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岁月静好,是有人负重前行。疫情之下,在罗湖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和近200个核酸采样点,每天坚持服务社区群众的“红马甲”和“蓝马甲”就是这样的负重前行者。
自今年一月深圳发生新冠疫情以来,罗湖区文明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区委、区义工联,还有10个街道的文明实践所、81个社区的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发动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参与核酸检测、大数据核查、物资配送等,截至目前,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达3.6万人次,累计服务居民120万余人次。港澳籍和外籍人士、文明家庭、同乡村党支部、老人协会、爱心企业和企业家……不同领域的志愿者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生动演绎了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丰富内涵,为深圳“志愿之城”增光添彩。
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志愿者奔赴一线支援社区抗疫。
外籍和港澳籍人士:红蓝马甲中的别样风景
“大家都在为抗疫作贡献,我虽然是外国人,但绝对不是外人。在深圳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样,我也要为深圳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3月5日,在罗湖区桂园街道国速中心核酸检测点值守的意大利籍志愿者卢卡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肺腑之言一不小心上了热搜,赢得各方点赞。他在深圳工作、生活了六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来了就是深圳人。疫情期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样也在像卢卡这样的外籍人士还有香港、澳门同胞身上闪光。
罗湖区南湖街道的万科里核酸采样点,日均承担近2万市民的采样工作,每天开放12个小时。3月9日上午10点,四位港澳青年加入了现场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他们是,前香港田径代表队跳高运动员黄奕贤、澳门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系大四学生彭臻、香港制片人蔡成安,还有在深圳开办文化科技公司创业的香港青年许紫妍。
大家的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协助引导前来采样的市民。身高近2米的黄奕贤在志愿者队伍中格外“挺拔”,向他询问检测流程的市民也特别多,黄奕贤不厌其烦,乐此不疲,且认为有机会服务深圳市民特别有意义。他说,在香港疫情爆发的艰难时刻,祖国及时伸出援手,提供了很多帮助,作为一个在深圳发展的香港青年,他也想为深圳、为内地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香港青年黄奕贤协助引导前来采样的居民。
另一位香港青年志愿者许紫妍,则用自己甜美的笑容和贴心的服务缓解市民的焦虑情绪。她说:“最近看到了很多内地援港的新闻,保障了香港的生鲜供应,让香港市民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肉禽,我真的非常感动。深圳现在也受到疫情影响,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香港青年许紫妍协助引导前来采样的居民。
罗湖区南湖街道新南社区党委书记张宇对港澳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发自内心地表示感激:“我们都是一家人,危难时刻,我们在一起!”
打虎亲兄弟,这俩双胞胎心有灵犀
新冠疫情猛于虎,打虎还得亲兄弟。3月10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南湖街道向西村的核酸检测点,见到了一对双胞胎志愿者——蓝江蓝河兄弟俩。他们来自梅州梅县,目前在深圳经营着一家咨询公司。公司是罗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总队的爱心企业,承接了多个区的环卫指数、文明指数测评的相关业务。疫情发生后,二人义无反顾带领公司员工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投身防疫一线。
哥哥蓝江只比弟弟蓝河早出生五分钟,“默契程度很高,感情很好”的两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再到来深圳创业,从未分开过。两人家中,奶奶是双胞胎,哥哥蓝江的爱人,妈妈也是双胞胎,夫妻俩刚刚生了一对龙凤胎。总被“一种神奇的缘分”所包围的兄弟俩,作为社区防疫的机动力量,连日来每天穿梭在向西村,城中村特有的景观,让在这里当志愿者的兄弟俩更增添了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
双胞胎兄弟在向西社区协助抗疫。
正是因为两项指数的相关业务,让兄弟俩和公司员工对“文明”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公司经常性地组织员工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比如走上街头劝导纠正不文明行为、到福利院看望慰问老人等,在义工精神的潜移默化中提升公司的凝聚力。
今年多区发生疫情后,兄弟俩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让居家办公的员工就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抗疫贡献力量。弟弟蓝河新婚燕尔,回深圳后第一时间就投身战疫一线。每天出门时,已怀有身孕的妻子都会嘱托他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太劳累。这让将为人父的蓝河更多了一份自豪感和责任感。
自3月3日南湖街道划定“三区”以来,连续5天没怎么合眼,奔忙在战疫一线的向西社区党委书记张彩兰,让兄弟俩深受感动,也更坚定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决心。与社区党组织在一起,他们感到很踏实。
商圈志愿者服务队成为抗疫生力军
万商云集的罗湖区东门步行街,堪称深圳最大的商圈,疫情防控的任务也异常繁重。3月9日下午,记者在东门街道东门商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见到了一群特别的志愿者,他们是商家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东门街道能“以快制快”迅速处置“0215”和“0303”疫情,这支志愿者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门商家志愿者服务队与街道社区干部一起勇挑重担,以满腔热情冲在前、干在先,合力筑牢抗疫的坚固防线。
陈斯琳是太阳百货的收银员,在疫情期间成为了东门商圈的抗疫志愿者。从引导人流、维持秩序,到扫码、测温,以及核酸检测点布置等等,她对每个流程都了如指掌。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朝九晚十”成为她疫情期间工作的日常。陈斯琳介绍,有一次核酸检测的队伍排得特别长,一位妈妈抱着孩子坚持排队,没有走优检通道,对此她深有感触:“深圳市民的文明素养真是高啊!”群众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成为她坚守一线的动力。
陈斯琳为有需要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资。
深农集团的下属企业深圳市果菜贸易有限公司是东门商圈的“老字号”,丁有渌则被集团选派到东门社区支援抗疫。自今年1月11日至今,他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先后参与核酸检测、数据排查和流调等工作。两个多月的抗疫实践,让他对社区防控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更体会到广大社区工作者和抗疫志愿者的艰辛。高强度的工作量对丁有渌的身体更是一种考验,每天晚上做完流调已是凌晨两点左右,加上前段时间气温骤降和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他得了急性肠胃炎。但只在家休息了一天,他就带病上岗,“疫情当前,希望广大志愿者和大家团结一心,早日驱散阴霾,恢复东门商圈的繁华!”丁有渌说。
丁有渌做数据排查和流调等工作。
东门疫情发生后,社区党委委员、工作站党支部书记钟惠明每天早出晚归,两个年幼的孩子、家中的柴米油盐她完全顾不上。一个异常忙碌的周日正巧是她的生日,她却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老家年迈的爷爷奶奶打来祝贺电话,她也无暇接听,直到子夜时分各核酸检测点的工作结束,大家一起给钟惠明唱起了生日歌,一场特殊的庆生仪式才在深夜的核酸检测点温情开展,而当她回到家时,两个孩子守着生日蛋糕已经在沙发上熟睡……
深夜现场工作人员一起给钟惠明唱生日快乐歌。
钟惠明说:“东门步行街是全国著名商业街区,这里人流量大,防控难度大。疫情发生后,社区党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广大商家开展联防联控和志愿服务,守护共同的家园。我们和商圈志愿者并肩作战、患难与共。”抗疫路上,感谢有你!
“我们都是黄贝岭人”
在罗湖区黄贝街道的黄贝岭村,居住着8600多名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的来深建设者。早在10多年前,在罗湖区委组织部和当地党组织的共同主导下,黄贝岭村成立了达州同乡村党支部,为党建引领来深建设者参与社区治理探索了新路。
疫情就是命令!3月6日,黄贝街道党工委、达州通川区来深建设者党支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文明实践站等多方联动,号召党员带头为乡亲们开展志愿服务。当晚就发动100余名通川籍老乡组成了“通川先锋义工队”,协助社区开展管控区卡口值守、物资转运、送货上门等服务。
黄贝通川支部党员带头动员居民争当义工志愿者。
通川支部兼职委员邱蜀钧介绍,支部虽然只有30几人,但平时与老乡们联系紧密,颇具“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就像是用一根火柴燃起一团火,抗疫志愿者队伍很快便建起来了。“通川有礼,同心抗疫”活动也有条不紊地展开。第二天,人们就看到志愿者们奔走在黄贝岭的街头巷尾,他们或穿着“大白”为居民送煤气;或身披“红马甲”值守关卡;或身穿“大蓝”配送快递,还有的用家乡话安抚老乡们的情绪,让大家平稳度过居家隔离期。
数十公斤的煤气罐扛着就上。
3月6日以来,作为新秀社区党委委员的邱蜀钧在黄贝岭抗疫中负责接听民生热线和协调服务保障。这两项工作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沟通能力,她每天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耐心等待,我们会有专员负责联系。”
邱蜀钧正在接听暖心热线。
“我家的病人需要做移植手术”,“我们家有需要透析治疗的”,“我家里没米没菜了”,“我被临时滞留了”……面对乡亲们各种各样的诉求,邱蜀钧和志愿者们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当数十公斤重的煤气罐送到居民家中、当降压药送到老乡手中、当病人坐上停在卡口的救护车向着目标医院疾驰而去,就是志愿者们的开心一刻。
3月7日晚上7点,邱蜀钧接到电话通知:7000多份爱心物资正在送往黄贝岭上村,请安排人配送上门。1个小时后,这批来自黄贝街道党工委、黄贝岭靖轩股份公司的物资抵达,百余名临时配送员也已到位,其中有党员志愿者,有本地村民,还有热心的通川籍老乡,大家马不停蹄地将物资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门口。“感谢志愿者,你们辛苦了!”“为街道党工委和靖轩股份公司点赞!”“感谢政府让我们吃上新鲜蔬菜”……一声声关切的问候和感谢的话语,温暖着黄贝岭的夜。
志愿者深夜分派爱心物资。
邱蜀钧说:“不管是湖北人、江西人,还是四川人,面对此次疫情,我们都是黄贝岭人,大家在一起守望相助,就一定能看到春暖花开。”
在黄贝岭社区的深业东岭小区,有一家罗湖对口帮扶的广西隆林西林两县乡村振兴农产品体验店。在深圳气温骤降的那些天,体验店的工作人员每天为社区各个核酸采样点送来热气腾腾的姜汤鸡蛋,为战疫一线人员驱走倒春寒。
为黄贝岭社区各核酸采样点熬制姜汤鸡蛋。
体验店的负责人李卫红年后一直在隆林老家照顾生病的父亲,陪护在当地的医院。2月19日她在商家志愿者微信群看到了社区党委书记杨海鹏的信息,希望有爱心企业能为社区各个核酸采样点的工作人员煮些姜茶,为他们驱寒送暖。李卫红马上让店员赶制了50份姜汤鸡蛋,送到核酸检测点的每位工作人员每人手中。她说,姜汤鸡蛋是用隆林、西林的特产红糖、黄姜、土鸡蛋煮的,都是店里的产品,相比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付出,我们的这点心意微不足道,感谢一线人员的负重坚守。
疫情发生后,广西隆林西林乡村振兴农产品体验店的总经理曾高赢和店员们都当起了志愿者,核酸采样点布置场地、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扫码到上门派送物资等,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在采样点做现场引导,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还要不间断地回应受检者的各种询问,他感觉自己像个复读机,嗓子也哑了。但曾高赢笑着说:“这是抗疫的基础性工作,我一定得把它做好!”
曾高赢和同事在社区做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黄贝街道隆林西林农产品体验店是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农产品体验店,于去年8月揭牌开业。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专门拨付10万元为店里采购电器设备;黄贝岭靖轩股份公司为体验店减免了一年租金。对此,李卫红、曾高赢心存感激,当疫情防控有需要,从经营者到普通员工,店里上上下下都会义无反顾。
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一幅幅让人泪奔的画面,生动诠释了“战疫进行时,我们在一起”。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张华嘉说:“从罗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活事例中,从志愿者们的亲身经历中可以看到,在疫情肆虐的危急关头,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始终在一起,伟大的祖国始终与港澳同胞在一起,大家永远团结在一起……”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王斗天 肖兵峰 裴冕 刘佳衡 姚晓青 肖依 通讯员 于秋坤 蔡晓柠 肖淑君 熊博 编辑 刘嘉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