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普查公报看深圳“各区之最”

  • 来源: 羊城晚报    2021/05/20 09:31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公报可以梳理出深圳的“各区之最”。人口构成的背后,该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教育及医疗资源等一目了然。

人口密度最高——福田区

根据公报,深圳11个区中,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区有3个,分别为宝安、龙岗、龙华。这三个区是深圳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区”,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人口增量,都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这三个区也是深圳辖区面积较大的三个区。倘若换算每个区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可以发现,“人口大区”并不一定是深圳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经过计算,深圳人口密度最大的三个区依次分别为福田区、罗湖区和龙华区,分别为19746、14597和14401(人/平方公里)。

身为深圳市中心城区,以及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区,福田区是深圳的“城市会客厅”,人口密度达到全市最高。一方面,福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吸引了众多人口流入。另一方面,高人口密度也会给城区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带来沉重压力。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福田区在民生和公共事业投入达96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04%。目前,福田辖区地铁站点、运营里程、轨网密度等均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福田区累计有9条地铁线路通行,设地铁车站53座,公交出行便利程度较高。教育方面,未来,福田区通过优先落实教育用地、新建改建扩建提质提速、推进“双十工程”等举措,2020-2025年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约6.1万个,幼儿园学位0.9万个;医疗方面,福田提出了“打造全球一流的医疗高地和韧性健康城区”的目标,深化医疗健康集团建设。

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南山区

梳理公报数据可发现,在人口受教育程度方面的两项指标,南山区均名列全市第一。其中,每10万人口中,南山有46175名大学生(大专及以上)、依旧为福田区40507人、罗湖区32153人;全区人口平均收教育年限,南山为13.26年、依次为福田12.88年、罗湖12.3年,均高于全市水平。

身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聚集地的南山区,多次蝉联全省GDP总量第一大区。这背后,身为“中国硅谷”的南山区不仅有腾讯、中兴、大疆、大族激光、迈瑞、金蝶、TCL等多家名企,也集聚了南科大、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等7所高校,以及9个诺奖实验室、11家国家级孵化器、6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358个创新载体。数据显示,南山区拥有全职院士37名、“领航人才”2641人、博士1万余人、“海归”6万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和技能人才110余万人。

经济发达、创新氛围浓厚、就业环境优越……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使得南山成为人才聚集地,也直接影响着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目前,南山区还在制订扶持科技创新的新措施,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平台建设方面,南山新增了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为人才在南山区创业提供重要支撑;并新增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鲲鹏生态等产业专项支持,而这些新的扶持措施将为南山区人才引进、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老人小孩占比最高——罗湖区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来看,深圳不管是整体上,还是单个区,均没有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除了刚成立不久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罗湖区是全市“两头占比”最高的区。罗湖区0岁—14岁人群占全区总人口16.96%、60岁及以上占比8.57%,这两个比例均为全市第一。

为何罗湖区小孩、老人多?罗湖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发展早、积淀深厚,也成为很多人“深圳梦”开始的地方。罗湖也是传统教育强区,除了市属名校,罗湖区的中学多达32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罗湖区一般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3,占比全市最高。罗湖也有不少市属、区属的优质医疗资源,“罗湖医改”更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此外,对比南山、福田、龙华等区,罗湖区房价也有一定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还是全市性别比(男/女*100)最低的区域,为103.89。最高的区域为光明区,为141.25,男女比例较为悬殊。影响男女比例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罗湖区老牌金融、商贸大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完善。辖区的水贝片区是全国的珠宝中心。这些行业都为女性提供较多就业岗位。而光明区身为后起之秀,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将打造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处于基础设施兴建时期,施工人员以男性为主。

来源:羊城晚报 全媒体记者 林园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