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做“两山”实践转化路径的先行者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时间:2024-10-18 09:20
罗湖家园网讯: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誉。罗湖大望梧桐片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以及生态环境优化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之道,结合深圳产业特色,推动多业态融合,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逐步成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先行者。
大望桥通车在即,区域互联互通能力再提升
作为罗湖大望梧桐片区对外的重要通道,大望桥于2022年启动拆除重建工程。按照前期规划,重建的桥面将由一层改为两层,上层是观光碧道,下层是双向四车道和人行道,兼顾观光、交通功能。大望桥的建成,标志着片区交通瓶颈的破解,为市民出行和片区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同时,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二期工程、东部过境通道龙过水立交项目等重点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将进一步优化片区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互联互通能力。
大望桥拆除重建工程项目负责人袁全介绍:“新桥的结构更安全,外形更现代、美观,桥面宽度也大幅拓宽至22.5米,加上灯光等景观亮点,更能为大望梧桐片区增添新的焦点和魅力,预计9月正式通车。”
“飞的”路线上新,新质生产力带动消费新活力
2014年年初,随着一架观光直升机在望桐露营地缓缓升起,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布局的“商文旅”低空应用示范项目也正式启动。首次开设的三条观光航线,让市民体验“百元起步”空中游梧桐。
望桐露营地总经理刘立豪表示:“大望梧桐片区的自然生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以及近期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对我们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低空经济航线,为市民带来更好的飞行体验,助力大望梧桐片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大梧桐生态融合区通过改造福泰克厂、威健厂、皮带厂等存量工业园区,释放大量产业空间,并引入顺为集团等优质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将白楼改造为高端民宿,引入泊心云舍等知名品牌,进一步丰富区域文旅业态,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指挥部副指挥长、罗湖区重点片区中心主任宿静介绍:“结合各类新业态,大梧桐生态融合区还将持续开展文旅产业提升行动,打造文商旅游特色活动,不断提升梧桐山音乐会、梧桐绿道欢乐跑、梧桐山踏青登山等系列活动,唱响‘梧桐山+’文化品牌,并重点布局高端康养、会奖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业态,计划引进顶级度假酒店、高端野奢酒店、萤火虫乐园、极限探索公园等项目,真正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深港生态共治共享,共同书写湾区生态答卷
深港两地在地理上紧密相邻,两侧均有天然的自然保护区,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相互关联又有所差异。如今,罗湖正与香港共同探索开展生态合作,以此构建起深港生态领域合作新平台,共同守护这片湾区绿色屏障。
俯瞰整个大梧桐片区,深圳水库全貌一览无余,环绕在水库周围的是多条“亲水”观景碧道。梧桐山河碧道紧邻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以“生态优先”为发展理念,在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统筹文化、景观、休闲等功能,成为不少市民亲近自然的打卡点。
宿静介绍:“游径的慢行系统是片区的一大特色,碧道、绿道、郊野路径的建设,串联了片区整个游憩网络。依托深圳莲塘口岸‘十分钟经济圈’,罗湖正紧密衔接香港北部都会区生态康乐旅游圈建设,探索与香港携手共建‘梧桐山—红花岭—八仙岭’生态走廊,以此促进开展生态空间共育、生态科研共创、生态设施共建、生态人文共享四大行动。
无论是事关民生的大望桥重建工程,还是布局“低空经济”“民宿经济”等新业态,抑或是不断拓展与优化的“生态网络”,都深刻地体现了大梧桐生态融合区致力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战略布局。罗湖正在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让绿水青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泉,诠释出现代都市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愿景。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刘晶 编辑 蔡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