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5月19日下午,罗湖区笋岗街道首届“笋岗好项目”民生微实事特色项目比赛在宝能·第一空间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比赛采用路演的形式,笋岗街道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俊欣,罗湖区民政局副局长蓝茜,街道党工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张巧玲,街道办副主任、公共服务办主任刘琛,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科长吴恩晖,深圳市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南山区领航人才王璐,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及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等16人组成专家评审团,16名居民议事员组成大众评审团,对参赛的23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分,优中择优,挑选出11个项目进入“笋岗好项目”清单。
此次“笋岗好项目”民生微实事特色项目比赛聚焦“民生七有”目标,广泛挖掘可持续性强、投入产出比高、内容丰富新颖的民生项目,是全区首次采用项目比赛的方式进行民生微实事项目遴选、评议,是打造“一社区一特色项目”笋岗民生服务品牌的创新性实践,是破解民生项目同质化严重困境的有效探索,旨在提升民生微实事工作效益,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
赛后,张俊欣做总结点评,对22个项目方精彩的演绎及各位评审大力的支持表示感谢,街道的工作就是一件件为群众办实事的集合,“笋岗好项目”存在的意义就是谁做的好就用谁的,居民认可的项目就应该多做多用,民生微实事工作需更聚焦于儿童友好、青年发展、长者服务理念,为不同群体链接更为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下一步街道民生微实事工作将围绕罗湖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和“品质笋岗精彩精致”街区定位,打造更时尚、更有品质、更具实用性的项目。
蓝茜充分肯定了“笋岗好项目”比赛链接优质社会力量的枢纽作用,为点名表扬了党建引领送关爱“一米空间润童年”、儿童议事会、共建花园、时间银行等优质项目;对植乐园二期-北站社区绿色家园共建项目寄予厚望,建议从五社联动的角度,赋予植乐园更丰富、更充实的内涵。同时希望笋岗街道下一步能从国际化街区打造、文明城市创建角度入手,通过民生微实事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打造群众认可的“民心”项目。
张巧玲表示今天参赛的项目方均是诚意满满,前期契合目标社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呈现出的项目内涵更丰富、更贴合需求、预算更清晰合理,融合了社区营造发展理念。同时提出两点建议,希望罗湖区的社会组织尽快跑出“加速度”,希望更多的社会组织能攻坚克难,面向特殊群体设计出“雪中送炭”的精品项目。
王璐大力点赞了笋岗街道民生微实事工作,认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笋岗民生微实事工作做到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真正融入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儿童参与、老年友好、志愿者培训等主题。下一步希望社区与社会组织能从本土化、系统化、品质化的方向微调项目方案,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据悉,近年来笋岗街道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567个,投入资金5400万元;其中服务类项目473个,投入资金2300万元;累计3个项目获得了市级“十佳项目”称号,3个项目获得“百强项目”称号,4个项目获得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称号,1个项目获民微好项目称号,而办事处获得了市级“致敬组织单位”荣誉。但精品项目较少一直阻碍着街道民生微实事工作纵深发展,为破除瓶颈掣肘,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推动“一社区一特色项目”落地,打造专属笋岗的品质品牌,笋岗街道通过“笋岗好项目”“穿针引线”,引入好项目落地笋岗。
2021年年初笋岗街道各社区以需求为导向,制定了民生发展规划主线,拟契合主线打造“一社区一特色项目”。年初街道各社区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广覆盖的问需方式,通过“笋岗民生微实事”小程序、罗湖家园网、摊位征集、上门走访等形式,共梳理形成40个项目需求。4月中旬,笋岗街道摆需求、列清单,面向全市征集了202个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其中针对特色项目需求,征集到了46个特色项目。四月下旬,街道公共服务办组织需求职能科室、民生微实事监管方、各社区民生微实事工作人员等,组成项目初审小组,对项目进行评分,最终选出了23个高分特色项目进入到“笋岗好项目”民生微实事特色项目比赛。
下一步,笋岗街道将围绕“万象罗湖湾区枢纽”、“品质笋岗精彩精致”城区新定位,坚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通过严谨的审议程序用心打磨民生微实事项目,使民生服务更有效率、更富温情,努力做到“帮民难、解民忧、纾民困”,助力笋岗打造“民生幸福标杆”街区。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杜澎 通讯员 林子怡 编辑 刘嘉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