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伍雪玲用爱帮助1400余名听障儿童获得“新声”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2-10-13 16:49

罗湖家园网讯:她出生于1977年7月,多年来一直为许多残障者的生命带来希望,她就是深圳市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主任伍雪玲。记者了解到,伍雪玲从事残疾人康复工作已经20年,2004年至今,中心已成功帮助1400多名残障儿童康复,让他们走出无声的世界。如今,许多人亲切地称呼伍雪玲为“奇迹妈妈”。

伍雪玲和康复中心的孩子。

用爱浇灌“特殊花儿”

“奇迹妈妈”的背后,实际上也有一则令人心痛的故事。1997年,伍雪玲和万千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来到深圳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寻找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1999年秋天,伍雪玲生了一个女儿,小小生命的降临犹如阳光一般照耀着全家。他们给她起名瑾晴,小名晴晴,希望她的生命里永远充满阳光,也希望她能给别人带来一份光和热。可生活才露出幸福的光芒,意想不到的阴霾便笼罩了伍雪玲一家人的心。

在女儿快1岁时,伍雪玲和丈夫发现,晴晴似乎对声音没有反应。焦急的夫妻俩多方就诊,医生告诉他们,晴晴患有双耳神经性耳聋。起初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伍雪玲每日以泪洗面,心如刀割。但她没有放弃希望,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辞去工作带着女儿四处寻医问药。而希望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在一家基金会的资助下,2岁的晴晴植入了人工耳蜗,女儿听到了这个有声的世界。

尽管可以听到声音了,但想要开口说话却又是另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伍雪玲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教晴晴说话。终于在晴晴戴上人工耳蜗的两个月后,她听到了来自女儿天籁般的一声“妈妈”。听到这一声呼喊,伍雪玲热泪盈眶,这声“妈妈”她期待了太久太久,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晴晴的起步比同龄人稍晚,但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也和正常孩子没有区别了。

伍雪玲为孩子们开展康复训练。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冷风“吹”出的康复中心

每每想到仍然有很多孩子活在无声世界,他们的家长也遭受着同她一样的精神压力,伍雪玲觉得自己不应止步于此,她一直想做一些事情帮助和她一样的家庭。

在女儿晴晴被诊断出神经性耳聋初期,有一天,伍雪玲带女儿去康复中心,当时正逢冬日恶劣天气,赶上康复中心临近下班不再接待,她和孩子坐在室外的榕树下吹了2个小时的冷风。伍雪玲心想,如果能有一个地方任何时候都能给患儿和患儿家长落脚,能够在他们失落无助的时候给予一些支持和温暖,该多好!在倍感无助之时遭遇的情景更加坚定了后来伍雪玲的决心,于是便有了这所冷风“吹”出来的康复中心。

一开始,伍雪玲设想的创办地址被告知不符合相关要求,需重新选址。她咬咬牙把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换了一套商业用途的写字楼。深圳市罗湖区残联相关负责人得知消息后,主动帮着伍雪玲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康复中心争取尽可能多的政策支持。

经多方联系,伍雪玲找到了几名教师,但人手仍然严重不足。伍雪玲不仅要教课,还要“承包”所有行政后勤工作,连网站也是自己学着慢慢搭建起来的。在伍雪玲的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终于在2010年1月19日,深圳市罗湖区第一家民办非盈利性企业“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康复中心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望着这块牌子,伍雪玲果断决定,成立后的康复中心是非盈利的,仅收取孩子的生活费、教学材料费、分摊的房租和聘请教师的费用。“万事开头难,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社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度过了那段成立之初艰难的时光。”

伍雪玲的努力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信任,她当选为第六届深圳市人大代表后,又听到了更多来自社会的声音。伍雪玲逐渐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于是她提出“关于推动解决深圳市听障人士人工耳蜗植入升级困难的建议”,在2017年8月3日被深圳市政府和市残联采纳并成功落实,为深圳听障儿童争取了巨大的福利。

1400余名儿童听见“新声”

努力的路上总是充满着泥泞,只有内心强大,充满爱与希望的人才能不惧艰险、不畏困难前一直走下去。在创办言语康复中心的途中,伍雪玲也有了许多艰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各不相同的,伍雪玲要面对的,正是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孩子。那段时间,康复中心的种种现实问题极大地冲击着伍雪玲的信心和耐心。但她非常有耐心,用笔记本记录每个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她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付出下,曾被无声淹没的“花朵”终于感受到“阳光”的沐浴,重获“新声”。

如今,伍雪玲的言语康复中心已陆续帮助1400余名儿童走出无声世界。康复中心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和设备日臻完善,已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颇具规模、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听障儿童言语康复服务机构。伍雪玲用爱心创建了独特的人性化教学方式,系统、科学地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听力、言语康复训练。

伍雪玲的无私奉献,已经成了市民口中不断传颂的佳话,向人们传播着满满“圳”能量。如今的她身兼数职,既是学校里所有无声儿童的母亲,也是许多无助家庭的“奇迹妈妈”。在她教过的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已经进入大学,踏上了追梦之路。“帮助听障孩子回归主流社会就是我毕生的事业,我一定不辜负信任,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伍雪玲说。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袁晔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