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陈伟红:守护罗湖人民健康的卫士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3-09-15 15:20

“疾控中心”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与病毒赛跑的“侦察兵”,好像只有在重大流行病发生时,他们才会出现。其实不然,今天,作为罗湖疾控一员的陈伟红,摘下口罩,面对镜头,跟我们分享她的日常。

罗湖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主任医师  陈伟红:

我们疾控中心有七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个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第二个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那么第三个是传染病报告以及健康相关信息的管理;第四个方面是实验室的检测与评价;第五个方面是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干预;第六个是健康教育与促进;第七个是技术指导与科学研究。所以实际上我们的工作范畴非常广,以前的老的防疫人员就说“疾控中心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着空气”。

在疾控中心众多的工作事项中,陈伟红认为“疾病预防”是重头戏。

罗湖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主任医师  陈伟红:

我们疾控就是做疾病预防的,做好预防了,那么老百姓自然就少生病了,甚至不生病了。我从高校调入罗湖疾控中心,当时还叫防疫站,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儿童计划免疫。

三十年前,陈伟红来到罗湖疾控,当时全区的预防接种门诊只有十二个,针对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只有四种,非国家免疫疫苗只有六七种,接种全流程人工化、纸质化。看到这个情况,陈伟红决定开展免疫系统的“改革”,系统数字化就是她发力的方向。

罗湖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主任医师  陈伟红:

1996年的时候,我当时还正在从事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的接种证、卡簿,就是手工操作的工作变为电脑化管理,当时从我开始工作的时候起步的,我们罗湖是第一家通过电脑信息系统来管理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资料,(后续)罗湖的做法也在全市(进行)推广。

市民  余先生:

今天过来是接种了乙脑疫苗,(整个接种流程)花费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小孩一直在动。现在信息化使得接种疫苗比以前要方便很多了,以前很多都纸质化的,然后预约也不方便,有时候你跑过来社康一趟,它有时候门诊都关门了,你也不是很清楚,现在网上都可以看,网上都可以预约好,定好那个时间,省了很多时间。

罗湖区桂园街道社康护士  刘云霞:

我在这边做计免工作已经有20年了。我感觉疫苗这块接种的变化是挺大的。第一,我们现在的数字都已经信息化了;第二,我们现在疫苗从出厂到社康,它都会有一个安全的监控;现在还有一个冷库的变化也挺大的,因为现在我们的冷库都存在了数字化。

在陈伟红的带领下,市民现在可以在罗湖56家预防接种门诊里完成超40种疫苗接种,其中包括广东省首家成人接种门诊。全区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5%以上。除了钩织全民免疫网,陈伟红带领的疾控团队还建立出一套监测、预警、评估、处置体系,不断健全和夯实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

记者:

您觉得疾控中心在社会上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罗湖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主任医师  陈伟红:

(守护)人民健康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