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罗湖十年:加速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22-10-17 17:17

罗湖家园网讯:2012年以来的十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罗湖发展史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年来,罗湖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明确“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全新定位,提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奋斗目标。

厚积分秒之功,始得非凡十年。罗湖充分发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创新,始终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上下同心合力奏响城区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

肩负新使命,立足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罗湖将继续紧跟时代旋律,紧贴发展需求,将先锋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乐章演绎得更加响亮动人。

今日罗湖生机勃勃,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罗超摄

产业篇

“一主两区三带”蓝图振奋人心

“明星企业”纷纷扎堆,“产业立区”跑出新速度

“包容开放的理念、强大的区位优势、利好的服务政策,这里的营商环境深深吸引了我们!”今年7月,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能源供应服务企业之一,中国燃气集团总部正式迁居罗湖,新总部大厦焕新启用。此前,浦发银行、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国任保险等优质企业也已相继入驻罗湖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在罗湖热土上,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创新动能持续激发。

展开罗湖城区图,一幅“一主两区三带”新蓝图振奋人心:以深南东路为中轴线,正紧锣密鼓高起点打造“一主”——总部经济主廊道;“两区”是高品质建设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和文化生态休闲区,都在马不停蹄谋划之中;与此同时,罗湖高能级规划的“三带”——深港口岸经济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和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全面推进,构建起全方位发展的战略布局。

随着产业空间科学规划全面铺开、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一次次刷新、“明星企业”相继落户,“一主两区三带”作为罗湖优化功能格局、集聚资源要素的主要平台,为城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同时也使罗湖逐步吸引世人目光,成为深圳“融入湾区、链接世界”的有力支点。

向光逐梦,奋进争先。十年间,罗湖奋力实现转型升级、提速换挡、跨越发展,握指成拳的力量越发强劲,质量效率持续提升,交出可持续发展的精彩答卷。有数据为证:十年间,罗湖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358.20亿元增至2021年的2571.67亿元,至“十三五”末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超过30亿元,综合能耗全市最低,荣获“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第一名。2021年,罗湖金融业增加值990.86亿元,商贸业增加值433.5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74.0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7.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2.15亿元;全年筹办招商大会3场,签约重大项目50个,意向投资总额833亿元……亮眼的数据、拼搏的画卷,勾勒出罗湖十年来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的累累硕果。

如今,“产业立区”的奋进强音从罗湖发出:罗湖全面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在巩固提升金融、商贸等支柱产业基础上,以“创新开路、创优提级、创意赋能”三创并举,实现“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

虑之愈深、谋之愈远,方能行之愈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元素,事关发展,决定未来。罗湖以“服务强区”的创新手段,为市场主体创造“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干事顺心、发展安心”环境,塑造营商环境新样板——连续两年举办全区招商大会、举办全市首个区级“企业家日”活动,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凝聚共识;创新“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帮助黄金珠宝中小企业每年减少约60%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打造香港餐饮企业到内地经营发展的“第一站”;全国率先试点首发数字人民币红包,全方位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全国首家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港企投资罗湖更有信心……一边是机制体制不断完善,一边是政策和制度连番创新,罗湖营商环境优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亮点频频,全球优质企业、高端人才纷至沓来。仅在2021年,罗湖就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引入科技企业89家、持牌金融机构5家。

今年6月,罗湖发布2022年全新产业政策,更是从企业落户扶持、高管落户扶持、购楼扶持等多个维度,拿出超10亿元真金白银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接下来,罗湖还将聚焦“构建一个矩阵式的服务体系”等企业服务“六个一”,做到企业“问题有人管、发展有人带、业务有人帮”。罗湖多举措解决好动力升级、活力再造的问题,让高质量发展成为罗湖的显著特征、高效率服务成为罗湖的领先优势,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汇聚坚固、强劲的动能,展现广阔非凡的壮美前景。

近日,深圳首个市集型购物中心——深圳万象食家在罗湖笋岗开业。(资料图片)

改革篇

加快改革步伐持续释放红利

“勇吃螃蟹”先行示范,奋斗文化融入罗湖血液

采用“街区+MALL”组合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200多个,为深圳市民带来“食材市场、美食体验、生活方式”一站式零售体验……刚刚过去的国庆节,罗湖万象食家“横空出世”在笋岗开业迎宾,令深圳人津津乐道,争相打卡。

万象食家商业中心是由华润置地打造的沉浸市集Mall,源于华润笋岗仓储冷库旧改项目。包括万象食家、宝能环球汇、深业泰富国际家居广场、halo广场等在内,随着一个个城市更新项目落地执行,如今的笋岗已变身都市人休闲生活的诗意场所。昔日的“中国第一仓”,正在绽放“新罗湖会客厅”的夺目光彩。

旧改、棚改、医改、教改、消改、综改……历数十年来罗湖区的城市变化,离不开两个硬核大字:改革。罗湖是创造了众多“中国第一”的改革开放发源地,是从改革中诞生的先锋城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罗湖牢牢抓住改革“传家宝”,接续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隆隆号角,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一大批特色改革成果遍地开花,一项项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普惠人民,生动诠释“改革兴区”,展现出罗湖独有的改革基因。

2015年,罗湖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开展城市更新试点,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棚改等多种改革,多管齐下破解空间制约困境,实现高密度建成区城区环境大幅提升,为全市积累诸多成功经验。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罗湖区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供应土地119公顷,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40万平方米。由此不但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更一举打破了罗湖“没土地”“没空间”的刻板印象,并随之一起上马交通、教育、医疗、文体、保障房等配套设施,将现有产业空间全盘盘活优化,出台产业规划、推动产城融合,使城区更具竞争力,真正实现十年间“再造一个新罗湖”。以万象食家等所在的笋岗-清水河片区为例,作为罗湖着力打造的四个千亿片区之一,未来该片区还将陆续引进软件与信息服务、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罗湖和深圳进一步转型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有机结合、通过复合有机更新模式打造工业遗存保护项目金啤坊文化艺术街区,即将在今年11月成为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主展场;率先采用零星房屋征收方式,打破木头龙旧改十年拉锯僵局,加速推进新的都市综合体拔地而起……在城市更新的探路过程中,罗湖一个个“勇吃螃蟹”之举,充分体现出将改革精神融入了血液。

“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相信罗湖。我们全家住进了满意的房子!”近日,在观山瑞苑小区宽敞的新家客厅里,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首批回迁住户唐先生高兴地说,罗湖棚改让“忧居”变“安居”。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是深圳首个棚改项目,改造项目占地约62万平方米、房屋1347栋、居住人口9.3万人,被业内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201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罗湖“二线插花地”改造整治作为消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一号民生工程”,由此吹响了罗湖棚改攻坚战的号角。从启动开始,短短几个月,罗湖棚改团队研究了28部相关法律、800万字法规条文,组织摸底调查和研讨论证数十次,形成了棚改政策、模式和标准,许多模式都是首创。正是以罗湖棚改为契机,深圳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拉开全市棚改大幕。

城市更新“多点开花”、攻克“中国棚改第一难”、罗湖医改入选国家医改典型、全国首创政务服务“反向办”、全市率先出台规定对“打招呼”行为说“不”……近年来,罗湖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各项改革多领域纵深推进。“十三五”期间,共高质量完成市级、区级和微改革达532项,改革创新绩效考核连续四年全市排名第一。

时间镌刻下坚实的步伐。在罗湖,改革的车轮始终滚滚向前。今年,《罗湖区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出炉,又提出围绕重大战略平台改革、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等7方面实施25条改革举措。手握改革创新这张“金色名片”,罗湖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始终传承发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提供不竭动力。

民生篇

“实”字着笔绘出民生鲜亮底色

九大类民生支出占比七成,敲开“万象罗湖”幸福之门

锚定医疗和教育两项民生关切,让百姓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为教育事业提供最好的资源、最优的地块、最大的投入;住房保障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稳步迈进;陆续开通运营8条轨道线路使城区交通更便捷……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罗湖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理念中深植民生情怀,将“人民至上”浸润入百姓的烟火日常,为人民群众绘就了一幅“医得好、住得佳、学得优、行得便”的崭新画卷,“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大放光彩,幸福生活更有温度。据统计,在罗湖,九大类重点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43.1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62.7%,增加至2021年的129.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0.6%。

“这样的手术不用去北京做,在罗湖也能搞定。”面对妇科病中少见的恶性肿瘤外阴癌,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康楷的一席话让患者家属放下了担忧。2020年5月,擅长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微创手术治疗的康楷从北京南下深圳罗湖就职。吸引他的正是罗湖医改。

医疗是民生之需。2015年,罗湖整合辖区5家区属医院和数十家社康中心,组建唯一法人的紧密型医联体——罗湖医院集团。以罗湖为试点,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成为全国医改的标杆。罗湖医改“刀刃向内”,不做大医院,转而“重基层、强社康”,不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达到“小病不出社康,大病不出罗湖”。医改实施以来,罗湖构建的基层医疗网络成为辖区居民最为坚实的“医靠”保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5年的13.57%提高至2021年底的54.99%。

教育是“民生之本”。“十三五”期间,罗湖新建改扩建17所学校,共新增10510个义务教育学位。近年来,罗湖财政每支出10元中约有4元用在教育上。聚焦人口密集区域的学位矛盾问题,仅今年来,就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翠园东晓创新学校等一批融合国内外先进设计思路和理念的学校集中亮相,再度补强罗湖教育阵容。

“妈妈,我要玩AR‘切水果’游戏、要玩投影足球赛、要去‘一闪一闪’的天桥上……”这位兴奋的小朋友并不在游乐场,而在笋岗立交社区公园。如今,漫步在罗湖街头,一个个绿意葱茏、功能多样的社区公园成为各年龄段居民家门口的“网红”打卡点。“孩子玩得开心,公园里的科技设备还可以帮助家长向他们讲解科技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罗湖居民张佳淑说。

“以前回来晚了就得转来转去找车位,现在即便小区车位满了,也能将车停到附近的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区。”令仙桐御景小区住户廖女士频频点赞的,是罗湖在全市首推的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在盘活既有停车资源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

让市民感触颇深的还有罗湖城区面貌和交通建设的改变。近年来,罗湖锚固“湾区枢纽”地位,抢抓战略交通资源,重点完善综合立体的交通网。预计到“十四五”末期,罗湖将形成“30分钟、45分钟、60分钟”交通圈,即以罗湖为中心,30分钟到城市外围组团(坪山、大亚湾),45分钟到临深城市中心(东莞、惠州),60分钟到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中山、珠海等),基本实现罗湖对湾区城市中心的高速通达。除此之外,罗湖大力提升城市治理精度,对“三横四纵”道路沿线进行视觉一体化设计,城区“颜值”整体“开挂”。

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一件件落实落细的为民实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谋福举措,把一份份“服务清单”变成了一幅幅久久为功的“幸福图景”,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书写出最具温度的注脚。

罗湖近年大事记

●2015年,罗湖在全市率先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

●2015年8月,以罗湖为试点,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成为全国医改的标杆。

●2016年3月,罗湖在全市率先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

●2017年12月28日,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2018年6月,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拉开序幕。

●2019年,罗湖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

●2020年7月,罗湖区企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2020年8月26日,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启用。

●2020年10月,罗湖区率先试点数字人民币消费。

●2020年10月,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改革试点、珠宝玉石保税服务(贸易)平台同步在罗湖启动。

●2020年12月,罗湖在全市各区中唯一获得中国最美“双名城”荣誉。

●2021年2月,罗湖在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

●2021年6月,罗湖在全市首推营商环境白皮书。同年获评“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第一名。

●2021年7月,罗湖区政府残工委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为深圳唯一上榜单位。

●2021年10月30日,罗湖举办全市首个区级“企业家日”活动。

●2022年4月8日,《罗湖“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发布。

●2022年6月,全国首家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在罗湖挂牌成立。

数字看罗湖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358.20亿元增至2021年的2571.67亿元;至“十三五”末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超过30亿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2倍。

●“十三五”期间,罗湖区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供应土地119公顷,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40万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罗湖纵深推进各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市级、区级和微改革达532项,改革创新绩效考核连续四年全市排名第一。

●九大类重点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43.1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62.7%,增加至2021年的129.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0.6%。

●2021年,家庭医生签约人数50.7万人,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5.7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5年的13.57%,提高至2021年底的54.99%。

●“十三五”期间,罗湖新建改扩建17所学校,共新增10510个义务教育学位。

●2012年,空气优质天数221天;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PM2.5年均浓度降至18微克/立方米。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冯庆 许舜钿 杜澎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