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党群服务中心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来源:南方+
- 时间:2025-02-19 09:22
罗湖家园网讯: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浪漫不仅是烛光晚餐与玫瑰,更是一种扎根于日常的温情与守护。
在繁华的深圳,有一处温暖的角落,始终陪伴着每一位市民,它就是党群服务中心。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里,党群服务中心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用365天不间断的服务诠释着“陪伴”的真谛——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点滴细节中编织出最长情的告白。它不仅是党员的港湾,更是市民的家,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陪伴的起点是温暖
深圳是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无数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对于许多新市民来说,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忙碌的生活,难免会感到孤独和迷茫。而党群服务中心,就像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1月7日召开的深圳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会上,顺丰速运深莞区东乐花园营业站党支部书记,作为交流会唯一的新就业群体代表作了发言。
从一名普通的收派员成长为站点党支部书记,成长为罗湖区唯一一位快递行业的人大代表,并先后荣获深圳“最美快递员”“十大最美骑手”“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当赵志超回溯自己的成长过程,党群服务中心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春节前夕,赵志超代替同事值班期间,深夜冒雨送件,但送达后仍然遭到客户责难。赵志超情绪低落地走在大街上,在洪湖路时被一点亮光吸引,走进一看,是一个24小时开放的党群服务中心。驿站里的志愿者面带微笑地给赵志超递过来一杯热水,小赵感受到了踏实和温暖,“原来这里还有一盏灯为我们亮着。”
从那以后,每当夜里奔波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赵志超总会下意识地寻找那些亮着灯的地方,他说,“那是我们这些小哥心中的港湾”。党群服务中心不仅为赵志超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尊重,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这一群体发声的决心。
赵志超的故事只是深圳党群服务中心陪伴市民的一个缩影。
从都市中心到社区角落,从高楼大厦到街头巷尾,党群服务中心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无论市民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在这里找到依靠。
陪伴的内核是服务
在深圳,党群服务中心并不是“办事才去的地方”,它的市民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距离感,也没有心理上的疏离感。
咖啡香气、儿童嬉闹声和书页翻动的轻响……深圳党群服务中心的陪伴,不仅仅体现在解决困难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关怀中。它以一种贴心、细致的方式,融入市民的生活,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社区里,党群服务中心是居民的“生活管家”。
每天清晨,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为居民们准备各种服务。这里有免费的健康体检,为老年人提供贴心的关怀;有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也能享受快乐;还有各种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居民提升自我。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上班族,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
对于上班族来说,党群服务中心是他们的“心灵驿站”。
在快节奏的工作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在这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许多人在接受咨询后,都表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此外,党群服务中心还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
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服务中心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猜灯谜、包粽子、赏花灯……这些传统习俗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让市民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更增强了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陪伴的升华是共情
情人节前夕,坪山区推出的“AI夜讲堂”成为新亮点。课程涵盖AI画图、就业指导等实用内容,既提升居民科技素养,又助力职业转型。
“AI”风席卷党群服务中心的背后,是党群服务中心和市民的共同成长、携手前行。
深圳是一座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城市,而党群服务中心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它不仅关注市民的物质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陪伴。
在“百姓书房”(市党群服务中心二期),人们在这里尽享阅读时光,自习室里也坐满了城市追梦人;
龙华区,智美汇志园区的共享直播间让创业青年“处处可发声”,青创加油站为梦想注入燃料;
在宝安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薪火夜课堂”打造了包括普法宣讲、健身娱乐、非遗手工、养生讲座等多元化高品质的课程体系,满足群众提升自我、舒心解压等需求……
这些俯拾皆是的细节构建起深圳这座城市的温情网络,让“陌生人社会”逐渐向“邻里共同体”回归,让人与城市在时间的长河里彼此共情,相互拥抱。
在深圳,党群服务中心的陪伴是一种无声的爱。
它不张扬,却无处不在;它不轰轰烈烈,却温暖人心。它用自己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被看见、被尊重、被托举的温暖。
这或许,便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最生动的诠释。
来源:南方+ 记者 崔璨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