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探索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罗湖以更加科学、精准的措施,采取安全教育与安全生产两手抓,做好安全“守护者”,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石,筑牢防护屏障
随着警报声响起,罗湖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整个疏散过程快速、安静、有序,仅2分多钟,师生均到达指定地点,圆满完成此次消防演练。
佟立秋 罗湖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 安全主任
每月我们至少要开展一次的安全演练活动,其中就涵盖比如说地震、火灾、反恐、防汛等等。积极地去跟公安、消防、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孩子毕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具备安全意识,能让他们减少社会安全隐患,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氛围。
树立安全意识,罗湖已建成363个安全文化长廊、43个应急管理服务站,开展应急演练1609场,培训6204人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从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讲解用电、用火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实用知识,到走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罗湖正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
而近期小雨不断,罗湖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建筑工务署、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等多部门,对辖区边坡开展巡查行动。
徐曦 罗湖区建筑工务署 现场负责人
这个边坡是梧桐山的一个路堤边坡,不治理的话,会随着雨水的冲刷,会导致整个路往下坍塌,可能对行人以及游客和车辆造成一个危险,已经按专家的意见把坍塌点进行了警示围蔽,我们力争春节前完成边坡主体施工,明年6月份完成整个边坡的治理
今年以来,罗湖区已完工12处边坡抢险救灾工程,并围绕“墙、坡、河、坑、管、路、树”等七个重点,整治隐患197处,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00处,更新42336处风险点位信息,建立针对突发事件、疑似隐患等情况1小时内抵达现场处置机制,坚决夯实安全生产防线、优化防灾减灾体系。
廖远衡 罗湖区应急管理局 科长
罗湖区将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装备,提升安全生产科技化水平。通过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推广智能监测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目前我们区正在推进26处边坡的自动化监测,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就可以系统上线。
接下来,罗湖区将从推进隐患排查和治理、加强监测预警、监督落实维护管理等方面,突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深入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强化安全风险系统防范化解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筑牢罗湖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