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党校教授讲述防疫战场见闻:“红马甲”志愿者太给力

  •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深圳大件事    2021/06/18 09:17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2021年5月以来广东多地出现疫情后,深圳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全方位进行了部署。近段时间以来,在防控疫情的“战场”中,一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队伍格外耀眼。他们是深圳义工,是“志愿者”,他们怀着热情与使命,奔忙于各个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的现场,成为协调秩序、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深圳被称为“志愿者之城”,有200多万注册志愿者。近段时间以来,为了及时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深圳在原有几百个固定场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百个临时场地,一时间自愿接受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市民大增,每天从早到晚排起长队。而这些志愿者就遍布在各个场地之中。作为防疫战线中的一员,深圳市委党校二级教授、罗湖人民南商圈党委第一书记袁晓江亲眼目睹了志愿者在抗疫现场服务的情形。

“端午节期间,他们放弃了假期,主动投身防疫阵地,顶着烈日和炎热为市民服务”,袁晓江回忆道。其中,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的志愿者团队队长蓝思兰,人称“兰姐”的红马甲志愿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袁晓江认为,深圳防疫依靠的是团队力量、集体力量,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也是防疫战线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他决定将自己的见闻,将深圳志愿者在业余时间的贡献与付出写下来,与南都记者分享,与深圳市民分享。

《汗水和雨水》

袁晓江,深圳市委党校二级教授、罗湖人民南商圈党委第一书记

2021年6月12至14日是端午节3天假期,其中14日是端午节。对于志愿者来说,端午假期与平常没有两样,他们依旧奋战在防疫一线。

6月12日是端午假期第一天,兰姐和她的团队上午9时准时来到罗湖社区疫苗接种现场。

每天早上兰姐(蓝思兰)在金光华广场向志愿者团队布置工作

罗湖社区的临时场地在繁华的人民南商圈,金光华广场前,旁边是人民南路,南距罗湖口岸、罗湖火车站,北离深南大道都不到一华里。罗湖人民南商圈是深圳著名的商圈,每天车水马龙,金光华是深圳第一个大型高档商业综合体,每天热闹非凡。由于临时接种点不需要预约,符合条件者当场可以接种。因此,在这个地方设临时点,确实非常方便市民。但人流量大,每天排长队,也加大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临时接种点搭了一个长条形的帐篷,供工作使用,也方便人流的进和出,在帐篷外搭了几个篷顶,方便市民排队。

金光华广场临时疫苗接种点每天早上排起长队,志愿者一天忙碌的工作也开始了。

6月的深圳气候变化无常,一会暴晒、一会暴雨。6月正是深圳高温季节,室外温度超过40度。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帽和防护手套。防护服虽然很薄,但不透气,汗水沿着防护服从袖口和衣摆往外流,直到手套里和鞋中。临近中午是最炎热时候,烈日当头,无一丝云彩,志愿者在挥手臂时,汗水沿着袖口撒出来。晚上收工脱掉防护服时,可见衣裤湿透,手和脚被泡成白色。

当天是近日来气候最糟糕的一天,一连下了几场暴雨。下午3时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在暴雨的冲刷下,简易帐篷根本不管用,志愿者们浑身汗水变成了浑身雨水。市民们排队也要经历暴晒和暴雨,好不容易排到前面,不会轻易离开避雨。志愿者要把能避雨的地方让给市民,自己站在飘雨和漏雨的地方。一天下来,他们身上已是汗水夹着雨水,这种情况几乎每天要上演几次。

“我就是关口”

6月13日是端午节假期第二天,经过前一天的暴雨,再偶尔下点小雨,高温把雨水变成了蒸汽,天空像个“蒸笼”,让人非常难受。不过,长期在室外工作的志愿者早已习惯了这种气候。

罗湖人民南商圈党委工作人员加入兰姐的志愿者团队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疫苗接种设置了严格的门槛,要层层把关,才能最后到接种环节。第一关是扫码填表申请,通过申请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第二关是填写纸质的3份表格,分别是《广东省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试用)知情同意书》《深圳市新冠病毒疫苗暂缓接种情形排查指引列表》《罗湖医院集团社管中心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第三关审核申请的条形码、健康码、行程码;第四关是审核纸质的3份表格,并测量体温;第五关是再次审核所有资料;第六关是电脑录入资料并打印处方;第七关是医师对能否打疫苗进行评估;第八关是根据个人信息和处方提取疫苗;第九关是由医务人员打疫苗;第十关是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果没有不良反应,30分钟后可以离开;如果有不良反应,则要继续留观。

上述10个环节,第6、8个环节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第8、9个环节由医务人员负责,其他6个环节都由志愿者承担。可以说,志愿者干的是除特别专业外的所有工作,干的是量最大、最艰苦的工作。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都是提升安全系数,都是为后一个环节减轻压力。因此,志愿者都有一个理念,无论在哪个关口,我这里相当于最后一关,一定要严格把好关。

排除所有风险是志愿者最重要的工作,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度责任感。如暂缓接种的包括:中高险地区的人员,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患心脏病、高血压、过敏等疾病,近期有发热、住院等情形,仅涉及身体状况的就有60多种。志愿者们需要仔细核实、逐一甄别。而有些人员必须优先接种,如进口冷链人员、隔离场所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基层防疫人员等等。

志愿者要干的另一件重要工作,就是指导填表、回答问题。一些人不熟悉扫码填表,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劳务工,不会使用手机填表,有的没有智能手机;他们也没有天天带着老花镜,看不清表格中的字,把“体温”填成“体重”,把“性别”填成“姓名”,把“身份证号码”填成“电话号码”。志愿者们要一个个指导填表,工作量非常大。

志愿者们在指导市民填表和回答各种问题

每天来接种和咨询的有两千多人,每人都有好几个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今天打得什么疫苗,“生物”“科兴”“康泰”等几种疫苗能否混打;打了第一针后,多少天打第二针;在内地打了第一针,能否在深圳打第二针;没有做核酸检测,能否打疫苗,核酸检测多少天有效;身体不太舒服,能不能打疫苗等等。志愿者们要反复解释什么是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什么情况可以混打,什么情况不可以混打;为什么第一针和第二针的间距是3周至8周。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回答。

最后一关也不轻松,打完疫苗后留观30分钟。志愿者要细心观察每个人的情况,有的是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说明并安慰一下接种者;有的反应比较强烈,则要特别关注,由医师作出诊断。志愿者要嘱咐接种者的注意事项,如不要过度劳累、不要饮酒、不要手提重物、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等等。当接种者安全走出最后一道门,志愿者们才真正放下心。

辛苦中的幸福

6月14日,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节日的气候不错,是三天中最好的一天,仍然是高温,但没有下雨,有点薄云、有点微风。节日里的罗湖人民南商圈近在咫尺,看到游人来此逛街游玩,志愿者也会偶尔看过去,稍许有些羡慕。但他们实在太忙,没有时间观景。

兰姐带领的这支志愿者团队,隶属于罗湖区南湖街道直属义工队和罗湖民乐志愿者协会,有41人,每天到金光华广场疫苗接种点做义工的20多人,每天分4班,每班干3个小时。兰姐说,金光华广场是工作最艰苦的一个点,主要是人流量大,又处在高温室外,由于是临时点,各方面条件比较简陋。兰姐的团队成员年龄从26岁到66岁,以50岁左右为主,以女性为主,41位志愿者有37位女性。他们都来自普通家庭,有民营企业老板、个体户老板、退休员工、下岗员工、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到了寒假和暑假,有不少大学生加入这支队伍。而遇到像防疫这样的重大任务,也会有不少人加入进来。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组成了志同道合的团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我反复问他们一个问题,志愿者的工作这么辛苦并有一些风险,还没有报酬,为什么大家热情那么高。他们说,帮助别人,心里很愉快。把辛苦当幸福、把帮人当快乐,是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

兰姐(蓝思兰)1973出生,2015年3月5日注册成为志愿者,义工号0200109061,截至2021年6月15日,总服务时长7050.7小时,平均每天3小时。她的出勤是满分100分,被评为深圳市百位优秀志愿者。兰姐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客家人,讲一口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作为队长,她要比同伴付出更多。每天早上她最先到,准备各种资料和物资、整理好场地,待所有成员到齐后,开始布置一天的工作,确定每个人的岗位和要求。晚上她最后一个离开,回到家里还要写日志,清洗志愿者工作服红马甲,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向成员们发信息。

她脚步快速,行动迅捷;她用嘹亮的声音提醒市民各种注意事项。6月14日下午临近收工时,排队的人仍然很多、天气仍然很热,“行百里路半九十”,这是一天工作的最后阶段,却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段。兰姐不断提醒大家按安全间距排好队,一位市民突然说,“你说话太大声,服务态度太不好”,并一连说了几次。兰姐努力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并安抚这位市民,低声说道:我态度不好吗,我一直在努力为大家服务。经过解释,市民们也渐渐理解了志愿者的工作。不过这些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兰姐的心情和工作,很快烟消云散。

兰姐(右二)与社区干部和部分志愿者

在基层防疫中,志愿者是一支重要力量,像兰姐团队这样的志愿者在罗湖区就有23万人。但参加防疫的还有很多台前幕后的人物: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工作干部、社区党委和工作站居委会管理人员、下沉干部、医务人员、党建组织员、网格员,警察、保安、社工,以及响应政府号召及时做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市民、为防疫捐款捐物的社会热心人士。还有一些企业为防疫无偿提供场地和设施,并建立专项服务队。他们共同筑成了基层防疫的铜墙铁壁,这是深圳这座两千多万的城市能够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的重要基础。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 周正阳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