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湖数字财政建设频出大招,打造基层财政治理新样本

  • 来源:深圳新闻网
  • 时间:2024-10-17 21:10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17日讯(记者 闫科企 通讯员 黄阳阳 颜廷爱)近日,罗湖区在数字财政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聚焦五大领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精心打造基层财政治理的“罗湖样本”,为提升财政运行效能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财政建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罗湖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在优政善治、强基筑底领域的赋能作用,全面推进数字财政改革。

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试点方面,罗湖区正深入开展深化试点改革工作。通过流程重构,解决了归档过程中的人工跑腿难题,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延伸至“指尖”,实现了电子凭证的全流程跟踪验证。同时,罗湖区还连通了11家区预算单位的业务系统,实现了业财融合,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罗湖区国库支付中心总会计师彭蛟表示,试点改革以来,成效显著,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还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推动了电子会计档案建设的步伐。

此外,罗湖区还实施了预算管理数字化改革。依托智慧财政系统,优化再造财政业务流程,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了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体系。这一改革举措促进了预算编制的科学精准、预算执行的集约高效以及资金管理的安全规范。

在惠民资金管理方面,罗湖区财政局推出了“一卡通”管理模式。通过项目查询、申报审核、公示公开、发放、监管全过程线上智能监管,解决了财政补贴惠民资金一人(户)多卡、查询取款不便以及多头管理问题。罗湖区财政局工作人员张明月介绍,通过实施“一张清单管制度”,不仅简化了居民领取惠民补贴的繁琐程序,还提升了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罗湖区上线了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平台及调剂共享平台。通过破除数据壁垒,推动信息共享,简化了国有资产入库、处置等环节的审批流程,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同时,罗湖区还打造了“闲鱼”式闲置资产“云公物仓”,健全了共享共用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闲置资产的盘活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购置支出,优化了资产配置,从源头上节约了财政资金。

在合同履约监管方面,罗湖区引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建成了智慧化政府合同履约监管平台。通过强化“财政数据”分析运用,创新开展了合同履约成本穿透分析,有效解决了合同履行货不对板、绩效管理浮于表面、财政资金效益低下等问题。近年来,平台累计监管合同约6万份,排除潜在风险55.49万项,核减节约财政资金超过1亿元。同时,罗湖区财政局还推出了电子合同“云签约”,运用区块链技术将合同签订的关键信息进行存证,防止信息篡改,大大降低了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风险。

在财政投资评审方面,罗湖区依托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管理系统,深化了财政评审数据的智慧化转型。通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服务优化等措施,实时掌握了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的各项资金数据情况,提升了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过程的信息管理能力。罗湖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谢东表示,通过提升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效率和数字分析计算水平,减少了人工审核偏差,推动了科学评审决策,实现了“流程网上办、报审一键办、评审智能办”的目标。

罗湖区在数字财政建设方面,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财政运行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为基层财政治理提供了新的样本和经验。未来,罗湖区将继续深化数字财政改革,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