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吧!少年 |第1-3期“大爱罗湖 耕善行动”——青少年慈善文化大讲堂活动精彩回顾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传统。育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善。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慈善事业接续发展的未来,要从小培养慈善意识。
为了传播慈善理念、传递慈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罗湖区民政局、罗湖团区委的指导下,由罗湖区慈善会、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爱心企业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给予慈善支持,开展“向善吧!少年”项目系列活动之“大爱罗湖 耕善行动——青少年慈善文化大讲堂”活动。下面一起看看精彩回顾吧:
第一课:史记中的慈善故事——黄帝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次活动中,孙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史记》。“三月三,祭轩辕。”轩辕就是黄帝的名字。我们是炎黄之孙,这儿的“黄”就是黄帝。黄帝是第一厉害的帝王,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广播善心的慈善家。从《史记》的记载中去了解黄帝所做的善事。
在活动中带领孩子们走进慈善,了解慈善,并且让孩子们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实践慈善。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弘扬慈善文化的同时,让慈善走进生活。
第二课:大禹开辟了国家慈善
大家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保护了无数生命和财产安全,使得江河回归了正途,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大禹治水神话不仅是一段古老的历史传说,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慈善思想。
在这次活动中,孙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观看大禹治水的动画,通过影视作品体会大禹治水的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从而体会大禹的吃穿非常简朴他的住宅十分简陋,但是他对修渠挖沟所耗费的财力却不吝惜。这就是所谓的宅心仁厚,也是慈善情怀。
第三课:慈心善举的汤王
近代人给慈善下了这样的定义: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这种统一,有时候也体现在帝王身上。
有个成语,叫“网开一面”,它的出处就与汤王有关,也表现了汤王的慈心和善举。
在这次活动中,孙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学习成语故事一起体会汤王的心怀慈悲。不忍禽兽全部打光,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体现了商汤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爱护,这种宽大仁厚,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政治效果,扩大了他施政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通过传承慈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慈善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罗湖少年,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慈善的种子在少年心中萌芽、生长。
“向善吧!少年”项目旨在进一步宣传新时代慈善理念,培养少年慈善意识,整合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和区慈善会共六大主体力量,重点实施十大行动,涉及慈善课堂、废纸回收、爱心义卖、家庭教育、未成年人心理关爱等,倡导罗湖少年身体力行关注慈善、参与慈善,营造“人人可为,人人乐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