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探索“养老+”模式 在罗湖“老”幸福了
【导语】在罗湖,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正生动描绘着长者们的幸福生活。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罗湖通过优化养老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和强化健康保障,为长者们打造了全方位、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圈。
【正文】在莲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一群活力满满的长者正在彩排舞蹈。领舞的高女士,作为在莲塘街道居住了十多年的居民,近一年来,她的晚年生活变得尤为丰富多彩。
【采访】高鹰 长者
有唱歌,有健身,还有一些科普知识学习、下棋、读书会,真的很多。我们每个人都是每天来都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非常有激情,非常开心。
【正文】同样深受触动的还有辖区内的长者杨女士。过去,由于老伴腿脚不便,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中。自从“莲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在家楼下开设以来,她每天都要带着老伴来这里“报道”。
【采访】杨德茹 长者
长者服务中心服务态度最好的,我老头子不会走路,(她们)一步一步的教,我真的是很感谢她们。(我们)下来每天都(来)做康复(运动),(还可以)在这里玩、唱歌。
【正文】打造“养老+文娱”“养老+教育”“养老+大健康”的服务模式,莲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每个月都会制定一张“课程表”,从周一到周六都排的满满当当。此外,该中心还深挖辖内优质的生态资源,探索“养老+微文旅”,围绕春季赏花、自然拓展等主题,先后组织中心的长者走出家门,到仙湖植物园踏春,到梧桐山赏花,让长者在这里可以真正实现“老友所乐”、“老友所学”的美好愿景。
莲塘中心长者服务中心的服务不仅局限在中心内,还延伸到辖区长者的家中,通过智慧监控系统、适老化改造等举措,实时监测独居老人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养老+智慧化”服务。
【采访】杨基琼 长者
他们每个月会定期来探望我,有什么需要的话,他们会帮助我,有时候帮我来修剪指甲、剪头发、陪我(聊天),或者有什么事情打电话给他们,他们就会来。他们都很不错,很热情,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正文】此外,莲塘街道充分考虑中心距离莲塘口岸仅十分钟左右车程的特殊性,紧贴港籍老年居民的实际需求,引入港人社工和护理人员服务长者,促进长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并积极推出了符合香港长者饮食习惯的三明治、碟头饭、车仔面等“港味”餐食及康复服务项目,让“养老+”系列服务顾及到每一位长者的需要和喜好。
【采访】许仪 罗湖区莲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
莲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主打“在家门口的养老”,“一碗汤”的距离既便利了长者子女的探望,同时也能够让长者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专业、贴心、普惠的养老服务,欢迎各位长者朋友们都来中心玩。
【采访】林茵 罗湖区莲塘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
在推进街道“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长者服务中心将充分利用莲塘口岸地理区位优势,深化深港颐养联盟,提供包括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打造“老有颐养”“老有康养”的“莲塘样本”。
【正文】罗湖积极对标深圳“1336”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百千万工程”的框架下,不仅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当下,全区有7家养老机构,161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成养老床位2094张。随着“百千万工程”的不断推动,罗湖区养老服务体系也将不断完善与提升,为辖区长者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