,新兴产业向新
2025年是罗湖区的“产业提升年”。
在产业结构上,今年罗湖将在传统产业向强,特色产业向优,新兴产业向新上发力。
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上,实施“攀升计划”,提升金融、商贸、专业服务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
在特色产业上,实施“登峰计划”,升级擦亮黄金珠宝、旅游、医美特色产业。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宝都”,招引全球百强珠宝企业,落地黄金珠宝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
在新兴产业方面,实施“倍增计划”和未来产业“苗圃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抢位发展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两大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新材料、新能源等潜力产业,力争创新载体数量、新兴企业数量、产业增加值增速“两年倍增”,产业营收总规模、GDP占比“三年倍增”。
在产业布局上,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组团”空间格局。打造清水河总部新城产业发展新名片、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全域融合”新示范、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三生融合”新样板。
在产业形态上,向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要生产力、求增长点,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资本密集型、空间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新经济形态,推动城区产业 向更高能级提升。
在产业要素上,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汇集优质空间、科创平台、政策资本、场景数据、人才队伍等核心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2:招商引资
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引外资
罗湖区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工程”。
今年,罗湖坚持招商引资“源动力工程”不动摇,坚定践行“心诚、行程”的招商理念,全力以赴“延链补链强链扩链”,以诚意满满的“橄榄枝”招引更多“金凤凰”。
锚定目标精准招商,全力招大引强,将头部企业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牵引点、支撑点。全力招新引优,全年引进新兴企业数量占引进企业总量的50%以上。全力招引外资,拓展海外招商“朋友圈”。同时优化方法高效招商,强化资本招商、链式招商、场景招商。
关键词3:企业服务
关心有温度、服务有实效
为企业做好服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今年,罗湖将构建全周期、全覆盖、全链条的企业服务体系,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最需要、最迫切的地方,让各类企业在罗湖都能感受到关心有温度、服务有实效。
推动企业服务更加精准,完善企业服务机制,试点建设全市首批商务社区,建立“区-街道-商务社区”联动服务体系,常态化、全方位对接服务企业。推动助企惠企更加主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强化供需对接、提升诉求办理质效。
关键词4:消费
集聚人气、聚拢商气、升腾烟火气,激发经济增长动能
作为商业底蕴深厚商业氛围活跃的城区,消费一直是罗湖的王牌。
今年罗湖将全方位扩内需、稳外贸、挖潜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打造高能级贸易枢纽城区,以重点项目全面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经济增长动能。
建设世界级地标商圈,高标准推进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建设。整治提升布吉河,打造“黄金水道”,串联五大消费街区,激活滨水经济带。完成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建设和东门步行街改造工程,打造酒吧、医美、宠物、汽车等特色主题消费街。
全面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新能源汽车、家居家装等大宗消费,巩固提升跨境消费优势。新增离境退税商店15家以上,打造存包安心、支付便捷的跨境无忧消费环境。打造时尚集聚地和潮流首发地。
持续引领消费潮流,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促进新型消费和新质生产力良性互动,落地数字视觉、沉浸式光影秀,引入低空观光和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表演项目。
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扩大优势产品进出口,支持头部企业扩大化工、建材、红酒、电子元器件、黄金珠宝等商品贸易规模,深化“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资金流”一体化发展。
以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机制优化提高投资管理水平,聚焦重点片区、产业发展、民生福祉、城区安全等领域,加强“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实现梯次开工、滚动推进。
关键词5:民生
“绣花功夫”美化市容,“民生幸福感”可感可及
“打造整洁有序市容环境、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加快医疗设施建设……”今年,罗湖将用一笔笔温暖的着墨,绘就幸福底色。
为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暖心,罗湖将用“绣花功夫”美化市容、涵养气质,深入挖掘利用更多“金角银边”空间,精雕细琢市政设施、道路设施、园林绿化,完成10个街区精致化项目改造。深化城市管理“街区制”改革。扩大“智慧城管”覆盖面,持续抓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交通枢纽等环境整治改善。
建设精彩好玩潮流城区,全力办好十五运会,建成深圳棋院、银湖多功能赛事中心,实施城市环境面貌品质提升十大行动。
让推窗见绿的惬意、转角遇美的惊喜、亲水漫步的悠闲,成为罗湖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今年,罗湖将全力守护蓝天、碧水,推进“山海连城、绿美罗湖”建设。
今年,罗湖致力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图景,多渠道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超2600套、供应1200套。教育上,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翠园中学新校区、罗湖外国语全寄宿制高中等10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医疗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持续擦亮罗湖医改的“金字招牌”。就业服务上,建设社区就业服务示范站,举办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在“一老一幼”服务上,推进养老服务改革,整合医疗与养老“两张床”,融合社康养老和居家养老。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托幼一体化。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5年,罗湖将凝心聚力、实干争先,为加快建设“三力三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罗湖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