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报告,我们对做好全市和罗湖今年各项工作更有方向、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深圳市人大代表、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罗湖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与罗湖人大代表们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建设深港社会协同发展试验区
“打造深港社会协同试验区,让在深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享受市民待遇,提升香港青年对祖国的向心力。”罗育德建议。
当前,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紧扣‘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深圳所能’,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打造深港口岸经济带”等。
深港合作成热议话题,罗育德表示,将高质量推进“双区”建设,全力建设深港社会协同发展试验区。
记者了解到,此前,罗湖已率先出台《支持港澳专业人才创业就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实施方案》,为来罗湖工作的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服务保障,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搭建平台等。
深化深港合作,需推动两地规则衔接,罗育德认为,应争取境外专业人才备案制执业试点,深化深港两地教育、医疗、专业服务领域的合作。
罗育德建议,聚焦“要素聚集流通、香港青年发展、民生规则衔接”三大关键,加快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建设,探索构建可持续的社会协同工作格局,以罗湖所长体现深圳担当。
打造全域消费空间格局
“抢占构建新发展格局先机”“建设全球重要商贸中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体系升级”……
罗育德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几组关键词感触非常深刻。他认为,罗湖作为传统商贸强区和商业旺区,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为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东门步行街升级改造。东门步行街是深圳形成时间最早、最成熟和最具规模的商业旺区。去年7月,商务部将东门步行街列入全国第二批高品位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这是深圳唯一一个列为试点的改造项目。
罗育德表示,接下来将打造全域消费空间格局,努力将罗湖建设成为高端品牌的重要驻地、黄金珠宝的全球高地、跨境贸易的前沿阵地、夜间经济的打卡热地。
优先推动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落地
“2020年九大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68%。”
“未来五年新增就业60万人,新增学位90万个。”
“2021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串串民生数字,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民生温度,聚焦‘民生七有’目标,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罗育德表示。
“报告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时代深圳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分析机遇和挑战,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详细部署了今年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在罗育德看来,既有管长远的“规划图”,又有立足当下的“施工图”。
罗育德表示,在这份行动指南下,罗湖将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先推动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落地,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打造一个链条、形成一个生态”,以高端产业集聚实现转型升级。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刘珊 编辑 李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