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超强变种毒株”来了,我该害怕吗?

  • 来源:南方+    2021/11/29 10:32

    分享到:

 近日,南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突然急剧增加。11月24日,当地政府首次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一名为B.1.1.529的新冠病毒变种,认为其是造成南非病例激增的主要原因。  

  11月26日,世卫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后发布通报,将B.1.1.529变异株定性为最高级别的“值得关切的变异株”(VOC,VariantofConcern),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依据初步证据,与其他VOC相比,Omicron可能让人群被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风险升高。  

  新变种横空出世,立即引发全球关注。它是否会取代Delta,成为威胁全球的“超强变种毒株”?面对这一“超强毒株”,我们该害怕吗?  

  迄今为止突变最多的变异株拉响警报  

  2021年11月11日,B.1.1.529突变株在非洲南部的博兹瓦纳被发现,3天后即在南非的豪登省迅速蔓延。在当地11月12日-20日采样的77个患者样品中,经检测全部为B.1.1.529突变株。此后经过短短两周发展,该突变株的检测阳性比例已由1%上涨到30%。  

  南非当地卫生官员透露,早期检测结果显示,24日豪登省的约1100例新增病例中,90%都是由B.1.1.529引发的。南非的流行病学家TuliodeOliveira表示,B.1.1.529在当地增长速度非常快,让人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香港目前已经检测到了B.1.1.529突变株,系由从南非旅行者带入,且传染了同期的另外一名隔离者。此外,以色列、比利时等国也都检出了相关病例。  

  11月26日,B.1.1.529突变株被世卫组织升级为VOC,也有了正式名字——Omicron。VOC是目前病毒监测系统中的最高级别,代表着最危险的突变株。此前被纳入VOC的有四大变异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今“制霸全球”的“传播王者”Delta。  

  Omicron在南非快速蔓延的势头,加上其携带的大量危险突变,足以引发全世界高度警惕。英国卫生安全局发布的报告显示,Omicron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携带超过30种不同变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在刺突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的结合区域(RBD),也是中和抗体起效的关键部位,Omicron的突变数达到了15个。相比之下,Delta在刺突蛋白上有7个突变,其中2个在RBD区域。  

  传播能力是否变强?目前还不能预测  

  变异数量多,并不意味着病毒会更凶猛,关键是变异位点是否会对病毒的传染能力及免疫逃避能力产生影响。  

  Delta之所以在那么多的变异株中“胜出”,变成全球优势毒株,就在于其可怕的传播能力。实际上Delta的免疫逃逸能力并不如Gamma和Beta,而后两者在全球造成的影响远不如Delta。目前,人们对Omicron最大的担忧,就在于它可能比目前占全球主导地位的德尔塔毒株更容易传播。  

  目前研究显示,Omicron在刺突蛋白携带的P681H和N679K两个突变,可能帮助病毒进入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让刺突蛋白更容易被切割,从而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Delta变种在几乎同样的位置携带P681R突变,被认为是导致其变种传播力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由于Omicron还携带着多个此前VOC中不存在的基因变异,它们的综合影响仍然有待观察。不少国内外科学家都认为,变异位点的数量和病毒传播能力之间没有确定的正比关系。就算Omicron具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也不意味着病毒与宿主细胞能够结合得更有效,因此不能预测病毒传播能力更强。  

  另一个值得纳入考量的事实在于:目前Omicron主要还是在南非地区传播,而南非疫苗完全接种比例为24%,远低于全球42%的比例,属于防疫薄弱地区,是否在其他地区也能造成迅速传播也有待观察。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要加强对Omicron的测序、监控以及流行病学追踪,“现在作乐观或悲观的评价都还为时尚早。”  

  免疫逃逸更强?相关研究还很少  

  除了传播能力,Omicron的免疫逃逸能力也让人忧心忡忡。  

  确实,Omicron刺突蛋白上的一些突变,在Alpha和Beta变种中也出现过,被证明能增强免疫逃逸能力。例如N501Y突变,可以增强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结合能力;在RBD区域的E484A突变,是导致病毒不被中和抗体识别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新冠病毒与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载体,刺突蛋白是病毒进入人体的关键,因此也是多种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疗法靶向的区域。  

  人们担忧,如果Omicron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会让人体对原始病毒株建立的免疫记忆效果下降,逃避已有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疗法提供的免疫保护。  

  因此,有专家指出,目前的抗体药以及新冠疫苗(包括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灭活疫苗)在面对Omicron时,效率可能会有所下降。  

  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很少,所以并不能确定这个具体影响。  

  实际上,基于现有的循证证据,随着疫苗接种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抗体水平都会呈现下降态势。Omicron突变导致中和水平下降X倍,也不直接意味着疫苗有效率下降X倍,只要中和抗体水平足够高,疫苗仍然可以提供有效保护。  

  目前我省正在积极推动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孙立梅呼吁,接种“加强针”后能促使体内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水平,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当前我省新冠病毒疫苗储备充足,接种完两针灭活疫苗、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的市民,建议及时、尽快进行加强针接种。”孙立梅说。  

  全球已迅速采取行动  

  目前,一些国家已针对Omicron做出迅速反应。  

  英国卫生部长贾维德25日晚宣布,南非、博茨瓦纳等六个非洲国家从26日起被列入“红色”警戒名单,英国将从当天中午12时起暂停来自这些国家的航班。美国也宣布将从29日起限制上述非洲国家人士入境。  

  德国、意大利、荷兰、以色列、新加坡等26日也都宣布对南非及其邻国实施入境限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欧盟建议所有成员国都暂停往来南部非洲的航班。不过,世卫组织26日告诫,不要因新变异病毒实施旅行限制,建议各国采用基于风险和科学的方法。  

  鉴于Omicron所存在的威胁性,世卫组织要求各国执行以下操作:加强病毒监测和基因测序工作,以更好地了解该变异株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情况;向世卫组织通报各地的该毒株初始和聚集性病例;提醒个人采取防护措施降低风险,包括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保持身体距离、改善室内空间通风、避免拥挤的空间以及接种疫苗。  

  其实,这些迅速行动,在另一方面也说明,经历了德尔塔这样的变异株“横扫全球”后,全世界在变异株的预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疫情防控是好事。  

  “这种情况总会发生的,病毒会不断进化,我们也会发现它们。”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MichaelRyan)在发布会上表示,他希望公众不需要过度担忧新冠变异病毒,这是科学家们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  

  南方日报记者 陈伊纯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

搜索

论坛精华



居民诉求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