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罗湖:以“共享”新模式 落实民生工作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4-08-05 18:38

【导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今天,我们从罗湖基层治理,看各项民生难题,如何通过“共享”模式,创新解决。

【正文】在南湖街道新南社区长者服务站门前,罗湖区首个无障碍辅具共享智能柜,吸引不少居民驻足,里面配备了单脚拐杖、四脚拐杖、腋拐、助行器、轮椅五种常用辅具,借用押金 0.01元,无额外租金,单次租赁最多可使用10天,目前,该共享柜在文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平大厦均安装使用,解决居民对辅具的短期应急需求。

【采访】何先生 市民

这个想得很周全。我(退休前)是个医生,这里面的配的对老人家辅助的器械非常齐全,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他就租轮椅,坐在上面推回家都很安全了,有双拐杖,脚不好的,这样的话撑到也防滑也防摔,非常好。

【正文】此外,东乐社区的共享电梯,也已投入使用,依托人脸AI识别等智慧科技,采取用谁乘坐谁付费,不使用不付费的方案,根据楼层与乘坐次数,每次收费金额在0.2元到0.8元不等,楼栋里不少老人提起都赞不绝口。

【采访】卢先生 市民

早上买菜买了大件的东西,你说要像我住在7楼的,膝盖就是特别累,特别喘气,坐电梯我就算了一下,大概20来秒我就到家了,我们大概统计了解了一下,像我住在7楼的,(如果居民集资建电梯)甚至要垫资起码要10万,所以共享模式我们业主100%都赞成、都同意。

【正文】 据了解,今年南湖街道还完成了9个社区27个养老驿站建设;在渔邨社区打造了全区首个“幼有善育”社区托育点;组织开展了45个民生微实事重点项目,覆盖辖区居民超过2万人。

【采访】王进 南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街道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单位,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夯实公共服务基础,推进民生兜底工作,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优化服务,结合街道特色优势,开展深港文化交流活动和公益性文体活动,持续推广共享电梯、社区托育、共享辅具等社会化便民服务举措。

【正文】罗湖近期的各项适老化改造,给不少老旧小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经验,用一个个察民情、接地气、有分量的民生“大礼包”,为辖区居民幸福“提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标杆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