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119件明清珐琅器华彩亮相,罗湖这个展览千万别错过!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 时间:2024-12-05 00:25

罗湖家园网讯:12月4日,备受瞩目的《万千华彩——明清珐琅器特展》在深圳珠宝博物馆发布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深圳珠宝博物馆与垽宝轩美术馆精心筹备,共展出明清珐琅器119件,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享受。

《万千华彩——明清珐琅器特展》在深圳珠宝博物馆发布中心开幕。

开幕式上,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首先发表致辞,他强调了明清珐琅器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不仅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粹,而且在黄金珠宝产业中展现出独特魅力。王振提到,本次特展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欣赏明清珐琅艺术珍品的宝贵机会,也为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现代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此次展览共计展出明清珐琅器119件。

垽宝轩美术馆馆长邱建华在致辞中表达了与深圳珠宝博物馆合作举办本次特展的喜悦,并指出展出的珐琅器是与国内外藏家共同努力寻回的艺术瑰宝,体现了明清珐琅工艺的高水平。他希望通过展览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并推动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发展。

《万千华彩——明清珐琅器特展》展出的艺术品。

邱建华表示,自己早年游历世界各地并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1999年,他成立了团队,致力于将海外流散的中国文物精品带回祖国。他与海外拍卖行的朋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共同为国家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人,将海外流散的文物带回祖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如今,这些文物在深圳珠宝博物馆展出,得到了国内外朋友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他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中国风,中国的自信文化正在影响世界,这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展示,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让世界更加了解深圳深厚的文化底蕴。

垽宝轩美术馆馆长邱建华受访。

邱氏宗亲总会会长邱福源在致辞中强调了珐琅器作为中华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认为本次展览有助于推动珐琅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并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这项艺术瑰宝焕发新的生命力。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在致辞中提到,尽管珐琅工艺起源于欧洲,但其真正的繁荣发展却是在中国。明清时期的珐琅器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里程碑,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她表示,能在博物馆中看到这些被私人藏家精心收藏并带回祖国的珐琅瑰宝,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受访。

“今天展出的119件作品均来自中国景泰蓝发展的高峰时期,即明代和清代,由于历史上的战乱,许多国宝流失海外。现在,这些国宝得以回归,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心潮澎湃,就像失散的儿女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陈丽华在采访中说道。

《万千华彩——明清珐琅器特展》现场。

开幕式上,深圳珐琅创新发展联盟宣告正式成立。该联盟将成为推动珐琅工艺研究、创新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与力量。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政协常委、联络委主任李瑞琦和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吕漫妮为深圳珠宝博物馆、垽宝轩美术馆、西北工业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校友会联合平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和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盟九家发起单位颁发证书。

珐琅器作为中华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

王振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深圳珐琅创新发展联盟的目标是通过文创和创新发展,让珐琅工艺走进千家万户,让市民近距离体验珐琅工艺的魅力。此外,深圳黄金珠宝企业将推出珐琅文创新品展,丰富黄金市场的多元性,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多彩。”

开幕式后,“穿越时光的华彩——传统珐琅的传承与创新”主题论坛拉开帷幕。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副教授杨井兰、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管理中心总监刘怀龙以及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围绕珐琅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万千华彩——明清珐琅器特展》开幕仪式现场。

随着开幕仪式的落幕,嘉宾们在王振馆长的带领下来到4楼参观专题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5日,为公众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明清珐琅艺术的机会与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感受珐琅器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公众可购票参观此次展览,共同领略明清珐琅器的万千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