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奋斗岁月 传承拓荒牛精神 广深两地党员聆听基建工程老兵杨洪祥讲拓荒史

  • 来源:深圳晚报    2021/04/29 09:3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4月28日,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传承老一辈深圳建设者拓荒牛精神,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清水河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原基建工程兵专职报道员杨洪祥为广深两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员讲述他的深圳拓荒记忆。

中青班一班第二组临时党支部书记、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肖逢春,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智出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兵种,他们肩负起国家基本建设工程与国防工程的施工任务。1979年—1983年间,约有两万名基建工程兵服从国家的命令,陆陆续续来到刚成立不久的深圳经济特区进行建设。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以顽强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成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拓荒牛"。

杨洪祥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时任基建工程兵专职报道员,他用相机和笔记录着基建工程兵建设特区的故事。从一栋栋高层、超高层建筑破土而出,一条条土路改头换面;从深圳第一栋高楼——深圳电子大厦开始建设,到主干道深南大道从土路变成柏油路,再到科学馆、大剧院、机场等公共基础设施陆续落成。杨洪祥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时代的见证者。

杨洪祥,性格开朗、健谈风趣,一边向党员们展示自己亲手拍下的珍贵老照片,一边讲述基建工程兵建设深圳的往事:"都说深圳离香港近,那肯定相当繁华嘛,结果一到这里,傻眼了,眼前的城市与听说的‘繁华大都市’压根沾不上边,从火车站到竹子林,一路都是尘土飞扬的土路,全是荒草和破屋子,我们住的地方也是由一排排竹子搭成的。"

"我们那个县城阿,当时看起来都比深圳要好,当时我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有机会回去当老师的,但是我想着组织让我来前线做报道,拍照记录,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又是当时惟一的专职报道员,我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所以就留下了,一留就是一辈子啰。"

"那时候我一个月领6元补贴,在竹子林住工棚,工棚全是竹子搭成的,白天大家铆足了劲干活,晚上就睡在这些棚子里,1983年的一场台风甚至吹翻了工棚。"

"我们连干净水都没有,只能喝山泉水,里面夹着很多沙子和红色的虫子,真是苦哇,但是没人说不干了。"

"深圳第一条路、第一栋高楼、第一个直升机场、第一个小区……深圳的无数个‘第一’,还有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都是我们这些基建工程兵用双手一点一点建起来的。"

杨洪祥回忆起当年拓荒经历,感慨不已,"如果当时知道如今的深圳会有那么巨大的转变,我说什么也要多拍几张留做纪念。"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他将这些照片的高清版使用权无偿捐献给了深圳图书馆,"这些胶片的版权不应该是我个人的,应该是两万基建工程兵和这座城市所共有的"。

在场党员认真聆听,深切感受到基建工程老兵拓荒建设的不易。"老一辈奋斗者为深圳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不屈不挠、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广深两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第二组临时党支部书记、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肖逢春感叹。

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刚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要继续发扬老兵们任劳任怨,开拓向前的精神,坚持做拓荒牛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承者和忠诚实践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强力推进清水河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圆满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张李娜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