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离教室 ​大望学校“每周半天计划”走进七娘山

  •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24/10/23 01:10

    分享到: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22日讯(记者 邱婕 通讯员 包育豪 郑小鑫)“老师,老师,这周五我们要去哪儿呀?”10月16日,四年级的小朋友们就围着老师问个不停。经过上周的实践,大望学校“每周半天计划”的校外实践课程已经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满满的期待。

10月18日,大望学校“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课程走进大鹏七娘山,来到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四年级124名学生参加了课程学习。大望学校课程中心主任黄凎兴介绍道:“此次课程是生态融合课程的又一次尝试,是‘高山仰止’课程的一次探索,融合了语文诗教、革命历史、科学探究、安全教育、绘画创作、徒步探索等内容,学校制作了任务清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探究、去发现、去感知。”

远古时代的地质巨变、神秘的古生物、光怪陆离的矿石……在地质博物馆专职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博物馆,开启了他们期待已久的探索之旅。场馆内,孩子们专注地听着讲解员老师的讲解,细心地看着不同矿石的特点。“对对对!我在书上看到过,煤炭是远古植物遗骸变来的!”“妈妈首饰上的宝石原来是这样开采出来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但也没忘了在任务单上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学,各类矿石的形态、地球各圈层间的关系、恐龙灭绝的猜想等等,A4大小的任务单被写得满满当当。

“我们深圳竟然也有恐龙!”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穿过“火山隧道”,直观理解了地壳板块在熔融态地幔上的运动。他们惊叹连连:“原来我们地球内部都是岩浆呀。”在地质灾害板块,讲解员和孩子们科普了地震的成因,并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地震的避险方法。

在大鹏半岛厅,多姿多彩的海底生物群落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古老的海洋生物充满了好奇,纷纷席地而坐,用画笔仔细记录下了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海洋生物。

在火山风貌园,孩子们和导师一起探索地质地貌,试图找到火山活动留下的“痕迹”。“看,这块岩石上有气孔!”一个男孩兴奋地指着他面前的一块岩石说。他的发现引起了小组内其他孩子的注意,他们和研学导师讨论起了这些气孔形成的原因。

大鹏是东江纵队总部机关的长期驻扎地,也是“土洋会议”的召开地,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活动中,语文老师包育豪因地制宜,用《成立东江纵队》一诗给同学们开展了一次生动的诗教,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东江纵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今天不来这里我都不知道深圳居然还有火山”“我们期待学校能带着我们去更多的地方学习”……后续,大望学校将持续推进“每周半天计划”,将传统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学生走进真实情境去亲身感知、合作探索、动手实践。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