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八届六次全会召开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4-09-27 10:47
罗湖家园网讯:一桥飞架连民心,深圳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新添“彩虹纽带”——历经一年半的努力,9月26日上午,罗湖区大望桥拆除重建工程建成通车,大望桥新桥正式开通。下层由双向四车道和慢行通道构成,实现通行能力提升一倍以上,不仅打通交通瓶颈,还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锤一锤敲,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干,我们高质量的发展一定能实现!”当日下午,在罗湖区委八届六次全会(以下简称“全会”)现场,罗湖区委书记范德繁提到大望桥拆除重建工程时振奋地表示,罗湖区的改革发展应该以此为鉴,借鉴好的经验,“只要坚定信心,就没有干不成的”。
深圳这座城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作为深圳市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是深圳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精彩缩影。从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期货市场、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等70余个首创改革成果,到近年来全国率先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全国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改革基因深深根植于罗湖人的血脉中,成为罗湖最鲜明的标签。
此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深圳市委七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研究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动罗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风正扬帆,征途如虹。罗湖区正按照“勇当先锋”的目标要求,加快创建“三力三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干出新作为、展示新气象,为全国全省全市改革开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以“六大变革”为核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续写罗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小木小木,寻找社区符合高龄老人津贴政策的老人信息。”不到10秒,智慧大屏上就显现出相应信息。这是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AI赋能+多元处置”机制,使得社区基层治理效率倍增。
40万个物联感知设备遍布社区各处,感知能力覆盖256个应用场景:AI“高空探头”通过抛物线算法,解析定位抛物位置、追踪抛物源头,以溯源守护居民头顶上的安全;6万多个烟感报警器部署到户,可一键定位报警点;搭载运行监测功能的电梯,能自动感知预警故障信息,实时回传数据,助力救援人员准确响应判断处置,切实提升救援效率……作为昔日城中村的缩影,木棉岭社区变身为“智慧社区”。
这是罗湖区通过改革破解发展空间受限、公共服务承压等难题,完善更加高效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剪影。未来,“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系列智慧化应用场景,“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模式,将在全区逐步铺开。
“改革对于罗湖,意义非凡。”罗湖在深圳最先饮下改革“啖头汤”,最先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也率先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罗湖如何以改革塑造新动力、激活新动能?
罗湖区委面向全区干部群众共征集351项改革创新意见建议,召开3场改革专题座谈会,由区领导领题16个重点改革事项和24个调研课题,印发《罗湖区改革工作机制》,推动学习贯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最终总结调研成果,集中全区智慧,形成相关实施方案。该方案提交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从13个领域、60个方面,提出400多条改革措施,形成了未来罗湖改革的“四梁八柱”。
如何以高质量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核心为“六大变革”: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效率变革”;进一步健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动力变革”;进一步完善高品质城区治理机制,加快推进“效能变革”;进一步构建高标准民生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质量变革”;进一步优化高颜值“绿美罗湖”创建机制,加快推进“绿色变革”;进一步创新高品位文化软实力提升机制,加快推进“气质变革”。
以改革激活力、添动力、挖潜力、聚合力、增魅力。全会指出,推进改革必定会遇到阻力,要拿出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气魄和拼劲:树立产业转型的首位意识,加快实现发展动能新旧转换;树立招商引资的不二意识,为城区发展注入“原动力”;树立资源挖潜的深耕意识,用好用足城区每一寸空间;树立政府运行的经营意识,以最小的财政成本撬动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树立城区管理的精细意识,打造精致精彩精品城区;树立公共服务的质量意识,让民生幸福更可感、更可知、更可及;树立安全稳定的底线意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全会提出,罗湖要争当解放思想先锋,坚定扛起“特区长子”的改革担当;争当敢破敢立先锋,主动锤炼攻坚克难的改革魄力;争当敢闯敢试先锋,全力营造奋楫争先的改革态势;争当善作善成先锋,牢固树立唯真唯实的改革标杆。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罗湖,没有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罗湖的蝶变新生。传承和发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坚持以改革强发展,“再造一个新罗湖”指日可待。
将打造大湾区
人工智能产业先锋城区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从罗湖到龙华,用无人机飞一趟才14分钟,降落后换骑手配送,保证帝王蟹到家后,腿还能蹦跶。”在罗湖区黄贝街道,罗芳水产市场正在通过巧用低空经济进行市场“突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现联合无人机运营企业,利用无人机快速、准确地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鲜活海鲜同城半日达。此外,街道还联合抖音集团开展线下优选源头招商会,发动水产市场34家重点商户参与,加快推进海鲜电商业态发展。
低空经济、电商直播加持下,传统水产市场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老树发新芽”,诸如此类新动能涌动在罗湖区的各个角落。当前,罗湖区正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夯实“一主两区三带”产业空间新格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上半年罗湖区出台37项细分领域产业政策,推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个一”工作方案;进出口总额增长70.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新释放产业空间超25万平方米,新注册落地企业556家;清水河总部新城纳入全市“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这里有政策,有空间,有潜力,罗湖有信心,有耐心,有决心。
加快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战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本次全会也释放出罗湖产业转型的强力信号。
先打基础,逐步立长远。全会指出,要全面融入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战略,锚定总部研发中心和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定位,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商旅文创新应用发展区;将举全区之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以全域全时全场景为牵引,创新推出政府侧、企业侧等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好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打造应用广泛、能级领先、要素集聚的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先锋城区;将汇聚资源发展生命健康产业,聚焦医美、生物医药、健康服务三大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服务示范中心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集聚高地;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行业方向,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
百花齐放、满园芬芳。战新产业初现成果,传统产业转型正酣。罗湖区将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发展,以“楼宇集聚、片区集群”为路径,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健康经济、甜蜜经济、宠物经济、美丽经济等经济形态。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未来,罗湖将进一步健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通过优化产业集群、产业载体、产业生态,加快推进“动力变革”。
比如,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更多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支柱产业;高规格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孵化转化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创新载体,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以更加健全的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优化招商引资机制,推动理念向“招引、服务并重”转变,模式向“拼要素、拼生态”转变,机制向“精准化、链条式”转变,主体向“政企联动”转变,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郭悦 编辑 蔡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