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来源:晶报
- 时间:2024-08-28 09:23
罗湖家园网讯:在深圳,一刻钟的时间可以干些什么?
可以从家楼下走到最近的早点摊,美美地吃上一盘肠粉;
可以沿着绿树成荫的小道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和鸟语花香;
可以去图书馆寻找一处角落漫游书海,去超市添置生活用品、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生活琐碎事儿,亦能在步行范围内轻松解决。
2024年8月16日,南山区蛇口市场举办 “开渔节嘉年华”活动。 视觉中国供图
居民生活圈,是城市民生运转和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事关民生福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一刻钟(15分钟)左右的范围,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的多业态聚集形成的社区商圈。
2023年9月,深圳市商务局印发《深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全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自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以来,深圳不断优化居民生活圈的功能与布局,使居民在享受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城市发展的温度与关怀,切实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上接01版
逛菜市场变成一种享受
走进罗湖区南湖街道嘉北社区,可以在步行十五分钟的范围内轻松享受到各类生活服务。中医馆、体检中心、眼科医院、肛肠医院、牙科诊所等医疗设施一应俱全,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自从社区里开了中医馆,我每个月都会来做针灸,调理身体,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李阿姨笑着分享道。
张先生对社区的便利店和快递收发点赞不绝口:“平时工作忙,经常需要加班,而社区里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随时都能买到所需物品。”此外,私人影院、餐饮店、住宿酒店等休闲娱乐场所也应有尽有,社区内还增设了快递代收点、维修点等多个便民服务点,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生活服务。
在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山社区,惠民街市的一角设置了小修小补点,这里小而精致,其中安放了缝纫机和各色针线,以及等待缝补的衣服裤子。“这些‘小修小补’业态虽然不起眼,但作为城市的‘小细胞’,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社区负责人如是说。
走进社区菜市场,这里人流如织,秩序井然,周边基础设施齐全,室内宽敞明亮整洁,功能分区划分整齐。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内创新设立了食品检测室,让顾客能一站式掌握食材的源头与检测情况,买得放心。消费者维权服务站、母婴室、免费Wi-Fi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棉签、口罩、纸巾、针线、指甲钳、签字笔、工具箱、常备药品、免费热饮水、洗手液、洗手池、询路指引、休息服务、应急打印复印、应急电话、应急充电等物品及服务,让买菜这件日常小事,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一幅生动的“便民生活圈导视图”可视为社区的“指南针”,让居民更加自如地穿梭于丰富多彩的周边业态之中。福山社区设置了8处便民生活圈导视图点位,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覆盖率100%。随着社区商业的不断优化升级,品牌连锁化率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至47%,居民满意度从91%提升到96%。如今,福山社区辖区内的商铺总数已增至187家,自试点以来,21家新增商户为社区商业注入新鲜血液,将带来更多的选择与创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活力四射的“夜间经济”
比比哪个社区的夜市更好吃、种类更丰富,是深圳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罗湖区南湖街道嘉北社区内休闲娱乐场所与餐饮场所可谓遍地开花,汇聚了苏荷酒吧、钱柜、阿瑞娜、新发茶餐厅、禄婶鸡煲、木屋烧烤、重庆厚火锅(首店)、香港生龙茶餐厅(首店)等知名餐饮品牌,涵盖港式、日式、湘菜、粤菜、江西菜等菜系,支撑起社区强大的夜间经济消费动能。
近年来,嘉北社区依托传统优势,积极打造“南湖街道港式街巷夜间经济示范点”“汇金天琅城市街角夜间经济示范点”两大亮点区域。通过聚合基层党组织、港人港企、商圈商家及居民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社区共建,抢抓露天地摊夜经济的风口机遇。
在汇金天琅大厦旁的街角空地,一座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城市营地悄然兴起:庭院伞下凉风习习,草坪布景绿意盎然,氛围灯下光影交错,为食客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用餐环境。社区还鼓励商家差异化特色经营,发挥夜间消费集聚效应,丰富了社区的夜间经济业态。
随着空间规划的重启,湖心大厦及周边区域焕发出勃勃生机。餐饮门店林立,港味餐饮的引入更是为商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目前,湖心大厦周边汇聚新发茶餐厅、禄婶鸡煲、同仁四季等知名餐饮门店8家,餐饮门店每日客流总量达到3000人以上。据悉,新发烧腊茶餐厅营业额同比增长50%,禄婶鸡煲营业额同比增长126%,同仁四季营业额同比增长122%。“现在,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打算进一步提升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回馈给每一位支持我们的顾客。”茶餐厅老板自豪地说。
关爱老幼,关爱新就业群体
如何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山社区通过构建“1+N”联盟管理体系,创新开展多元化“物质+服务”管理模式,并专门设立联盟基地和共享空间,让居民能有效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特色服务方面,福山社区别出心裁。针对老年群体的需求,社区推出了“孝心车位”和“24小时服务站”,常住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自从上了年纪,开车进出车位总是费劲。有了孝心车位和服务站后,现在停车、咨询都方便多了,“心里感觉特别温暖!”此外,社区与联合广场工会大食堂协作开通长者就餐通道,并为老年群体提供中医诊疗服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福山社区积极与律师事务所、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推进“法治文化进校园”“快速阅读进校园”“灵感写作进校园”等活动,还举办了爱心义卖、手工制作活动,为社区的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成长空间。此外,聚焦特殊人群的需求,福山社区通过“非遗文化·鱼皮画”手工制作活动、“点亮儿童未来·让童心绽放”少儿DIY活动等形式,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
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心烦能倾诉、闲时能充电……聚焦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围社区因地制宜盘活地铁天桥下的闲置空间,改造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暖蜂驿站”,这里不仅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等基础设施,还提供了急救药品、免费WiFi、充电插座等贴心服务。站内留言板上的话语,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他们对这个小空间的依恋与感激,“偌大的城市,小小的房间框住大大的温暖”“让快节奏的深圳,留有一点休息的港湾”……简单的话语,道出了驿站给予他们的归属感与温暖。
驿站内,女性专属空间的设计充满关怀。化妆镜、防晒喷雾、女性护理用品、止痛药、感冒药等应急用品一应俱全,为新业态新就业女性提供了一份贴心的呵护。电动车换电站的24小时自助服务,更是解决了外卖骑手充电难的问题。
在市、区、街道、社区等多方联动协力配合下,深圳30个试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深圳市全面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竭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为百姓圈出“便利”、圈出“品质”、圈出“幸福”。
来源:晶报 记者 陈淑莹 编辑 李慧
2024年8月16日,南山区蛇口市场举办 “开渔节嘉年华”活动。 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