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上班期间突发心脏骤停,身边的他及时出手了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2020/11/23 11:58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掌握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有多重要?把握“黄金4分钟”,关键时刻能救命!

近日,在长安大厦一家公司工作的刘先生,在上班时突发心脏骤停,生命危在旦夕,幸好,一位刚从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毕业”的,长安集团工作人员,及时出手相助。

男子上班突发心脏骤停

第一目击者上演“教科书”式抢救

11月5日下午16:点33分左右,50岁的刘先生在公司上班期间突发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并伴有抽搐。刘先生的同事发现异常后,急忙通知了公司所在的深圳长安集团(长安大酒店)请求帮助。深圳长安集团(长安大酒店)安保部经理王威接到通知马上赶到了刘先生的公司。

“现场有不少人在围观。事发突然,很多人都吓懵了。刘先生当时脸色发青,整个人僵直在座位上,喊他名字也没有回应。”王威确认刘先生的心跳和颈动脉搏动情况,发现他已经完全失去意识,并且无呼吸、无心跳。

王威意识到,刘先生可能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他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回忆起此前所学的心肺复苏培训知识要点并临时充当起救援的“总指挥”,喊道:“打120了吗?赶紧打120!”王威动员现场人员将刘先生平放在地面上,一边提醒:“小心不要碰撞到患者头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体位摆放好后,王威立即解开刘先生胸前的纽扣,将口罩撕下一层,平铺在刘先生的嘴巴上,开始进行30:2的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我记得急救培训的老师说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手帕等物品覆盖在患者的嘴巴上,防止疾病传染。”

根据培训所学知识,王威还让在场人员大声呼喊刘先生的名字,判断他是否有反应;除此之后,王威还让人提前控制好大厦电梯,为医护人员尽快赶到现场救治争取时间。


王威回忆:“做了7组心肺复苏后,刘先生似乎曾有轻微的反应。我后来也没敢松懈,一直坚持做到医护人员来到现场。”

病情危急

入院抢救后转危为安

16:43分左右,罗湖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120指挥部出车通知后,以最快速度到达了现场,立即开始接手现场救治。当时,王威已经为刘先生做了7分钟心肺复苏。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刘先生生命体征,发现他仍无呼吸、无心跳,立即继续心肺复苏并即时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开放气道、球囊辅助通气并注射肾上腺素。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在除颤2次后,刘先生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被送往罗湖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救治。

与此同时,罗湖医院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接到院前通知后,立即预先开启了绿色通道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刘先生到达抢救室后,急诊科、心内科、ICU即刻对他的病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抢救期间,刘先生再次发生室颤,急诊医护立即除颤并实施高级生命支持等综合治疗。

医护人员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发现,刘先生急性广泛前壁ST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内科住院总何泽蔚医生即刻向心内科主任裴晓阳汇报病情。裴晓阳判断,刘先生正处于溶栓治疗时间窗内,需尽快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虽复苏成功,但病情仍危重,持续昏迷的刘先生随即被收治进ICU继续救治。

在此期间,王威一直着陪同刘先生,为他办理抢救手续等事宜并通知刘先生的家属。

经静脉溶栓、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刘先生逐渐苏醒。11月8日,刘先生病情终于稳定,意识转清。精神状态、各项指标良好,能够和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经会诊后拔除了气管插管,由ICU转到心内科监护病房,准备下一步治疗。

刘先生被堵塞的血管虽然已经通过静脉溶栓成功‘打通’,但还需进一步检查血管狭窄程度。11月17日,在裴晓阳带领下,心内科医护团队为刘先生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发现刘先生的心脏前降支高度狭窄。在前降支植入心脏血管支架后,刘先生恢复良好,近期就可以出院了。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血管堵塞会导致供血区域的心肌坏死,影响人体供血、供氧。裴晓阳主任介绍,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半小时内,会发生少量心机坏死;1~2小时内会发生大面积心肌坏死。对心肌梗死病人,要尽早通过溶栓、冠状动脉介入等手段开通血管,挽救没有完全坏死的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今天是11月20日中国心梗救治日。裴晓阳提醒市民:如果持续出现胸痛、胸闷或心慌症状,应尽早拨打120,等待救援。心肌梗死病人应在120分钟内开通血管,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出院后,刘先生只需按照医嘱定期服用保护支架的药物并且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望回归到正常生活。

刘先生回忆事发当天的情况:“晕倒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都是同事告诉我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很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挺身而出,救人是本能

得知刘先生转危为安的消息,王威由衷地感到高兴。他说,那天”碰巧”能将心肺复苏知识“学以致用”,其实要感谢自己所在工作单位长安集团。“公司经常都会组织我们去参加各种应急救护培训。今年9月3日,公司刚组织我们去参加了由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展的急救培训,还在当天拿到了‘初级急救员证’。我就是在那时候学习的心肺复苏技能。”

事后,曾有人问他:“救人时你不害怕吗?”王威表示,尽管他和刘先生此前素不相识,但当看到刘先生发生意外,第一反应就是要赶紧救人,尽己所能挽救他的生命。

“后来医生跟我说,幸亏当时在现场有人及时对刘先生进行心肺复苏。假如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即使抢救过来,预后情况也不会很好。”王威很庆幸,自己有在第一时间出手相助。

施救者王威

 “人生谁能保证没有意外?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万一身边的人发生意外,可以及时施以援手。”王威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重要性,让有更多“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施以援手。

“如果再碰到这样的事情,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因为,救人是我的本能,况且我是一名有着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握“黄金4分钟”

为生命带来更多希望

医生介绍,大脑一旦缺血、缺氧时间过长,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每推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概率就减少10%,心脏停跳10分钟后,抢救几率几乎为0。

刘先生能够恢复良好,从院前开始的每一个救治环节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急诊科主任王兰香说:”这说明‘第一目击者’在院前阶段所做的心肺复苏是有效的,他为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王兰香表示,像刘先生这样通过院前急救培训后成功救治的案例,已经是她今年遇见的第二例,这类案例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开展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以往,大家都普遍认为,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就很难再抢救过来。”王兰香介绍:”从今年1月份开始,抢救室一共接诊了25例患者心脏骤停案例,至今已成功抢救了11例,救治成功率高达44%。”

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正是罗湖医院重症抢救能力高水平的体现。

罗湖医院24小时开启绿色通道

争分夺秒为急重症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罗湖医院急诊科在2017年正式通过美国心脏协会培训中心授牌及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基地授牌,至今已培训专业人员500余人、公众培训万余人。规范化的培训与救治,令急诊科的救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今年9月23日,罗湖医院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审核。院内绿色通道24小时开放,胸痛患者优先救治,救治流程通畅。

胸痛中心引进了迅速、流畅的信息化系统,保持心电图结果实时传输共享,院前、院内有效沟通,快速准确决策,一键启动导管室,并实行先诊疗后收费。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达到多学科(急诊科、心内科、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ICU等)的无间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规范化治疗的平台。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记者 刘晨 通讯员 许阳 刘玉文 编辑 郭含笑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