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罗湖区慈善会对四个资助特殊儿童项目开展中期走访监督工作

为进一步打造特殊儿童慈善品牌项目,持续深入支持优质慈善项目落地罗湖,罗湖区慈善会自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特殊儿童社会组织扶持计划”,截至目前四期累计资助项目24个,拨付扶持资金超300万元。第四期项目资助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经前期项目申报、慈善会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4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额超50万元。

为更好地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2023年4月25-26日,罗湖区慈善会开展“特殊儿童社会组织扶持计划”资助项目中期走访监督工作,罗湖区民政局一级调研员曾惠卿,罗湖区慈善会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徐晓丹一行先后走访4个资助项目,现场听取项目执行情况汇报,查阅项目执行资料,了解慈善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运行情况及项目实施效果,并对项目后续开展提出指导意见。此次走访队伍由指导部门、资金监管方、项目执行方组成,在走访1个项目的同时邀请其他3个项目执行机构一同参与,通过交叉走访的形式,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聚焦脑瘫儿童家庭 烘焙赋能促成长

4月25日上午,走访队伍一行前往深圳市罗湖区融爱脑瘫家庭关爱协会,现场了解“融爱烘焙赋能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该协会负责人介绍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情况,并表示在罗湖区慈善会的支持下,项目主要聚焦脑瘫儿童家庭发展,在志愿者对脑瘫儿童陪伴下,为家长创造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脑瘫儿童家长提供系统、专业的烘焙培训课程,鼓励家长们向专业烘焙技能人员发展,探索创建社区烘焙工作坊的可行性,一定程度提升脑瘫儿童家庭生活技能。

曾惠卿一级调研员指出,该项目确实为脑瘫儿童、家长构建了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让家长们逐渐走出家庭,建立起陪伴成长朋友圈,同时要求机构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志愿者脑瘫专业知识培训,强化项目宣传和慈善理念的宣传,动员更多资源参与,实现项目既定目标,探索罗湖脑瘫患者家庭的自救之路。

关注学习困难孩子 支持家长正确养育

4月25日下午,走访队伍一行前往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听取“罗湖区学困家庭综合赋能与社群发展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项目负责人从项目进展、项目成效、项目总结、下半年计划等方面进行介绍,与现场人员深入交流项目发展方向。该项目将从技能、效能提升和社群建设三方面,深度且系统服务罗湖区小学阶段学困儿童家长,提升父母的综合应对能力,为学困孩子提供切合实际的支持,并建立和发展学困家长社群。

曾惠卿一级调研员对学爱会的专业性表示肯定,同时提出,项目需要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不仅要紧紧回应家长需求,更需要系统培训,形成一整套课程,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也不局限于建立罗湖家长社群,需要培养受益者成为传授者,并以文字、课程等可视化方式传播,形成更大影响力。

大龄儿童庇护就业 帮助星娃融入社会

4月26日上午,走访队伍一行到深圳市仁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星娃就业圆梦计划”项目进展。机构负责人介绍,在罗湖区慈善会的支持下,项目采用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庇护式就业模式,为大龄自闭症及心智障碍者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支持,目前设立单独场地开展多期花艺、绘画等课程,学员们逐步掌握花艺要领,完成花艺订单,并且获得劳务津贴,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现场,曾惠卿一级调研员、徐晓丹书记为“星娃”发放劳务津贴,“星娃”开心地为参访人员送上自己制作的花束表示感谢。

曾惠卿一级调研员表示,做好安置与就业工作是对大龄自闭症及心智障碍者最好的关爱。“星娃就业圆梦计划”为他们实现劳动、创造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希望项目执行方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好项目宣传和项目管理,为这个群体创造出相对美好的未来。

关注听障康复行业 助力师资力量提升

4月26日下午,走访队伍一行到深圳市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了解“展翅高飞—听障康复师资力量提升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现场查阅财务等项目资料,重点了解项目执行以来的成效。项目为听障康复师们提供系统的专业的康复技术培训课程,并将所学传递给家长,整体提升听障康复师和家长对特殊儿童的干预能力。

曾惠卿一级调研员指出,晴晴言语是罗湖区专注言语康复机构,要积极发挥行业带头作用,总结师资培训经验,完善实操手册,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罗湖康复培训职业培训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传播言语康复知识和技能,让听障儿童家长也能学习受益。

凝聚社会慈善力量 关爱特殊儿童成长

特殊儿童关爱服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本次中期走访慈善会特地安排其他项目负责人一同参与,目的是搭建机构间学习平台,通过中期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促进交流成长,把有爱的事情做好做专业。慈善会将一如既往凝聚各界爱心力量,与各组织共同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关爱特殊儿童,为罗湖特殊儿童慈善事业出一份力,为推进罗湖文明城市创建和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贡献慈善力量。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