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有“大变化”!罗湖渔民村探索建设先行示范村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20/08/21 08:4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八月盛夏,艳阳高照,渔民村里一派火热施工景象: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公园、村史馆,处处都在改造升级。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之际,这里也将迎来崭新的面貌。

渔民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仅0.25平方公里土地上,浓缩了深圳经济特区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传奇。全国首个万元户村、全国首批社区股份公司、农村城市化改造样板……如今,渔民村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浪尖上。

今年,罗湖区委、区政府启动了渔民村先行示范建设工作,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努力将渔民村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村。根据规划,渔民村将在提升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社区依法治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科技支撑等七个方面先行示范。


今日的渔民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刘伯良

●党建引领

持续强化基层凝聚力向心力

回首渔民村40年来的发展历程,65岁的居民邓伟雄感慨:“最大的感受,就是跟党走,走对了路。”渔民村始终坚持和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社区党委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多的下沉资源实现统筹协调,更多的党员群众向党组织聚集靠拢。

“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架构建立,居民小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联动的党建模式形成。一场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让街道相关部门、辖区单位、社区党组织坐在一起,直面解决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困难或突出问题。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渔民村探索以网格为单位成立党支部,以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网格员为依托,建立网格党建联络员机制,将各类下沉资源整合到网格治理中,提升微观层面党建水平。依托深圳智慧党建系统,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由社区党委根据社区网格建设情况,明确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小区“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建立履职档案。

党组织的整合力、动员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基层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今年,在推进船步街片区棚改工作中,社区党委广泛发动党员群众,配合职能部门推动双签约率(签约户数和签约覆盖面积)达到99.7%,创造了深圳棚改的新纪录。

抗疫期间,社区党委动员各类力量,共排查1.9万余人,排查湖北籍人员1016人、外籍人员255人。社区已居家隔离367人,其中港籍94人,实现了社区疫情零传染、零确诊,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此外,在“党建+政务”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事项下沉到街道、社区办理,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431个政务事项可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办通取,打造十分钟“政务服务圈”;增加自助终端,深化自助服务,打造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驿站。


●治理格局

形成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体系

三年前,渔邨社区36名青少年宣誓成为民乐协会首批小志愿者。从那时起,为山区孩子组织爱心义卖、到偏远山区扶贫助学,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民乐志愿者协会是在渔邨社区发起成立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注册志愿者4300多人,活跃在深圳公益事业一线。”民乐志愿者协会会长翁建荣说。

渔民村先后建立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志愿服务队、美好社区联络员队伍等。通过社区自治队伍考评激励机制,在现有9支群众自治队伍中每年评选星级自治队伍,挖掘和培养社区领袖,提升群众自治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社区每年通过民生微实事等各类平台,针对居民的需求,实施一批群众关注、受益面广的惠民项目。项目由居民自己提、由居民自己评,评出来以后由政府来买单实施。“我们都会参与投票,投票结果都是社区公布出来,少数服从多数。投票之后,这些项目‘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居民表示。

社区党委每月召开“社区治理综合分析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两新”组织党组织、街道各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代表、社区社会组织、驻辖区企事业单位等成员参加。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推进解决。“人大代表、党代表、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力量被整合起来,建立起基层治理社区共建共治闭环模式。”渔邨社区党委书记李竞说。

渔邨社区与香港一河之隔,常住港籍人员1518人。社区探索创立深港毗邻党群服务室,成立港人志愿者队伍,促进香港籍业主主动融入社区治理机制。港逸豪庭业主委员会主任王纪明是香港人。定居渔民村后,他参加了业主委员会。现在港逸豪庭业主委员会5个人中,有4个是香港人。“得到大部分业主的认同,让我们很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渔民村还在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科技化水平上不断探索。未来,渔民村计划打造5G智慧示范社区,实现5G等网络深度覆盖,在主要路口布设高清摄像头,实现人、车、卡、证、房屋等信息统一管理,并利用大数据针对高危的消防风险点和消防态势进行事前预测。


●民生幸福

建设社区党群 服务中心3.0版本

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老人家在日间照料中心得到妥善照顾,感冒发烧在社康中心就能看好,各种活动室、休闲设施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走进渔民村,幸福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自助图书机不断更新换代,满足了我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老人们每天唱歌、打牌、跳舞,活动丰富极了。”40岁的居民邓国华说。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渔民村深入贯彻“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要求,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渔邨社康中心计划建成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优质社区健康服务平台;渔邨社区长者服务中心将打造成集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长者助餐、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

社区文化教育中心也将建成,提供网上预约、馆外数字资源阅览、数字图书馆服务、馆际互借、通借通还等服务。同时,组织“四点半”学校、假期志愿者、读书会;开展社区现代职业培训,建立老年学堂,推广终身教育。

不久后,渔民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0版本”即将落成。这里将融合党务、社区政务、公共服务于一体。社康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等都将迁移至此,各类民生需求可以“一站式”解决。

“如今,渔民村已经在生活上实现了‘物质小康’,接下来要实现‘精神小康’。”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颂球说。未来,渔民村将高标准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在社区提供专业丰富、分层分类的心理服务;定期与香港、澳门等地文艺团体联合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建设社区村史馆,涵养岭南文化底蕴,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通讯员 夏凡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