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向“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奋勇进发

  •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6/30 09:24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公布37条重磅改革措施,在全市率先迈入营商环境4.0时代;引入深汕铁路、深汕城际及3条地铁线路,铺开清水河高铁枢纽建设蓝图;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多个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即将落地,一所所高颜值的美丽校园拔地而起……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之初,罗湖区最先开发,奔跑在改革开放前沿;40多年后的今年,罗湖区依然在全力奔跑,向“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城区新定位奋勇进发。罗湖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与其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已经成为城区最鲜明的特质。

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坐标系中,罗湖肩负先行示范重任,打造深港社会协同发展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以及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未来五年,罗湖区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先行示范作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区品质及公共服务,探索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治理新路径,赋予人民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1改革破局:铺开首批30项改革任务

“我们在与罗湖区各部门接触时不仅无需来回跑,政府各级领导还主动上门服务,宣传相关政策,答疑解惑。”在鹏博士集团总裁崔航眼中,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户罗湖的重要原因。

罗湖的营商环境怎么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来:开办企业最快0.5天办结,零成本;小型低风险社会投资工程项目7项手续17个工作日办结;低压电力报装2项手续2个工作日办结,零成本……多项指标均处于国内前沿水平。

这与罗湖多年来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密不可分。近日,《罗湖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出台,推出12个领域37条改革措施,计划打造“温暖罗湖”营商品牌,在全市抢先开启营商环境4.0时代。

其中,罗湖区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简化企业开办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改革,健全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打造100%香港元素的美食街区等。

改革,是罗湖的金字招牌,也是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招”。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罗湖区迅速建立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落实机制,首批30项改革任务有序铺开。

在产业发展方面,罗湖区政府和深圳海关共动发起了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的创新项目。平台成立后,通过新保税物流供应链集中看货采购模式,让国内珠宝企业不出国境,直接在水贝看货,先交易后缴税,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

这项改革的独到之处,在于全国首创的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该模式能够改变行业企业单个面对上游供应商的局面,靠组团拿“团购价”。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让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上游核心要素交易,获得更多的价格话语权。

在民生方面,罗湖全市首推“共享停车”改革,依托信息化手段,引导供需双方智慧匹配,推出“商宅”模式、“医宅”模式、“商医”模式、“螺岭”模式等多款“套餐”,推动不同区域、场景、时段之间停车资源的错峰共享利用,可提供过万个错峰共享停车位。

除此之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开展,着力提升城区法治化治理水平;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改革不断深化,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罗湖将发挥好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加快推动综合改革试点落地,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罗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2发展提质:构建“一主两区三带”新格局

不久前,深圳市轨道办公布了清水河综合交通枢纽最新进展。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引入深汕铁路、深汕城际和14号线(在建)、17号线(规划)、25号线(规划)以及接驳交通设施,成为深圳都市核心区高铁综合交通枢纽。

这一湾区核心交通枢纽的落地,将为清水河片区注入强大的活力。近年来,随着罗湖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清水河片区从昔日的旧仓库开始了蝶变。该片区地处罗湖北部的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深圳市政府授牌打造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罗湖未来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目前,该片区在建和建成的更新项目有13个,将提供超过7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一批百亿级、十亿级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已扎根于此,初步形成良好的新兴产业生态。

通过城市更新,罗湖的不断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罗湖正在加快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一主两区三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1+4+2”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深圳老牌金融强区,2020年,罗湖全年新引进金融机构13家,累计持牌金融机构达81家,其中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三家长期扎根罗湖;金融业总资产占全市三分之一,增加值占全市四分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是罗湖区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为鼓励支持辖区文创类企业发展,罗湖实施“版权+”“信用+”战略。由担保公司为文创类借款企业提供征信,企业以知识产权向金融机构提供质押,金融机构向借款企业发放贷款。目前,罗湖15家文创类企业获得亿元融资,实际融资成本仅为每年2.98%。

每逢节假日,东门老街依旧人潮涌动,烟火气十足。作为传统商贸强区和商业旺区,罗湖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不断擦亮消费这张城区名片。

1—4月,罗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79亿元,增长54.5%,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增速超全市20.6个百分点,超全省26.7个百分点,超全国24.9个百分点。国家商务部将东门步行街列入全国第二批高品位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成为深圳唯一一个列为试点的改造项目。

3人民至上:把最优的资源用在教育上

“很多业务都可以在社区办理,还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可以参加跳舞班、贴纸班、乒乓球赛。”在罗湖生活了20年的香港人麦赛基,最近发现了一处“宝藏”地点——渔民村党群服务中心。

这是深圳市首个多功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成了“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一体化功能,同时,实现区、街、社区三级431项政务服务“一站通办”。此外,为了服务社区近20%的香港居民,中心一楼的政务服务大厅设有港人服务专窗,港籍居民可办理居住登记、孕前检查等6类30项业务。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罗湖区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区品质提升,让罗湖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教育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之一。罗湖坚持把义务教育放在最优先发展位置,提出把最优的资源用在教育上,把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把最好的地块用在教育上。

一所所“高质量”“高颜值”的新学校正在规划落地:深圳市第十九高级中学将新增高中阶段优质学位1200个;翠园实验学校投资约3亿元,是深圳市“高质强校”,办学规模36个班,提供学位1800个;莲塘地区03-14地块小学新建工程项目将新增学位1620个,建成后的校舍将宛若“空中花园”……

到2025年,罗湖区计划完成新增3.8万个以上基础教育学位的目标任务。

家住东晓街道84岁的刘爷爷是一名口腔癌晚期患者,因留置鼻饲管、气管切开,无法进食和说话,辗转几家医院治疗后,考虑到刘爷爷的心愿,家属将刘爷爷接了回家。通过家庭医生,家属得知在家附近的翠岭社康中心可以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建立家庭病床后,刘爷爷在家就能享受到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服务。

在罗湖,越来越多的老人实现“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罗湖医改运行5年多来,全区的医疗资源都被极大限度地整合、利用起来,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53.12%,离“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目标更进一步。

生活在罗湖,不仅教育、医疗资源丰富,生活便利,环境同样舒适宜人。春天,在梧桐山顶看毛棉杜鹃;夏天,到洪湖公园赏荷花;去淘金山绿道慢跑,畅游仙湖植物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罗湖将以郊野山体为基底,以山林带、河岸、道路绿化为廊道,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人文关怀、城市温度与绿水青山在这里相互交织、相得益彰。

4深港共融: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

由于喜爱面包、茶饮,香港人刘深炜计划开一家面包店,经过一年的前期调查,他最终将店址选在深圳东门。选择来深圳创业,是因为“看中了大湾区广阔的发展前景。”选址罗湖,是看中罗湖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在东门商圈客流量有保证。

他常把店里人来人往的视频发给香港的朋友看,收获很多点赞,朋友表示也想来深圳开店。如果朋友感兴趣,刘深炜还会介绍在深圳创业的支援和优惠政策。

罗湖毗邻香港,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且与香港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一直是香港居民来内地投资就业的首选地,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范围内更是港人、港企的高度集聚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罗湖工作生活的香港同胞有近4万人。

从罗湖口岸出来步行6分钟,就能到达位于佳宁娜广场三楼的百名港医医疗城,目前已有60余名港医签约,入驻专科医生拥有超过10年以上专业医生资格。

香港眼科专科医生庞朝辉表示,许多香港医生希望能进一步拓展服务人群,而香港医疗城项目为医生提供了场地、人脉和资源,协助医生完善手续,在短时间内完成入驻。

根据规划,未来,罗湖将在深港民生领域规则衔接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建设国际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及跨境保险服务中心,率先建成规则充分衔接的跨境医疗服务体系。来深创业就业的困难少了,舞台大了,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高水平服务。

如今,人才、货物、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正加速聚集在湾区枢纽,如何高效配置各类资源,罗湖提出全面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建设。

为吸引湾区青年前来创新创业、交流交融,罗湖出台政策“大礼包”,对符合条件的在罗湖创业就业的港澳青年和专业人才提供政策补贴,一次性最高可获补贴11万,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

1995年,周世强从罗湖口岸来到深圳就业,从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成长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他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也实现了个人价值。打算在罗湖工作到退休的他,欢迎更多年轻人来此拼搏。“香港的年轻人都需要一个发展机会,香港和深圳时间的互动很有必要,我想鼓励更多香港年轻人,像我之前那样来深圳工作。”

学史力行

梳理“百件民生实事”清单

今年以来,一场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深圳罗湖掀起。一堂堂课程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在辖区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罗湖区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穿始终,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聚焦群众关切和发展难点,罗湖区梳理形成区级层面“开新局促发展”“民生福祉倍增”“交通便捷畅行”“城区美化净化”“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就业创业圆梦”“公共安全护航”“矛盾化解暖心”“营商环境优化”“文明风尚提升”等10类“百件民生实事”清单。

这份清单,既是“施工图”,也是“答题卡”。一件件民生实事先后落地,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得到了落实与化解。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红色能量,转变为了推动“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建设的强大动力。

解难题

服务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梳理“百件民生实事”清单,就是摸清痛点,找准辖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一桩桩落实,一件件解决。

今年,清水河重点片区改造按下了“加速键”。通过强党建、抢时间、解难题、优服务等措施,该项目自2020年11月28日启动签约以来,先后4次刷新了深圳棚改纪录。4月13日,片区正式开始全面拆除。

未来,该片区将成为罗湖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业主们对片区规划非常满意,未来附近有地铁、高铁站,出行和生活都更加便利。我们都很期待!”清水河重点片区业主杨福猛表示。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辖区内部道路陈旧老化。不久前,一场道路品质提升行动在罗湖展开,覆盖国贸金三角商圈、莲塘片区及清水河片区等共计27条道路。通过增设非机动车道,铺设盲道,路口及过街采用零高差设计,“多杆合一”新款路灯投入使用,路旁点缀园林花景等一系列改造措施,这些道路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城区品质。

“停车难”是许多罗湖市民的烦心事。罗湖聚焦该问题,建设“共享停车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导供需双方智慧匹配,推动商业区和周边小区停车位双向错峰共享。目前,罗湖辖区491个停车场加入了“共享停车计划”,可共享停车位17630个。

据规划,未来5年罗湖区将新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34所。改扩建期间,孩子们去哪里读书?罗湖区通过大力推进高科技预制学校建设,破解高密度城区学位腾挪的难题。这样的校园建设周期短,仅需4个月,也更加环保和安全。截至目前,罗湖区共有6所高标准、高质量的高科技预制学校投入使用,解决4770个学位。

优服务

小服务,惠及大民生。罗湖区建立常态化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让政府服务更主动、更贴心,让老百姓更便利、更暖心。

渔邨社区建设全市首个多功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罗湖区委在“渔邨经验”的基础上,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出台了《罗湖区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中心应涵盖政务功能、党员教育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等3大功能区域,并设置9个功能分区。目前,水贝、金岭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正在规划建设,未来将有更多的居民享受到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丰富、优质的服务。

今年年初,罗湖区政务服务大厅多了一台新机器——深圳汕头跨城通办自助终端。18类汕头事项,可以在深圳通过终端自助办理。不久前,罗湖区还与惠州仲恺高新区开展政务服务“湾区通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得到了满足。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罗湖区将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跨城通办”“湾区通办”的合作城区范围,让便民服务惠及更多企业及群众。

罗湖政法部门主动作为,推出为民办实事“10大服务包”。其中包括云调解、云立案,在“i罗湖”开设法律援助入口,推出“家门口”服务,派出心理咨询师下沉10个街道,在校园门岗推行安装“一键报警”系统,推出全市首个“透明物管”智能监管平台等。

罗湖区民政事务中心结合行业实际,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开展了一系列为老年人办实事的暖心活动。比如,协助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近500名老人解决了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难的问题;对洗手间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及增设安全扶手,优化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在院内的安全系数,保障老人们的平安健康。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祁觊 夏凡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