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邨社区有一支港人志愿服务队

  •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12/24 09:00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係哩度,深港一家亲,我哋就係一家人。”这是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港逸豪庭小区业委会主任、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队长王纪明常说的一句话。他说的“哩度”,正是与香港一河之隔的在深圳渔邨社区的家。

今年9月,在南湖街道党工委和渔邨社区党委牵头下,“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试点成立,这也是全市第一支港人志愿者队伍,其成员主要是港逸豪庭小区的港籍业主。“港逸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充分秉承“发挥港人优势,服务好港人”理念,带动了更多港籍业主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建设,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成立志愿队助力港人更好地融入社区

港逸豪庭毗邻渔民村,由于地理位置靠近罗湖口岸,从2000年开盘时起就吸引不少港人前来购房。目前该小区共有居民848户,其中港籍家庭有近400户,几乎占了居民总人数“半壁江山”。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我每天早上从家里步行10多分钟就可以到罗湖口岸坐港铁,来回香港上下班非常方便。好多香港同事都羡慕我。”王纪明在香港大埔土生土长,于2011年搬到港逸豪庭居住。和许多港籍邻居一样,他非常喜欢小区周边便捷的交通和闹中取静的居住环境,大家对小区的公共事务也十分热心。2017年港逸豪庭业委会成立时,5名成员中有4名是香港籍业主,王纪明还当选了业委会主任。

提到成立“港逸志愿服务队”,王纪明和万科物业港逸豪庭服务中心主任陈述祥讲起一件事:今年6月底,社区工作人员在定期例行探访中,发现港逸豪庭有1户港籍老人家中一直无人应答。在征得老人在港家属的同意后,社区、物业工作人员果断破门进入,发现老人晕倒在地,随即将老人送往医院,待老人情况稳定后又用救护车护送老人返港回家。

当时王纪明和几位港籍业主也都闻讯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这件事情给了他们很深的触动。在一次与渔邨社区的座谈会上,大家讨论说,港籍业主在深生活有一些需求,何不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来更好地服务港人,让他们在深圳有更好的居住体验,更好地融入社区?“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就这样应运而生。

搭建起深港居民交流互动桥梁

港籍居民左明娟也是“港逸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已在渔邨社区住了20年。她告诉记者,20年来,她亲身感受到了内地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深圳,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我参加港人志愿服务队,就是为了有机会帮助港人全面深入了解祖国、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做深港交流的桥梁。”她说。

如同左明娟所说,“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成立后,与社区、物业紧密联动,带动了越来越多港籍居民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社区小区事务,促进小区内两地居民关系从“松散”到“紧密”,从“隔阂”到“认同”,架起了一座深港居民交流互动的桥梁,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充分认可。目前这支队伍已壮大到12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主要由港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还把香港小区的一些优秀物业管理经验带进了深圳小区,并分享给周边小区的物业单位,助力小区的居民服务与社区的治理。例如在港逸豪庭垃圾房的选址上,王纪明等港籍业主就十分注重和物业沟通,并在业主群里充分征求意见,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确保阳光运作,最终为垃圾房妥善选址,获得了业主们的支持。

首设“港人服务中心”和“港人服务专窗”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附近很多港籍业主的孩子都没有办法回香港上学。为此,渔邨社区定期开了公益免费的‘英语班’和‘兴趣班’,给跨境学童们提供了专门的学习场地。”采访中,王纪明等港籍业主对社区提供的贴心服务连连点赞。

罗湖毗邻香港,城区有近4.3万名像王纪明和左明娟这样的常住港籍居民。在与香港隔河相望的渔邨社区,港籍居民更是占到了辖区常住人口的8.43%。近年来,罗湖区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在港籍居民较为集中的渔邨等社区,率先探索港人服务新模式。

据了解,去年以来,南湖街道围绕港人需求深入调研,先后召开了6次问需会和5场方案讨论会,并率先在渔邨、罗湖两个港人集中的社区建立“港人服务中心”,探索出了“社区党委主导、宗亲和同乡社团组织协作、深港两地协同互动、香港同胞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此外,罗湖还在渔邨、罗湖两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首设“港人服务专窗”,设立咨询、求助热线,搭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文化交流、就业创业、爱心救助、社区治理”6个平台;编制《港籍居民服务明白卡》,为港籍居民办理6大类30项业务;编制繁体版《深港双城生活服务手册》,汇集5大类22项惠港政策,方便港人在深生活工作,促进港籍居民在社区生活从“不便”到“舒适”。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冯庆 通讯员 王惠 张晴晴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