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启动“AI+教育”攻坚计划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5-03-03 09:05

罗湖家园网讯:为积极响应罗湖区“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落地试点方案要求,助力教师探索AI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融合,2月28日,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率先启动“AI+教育”攻坚计划,特邀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基础教育技术创新应用与示范中心主任雷元怡、新课程负责人陶潜等专家来校开展专题培训。

滨河实验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方娄星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触发教育领域的范式转型。近年来,滨河实验中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走在深圳市的前列,从2018年开始的“3+e”模式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今,滨河实验中学希望更快地步入信息化的快车道,特别是在AI教育领域。方娄星表示,面对AI重构教育底层逻辑的新挑战,该校将以智能体技术为支点,撬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全链条变革,精准锚定教师专业发展新坐标,在学校AI教育实践中实现教与学共生。

雷元怡教授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主旨报告中,与大家探讨AI时代智能体的发展,系统阐释了智能体技术在教学设计动态优化、课堂表现即时反馈、核心素养精准评估等维度的创新应用,并通过智能体教学的模拟演示生动展现了智能系统如何实现从知识图谱构建到素养化学习路径生成的闭环管理。

雷教授谈到,素养教育要求老师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一起体验,一起面对,一起成长。在AI智能体中,老师要具备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确保双轮驱动模式能够正向循环,不断前进,真正实现教育创新。

互动环节掀起智慧碰撞热潮,各学科老师与陶潜专家深入交流AI在教育中的应用,并获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老师们在热烈讨论中一致认为,要有效驱动智能体给出贴合需求的设计方案,必须首先明确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在总结环节中,雷元怡教授凝练提出未来学校需要AI方案,无AI不方案——智能技术应深度融入教学设计全流程;无评价不教学——智能体技术使过程性评价成为可能;无素养不教育——所有教学活动需锚定核心素养培育。他认为,AI是教育创新的加速器,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导航仪,评价是教学优化的指南针,唯有三维联动方能实现“教书”向“育人”的本质跃迁。

方娄星书记对雷元怡教授所分享的前沿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方案表示衷心感谢,他以“台风哲学”激励教师队伍:“教育变革如同台风过境,弱者看到风险,智者看见机遇。我们要做台风眼里的弄潮儿,用AI智慧浸润教学方案,让人机协同激发课堂素养之光。”

本次活动彰显了滨河实验中学作为罗湖教育数智应用革新探索者的担当,重塑了青年教师的发展路径——从“教育理念革新者”到“数智教育设计师”,这种转型催生了AI教学导师新角色,使得青年教师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变量,推动滨实教育迈入智联互通、教学相长的数智教育新阶段。

来源:南方+ 撰文 叶淑萍 林鑫洪 范伶娜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