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医疗到保健康 深圳医改捧回医疗“奥斯卡”

  •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0/14 12:54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夜里11点,孩子发高烧。家住深圳市罗湖区文华社区的杨女士第一时间在微信上找家庭医生吴天龙,他很快就回复了治疗建议。“就算是三更半夜,吴医生都可以秒回信息,这让我们很安心。”

对于很多深圳居民来说,家庭医生不再是陌生人,而是伙伴、朋友、健康“守门人”。在社区里,吴天龙共有2000名居民朋友,达到签约人数上限。

改变发生在2015年。当时,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在全国率先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探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罗湖模式”,被国家选为医改典型。

以“罗湖模式”为起点,医改在深圳生根开花,陆续建成11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12家专科类疾病防治中心、20家基层医疗集团,构筑起“顶天立地”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的医疗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统一法人的医院集团成关键

在担任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局长之前,郑理光做过数十年的医生、医院院长。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现在经济发展了,医疗条件好了,为什么病人却越看越多?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世纪难题,改革是一条出路。在他看来,医疗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看病方便,健康得到保障,也要让医护人员待遇提升。

担任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时,郑理光曾经有过一次尝试:与辖区的8家医院(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组建了松散的医联体。“病人转诊到你那,我的收入就没了,谁也不愿意。”由于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探索以失败告终。

有了这次的经历,郑理光坚定了一个理念:建立统一法人的紧密型医联体是医改的关键。

2015年2月,罗湖区公布新一年区级改革计划,将“罗湖医改”放在首位。2015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建立统一法人的医院集团、医疗服务健康导向医保总额打包付费等一揽子计划。2015年8月20日,罗湖医院集团正式挂牌。

起草罗湖医改方案时,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起草小组一字一句斟酌方案行文。罗湖区还召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论证会,邀请国家省市卫生计生委相关领导和全国医改十大先进地区的“操盘手”,评估罗湖医改方案。

后来,2016年的“三方五家”医改联合研究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大会证明,罗湖医改“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核心逻辑,与国家的顶层设计不谋而合。

顶层设计指明方向和目标,落实还要靠基层实践。面对阻力,罗湖区卫生健康局主动下放权力,把行业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医院集团,医院集团院长可以直接向区委区政府打报告;罗湖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两位资深院长主动退居二线,医疗机构顺利完成整合。

强社康、招聘全科医生、给辖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提升集团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纲举目张,罗湖医改渐次铺开,一笔一画,描摹出医改肌理。

“那时我的想法是,我认为医改方向是对的,我一定要去做。哪怕失败了,最多大家取笑我几句,但这不是错的事。”郑理光说。

20家基层医疗集团全市开花

走进罗湖的社康中心,宽敞明亮,平均业务用房达到1000平方米。基本医疗设施一应俱全,常备药品600多种,基本满足社区需求。流动诊断车可以开到社区,在家门口就能做检查。

“社康科室齐全,还可以验血,你去大医院一去就是大半天,耗时间耗精力。”居民李大爷说,到社康看病是他的首选。

统计显示,罗湖区社康中心基本诊疗量由2015年的185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348万人次,增长88.11%;社康中心诊疗量占集团总诊疗量比例逐年提高,由24%提高至49%。

原本“各自为政”,甚至“互抢病人”的大医院和基层社康中心,成了扭成一股绳的“管理共同体”,医院和基层互相支持,病人的奔波少了,看病越来越方便了。

医改5年来,罗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这些数据证明,罗湖医改这条路走通了。”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表示。

2017年起,深圳开始全面推广罗湖模式,明确提出全市各区(新区)至少建立一家基层医疗集团。目前,深圳已建立20家基层医疗集团。

辖区面积广大的宝安区多点开花,组建了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宝安中医院(集团)等多家医院集团。今年7月,宝安中医院(集团)下设燕罗社区医院开业,成为深圳首家中医医养融合医院、首家社区医院。

南山区则首创“1+C+N”医疗集团整合模式。借助集团“传帮带”的模式,南山计划未来3年内在各社康中心打造100个首席专家工作室,培养100名首席全科医生、100名首席全科护士,打造出30个区域学科联盟。

不久前,深圳“基层医疗集团”模式登上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又捧回医疗卫生界的“奥斯卡”——第三届“奇璞奖”特殊贡献奖。该模式被国家列为“医改典型”,向全国推广。

强基层的成效,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月8日,在社康接诊患者时,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全科医生李天昊敏锐注意到患者有武汉接触史,马上上报。由此拉响了广东战“疫”的第一声警报。

“这次疫情防控中,深圳的家庭医生发现了武汉首例人传人的病例,在基层医疗集团确诊。因此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深圳有了居民不慌、医院不乱的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说。

245个高水平学科团队聚集

开业不满两年,位于南山区朗山路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总是一片繁忙景象。陈小姐一早就带着年近七旬的父亲,等候在来自北京的心内科专家赵汉军医生诊室门口。“父亲患有冠心病多年,深圳有从北京来的大咖医生,我们这次选择在家门口做手术,不再跑广州。”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深圳缺乏高水平的医疗资源,居民看病总得跑去北上广。基层医疗集团,能够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还要靠区域医疗中心,以及“三名工程”带来的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2012年,一个深港医疗合作的崭新样板——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门迎客,成为全国瞩目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先锋;深圳大学总医院开业2年,门急诊量突破60万人次,出院量超2万人次,手术量超过1万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达59%;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开业,45位北京专家扎根深圳,吸引不少外地患者“打飞的”来深圳看病……

深圳累计引进了245个高水平学科团队合作共建重点学科。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市域住院率达到98.1%,肿瘤、心血管等方面的诊治水平快速提升,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来自市外占比达40%。

深圳提出,2019年至2025年,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形成“顶天立地”医疗卫生的新格局。

从跑北上广看病,到家门口就医,深圳医疗健康服务供给逐步完善。近年来,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卫生投入1247亿元,新建成医院8家,完成34家医院改扩建任务。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4342家,其中医院159家;全市千人病床数、执业医师数分别达3.7张和2.7名。深圳三级及三甲医院分别从2015年的25家、10家增加到46家和18家,床位数由3.8万张增加至5.1万张,增长34.2%。

2019年,深圳市民健康素养从2015年的10.49%提高到31.74%;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45岁,比2015年提高了0.8岁;孕产妇死亡率4.07/10万、婴儿死亡率1.28‰,达到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夏凡 苏国锐 吕冰冰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