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翠茵学校 构建“萃学课堂”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0/30 08:48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月光光,照四方,阿姨仔,嫁龙岗,龙岗远,嫁盐田……”在深圳市翠茵学校二年级语文老师陈心琳的教研分享课《田家四季歌》上,一首深圳本土的童谣《月光光》响了起来,孩子们在愉悦的歌谣中获得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感受到勤劳美德的熏陶。

为贯彻落实《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翠茵学校深入开展“课堂革命”,向40分钟要质量,提出构建具有翠茵底色的教学基本式——“萃学课堂”。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萃学,即萃智共学,这一理念的提出就是希望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把学生和学习作为课程和教学的出发点,提升学生的潜能,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翠茵学校校长李崇表示。

五个环节建构“萃学课堂”基本式

“萃学课堂”立足“萃集智慧,因学而教”的教学思想,将“集萃——合作学习”和“精萃——深度学习”作为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主要路径,构建深度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通过设计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鼓励自尊、接纳他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人际效能。

从实施模型来看,“萃学课堂”分导、境、练、合、拓五个环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导即前置导学,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进行前端分析,了解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并设计导学案,为学生设定课前学习的目标、问题、任务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和自主评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激活先期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初步理解部分新知识;通过自主训练增加理解的范围与建构的程度;通过自主评价,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境”指的是情境体验,这个环节强调知识的建构。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观察、思考、交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在已有的图式中联结延展,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练”即测试训练,指向的是深度加工。在自我学习和知识建构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重难点设置阶梯式的课内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加工,实现自我知识体系与外部知识之间相互平衡,不断地丰富、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

“合”指向的是项目驱动,这个环节强调合作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所面临的真实的问题场景,尽可能地设计出符合生活情境的项目任务,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通过协作互助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新知识解决现实当中的复杂问题,教师在学习小组遇到困难和矛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调节。各个小组在班级中用演讲、表演或张贴图文等方式分享生成的解决方案,在面对面交互中进行思维碰撞。

“拓”即问题拓展,重在反思迁移。教师在本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设置变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与观点进行质疑与反思,将融入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场景和问题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翠茵学校英语老师陈继红看来,教师因学而教,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作为教与表达的起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成为具有主体性和个性创造力的人,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博采众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各学科巧妙融合助推课堂改革

课堂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翠茵学校自2014年起就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教研学研活动”,把日常学科教学工作、主题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梯级教师队伍建设融为一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有效的学科校本教研机制。

在教师发展上,翠茵学校以常态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专家引领、现场指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及区域优秀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逐步形成浓厚的常态教学科研氛围,有效解决常态教研中的疑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在学生发展上,该校以学科竞赛、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搭建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要形变更要质变。翠茵学校的“萃学”教育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探究各类型的资源作为素材或资料,用多样课程与多元的环境开拓学生的视野,发现并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与特长。“萃学课堂”教学则倡导各学科优化重组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实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

在搭建课程体系结构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课程内容多寡、新旧、难易问题,而要更多地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结合培养目标与课程领域、学科,翠茵学校在纵向维度上构建萃学课程体系四大课程领域:体育与健康、人文与道德、艺术与审美、数学与科学。而在横向维度上,按照课程功能维度将学校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综合性课程。

每一棵幼苗在生命之初就有内在的生长力,翠茵学校萃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外在改造,而是内在触动、激发生长力。通过“萃学课堂”交互式共同学习,探索、体验、对话、实践,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概念、意义及获得技能,获得内在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充分成长,拥有良好品格、健康身心、高雅审美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以“基本式+变式”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翠茵学校以“基本式+变式”课堂教学推进策略系统推进课堂改革,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在翠茵学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贯穿学期始终。一方面,教师们紧紧围绕部编版教材开展集体备课、磨课、研课,力求在探索中前进,启发大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点、亮点,从而更好地教学,将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语文学科是翠茵学校深化“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办学理念的主力军,在课堂变革中推进“阅读教学”,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及“图书馆阅读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原生认知,以学定教;鼓励孩子们质疑思考,带着疑问进课堂。

翠茵学校英语教学力求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英语科组积极将学校办学理念融入课堂,创造性开展英语绘本教学。例如,在黄巧燕老师的英语课堂上,黄老师会将“My Garden”这节课设计为绘本课,以图片推进教学,让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内容。而后又以丰沛的表情,悠扬的歌声和丰富的道具点燃学生的热情。在课堂的输出环节中,黄老师通过手绘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流畅串联,既帮助了学生记忆课文,又为输出做足了铺垫。

每年的3月,是翠茵学校数学教研学研月活动,在研讨过程中,数学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理清了“萃学”课堂如何体现本学科的特色:数学课堂教学保障课堂40分钟的有效进行,让数学课堂干净利落,逻辑明确,条理清晰,在40分钟的课堂解决学习重难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紧扣课改新理念,在课堂上转变教师角色,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在交流中质疑,在质疑后反思,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室内体育课也可以很精彩。翠茵学校体育科组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自我表现欲强、喜好情景游戏、团结协作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的基本特点,大胆创新,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室内体育课,让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叶淑萍 钟少丽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