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标准打造 扶贫攻坚的“罗湖品牌”

  •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6/30 10:01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什么是贫困?什么是扶贫?

国家扶贫办有一个标准——到2020年,贫困户脱贫要做到人均收入达4000元左右,“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也就是说,当一户人家的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就符合“贫困”的标准。而在深圳,2020年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2200元。

数字上的差异,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扶贫就是要通过资源的再挖掘、再配置,努力弥合差距,显著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共享时代发展的红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深圳市罗湖区有三个结对帮扶的地区,分别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1000多个日夜、1亿多元的财政资金投入、多批扶贫干部无私奉献……罗湖凭着特区人敢闯和务实的精神,让三地贫困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3年来,罗湖交上的扶贫答卷足够亮眼:陆丰市26个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隆林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02%,西林县于2019年4月24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脱贫摘帽。

1

陆丰市有26个省定贫困村,西林县曾是国定贫困县,隆林县是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2016年西林县贫困发生率为20.54%,隆林县为23.57%。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县,每5个人里,就有超过1人是贫困户。

贫困,不光是一顶“帽子”、一组数字,而是一群人的生活。

罗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赵劲松记得,刚开展扶贫工作时,他带队到广西一处山区的苗寨走访。寨子建在高高的山崖上,没有水泥路,全程必须徒步上山。最后一户人家,住在一个极为陡峭的土坡上,只有手脚并用才能登上。“身材胖一些的干部,爬了几次都爬不上去。”

对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名誉校长刘文阳来说,“控辍保学”的任务仍然艰巨。“一些贫困生,小学都没念完就不念了,一方面是因为穷,一方面是觉得读书没用,不如早早结婚去打工。”

这就是贫困最真实的面貌。闭塞的交通、恶劣的环境,导致人财物进出不便,新信息、新技术进不来,经济自然发展不起来。优质医疗、教育资源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贫困代际传递。

3年过去,贫困地区的图景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我的想象中,支教就是去到一个偏远地区、一所破旧的小学、二十来个学生。来到这里之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比深圳的校园还大、还好。”到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支教的李极波说。

从硬件上,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可以和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新学校媲美。宽阔的操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

在陆丰市,许多贫困户摇摇欲坠的破瓦房,被改造成干净、牢固的新房。门口贴着大理石,铺着地毯,对联的横幅写着:“新居焕彩”。

活了半辈子没见过电梯的农民李小灰,从山沟里搬进了隆林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花园小区。他为新房装修了一番,用上了平板电视、滚筒洗衣机、燃气灶等现代化家电。

更大的变化,在贫困户的脸上。

陆丰市南塘镇溪南村的农民罗华兴,正在给他的番石榴套发泡网。烈日之下干农活,他仍然满面笑容。现在溪南村“双番基地”名声响了,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电话询问购买,罗华兴干活也更有劲了。

“挣钱快了,没有老板东扣西扣,能供两个崽读书,怎么不高兴?”隆林县克长乡猴场村养蚕户的牟定笑着说。在先进技术的帮助下,他养的蚕平均13—17天就能收成一次。

生活条件改善,脸上挂着笑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是脱贫攻坚成果最生动的写照。

2

扶贫是义务,也是责任。

钱花了,房子盖了,到底是不是真有成效?扶贫工作到底做得好不好?只要走进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就能窥见一二。

在罗湖区的扶贫工作中,处处体现着深圳人的务实。怎么样能解决问题,就怎么办。多些办法对策,少些务虚、形式主义。

产业扶贫,选对产业至关重要。陆丰市26个贫困村都在一个县域里,水土条件相似,种一样的农作物,操的心可以少一些。但是罗湖区因地制宜、精耕细作,树立“一村一品”、参股“一镇一业”。

湖东镇竹林村原来有一片撂荒地,“草长得比人还高”。扶贫工作队来后,开始规模种植板栗南瓜。开荒首年技术还不成熟,收入就有20多万元,没亏本,还带动11户贫困户务就业;

“双番基地”成为南塘镇溪南村的一块宝地。溪南村种植番薯80多亩、番石榴40多亩,28户贫困户投入发展农业生产;

走进南塘镇乌石村,乌石芝麻飘香。这两年,村里成立农业合作社,集中种植芝麻超过100亩,实现了产业规模化;

……

务实,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特色农产品卖不出去,罗湖区机关事务局派驻湖东镇竹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庄烽化身“带货主播”,登上当地电视台,为村里的板栗南瓜卖力吆喝。罗湖区财政局派驻南塘镇溪南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治当起“推销员”,把自己手机号留在了每一箱番石榴的包装箱上。

百姓养蜂酿蜜收成不好,罗湖就请来专业养蜂专家,教农户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产量增长;县医院妇产科薄弱,连剖宫产都做不了,罗湖就选派专业医师来帮扶,共建重点专科,着力提升妇产科业务水平。

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检验扶贫工作的重要标准。扎实为贫困地区谋发展、谋未来,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炼成罗湖扶贫的好口碑。

3

对于许多扶贫工作者,帮扶是一种情怀。

李极波说:“支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现在小孩大了,老人也不在身边,我觉得是时候了。”

“顺从自己的内心,带着情怀,背上使命,无问西东,‘发愿修行远离亲,直把他乡变故乡’。”这是罗湖区教育局派驻碣石镇新酉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陈丽斌的扶贫座右铭。

3年来,罗湖区共派出7批次、83人次干部到陆丰、隆林、西林帮扶。

“你们都是来镀金的,做几个面子工程,捞一把政绩就可以回去高升了!”2016年5月,罗湖区委党校派驻汕尾市陆丰金厢镇下埔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队长廖淑新刚来到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当地村民和村干部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廖淑新知道,只有实干才能回应质疑。入村第二天,他跟随扶贫工作队走访全村村民,为114户444人建档立卡。有村民投诉路灯不亮,他立刻着手解决,60盏路灯在春节之前亮起来。通过修缮旧址、收集物品、采访村民,他推送建设了红色文化旅游项目。这个项目如今吸引了超过80万人次参观,带来过百万元的旅游收入。

“温书记,村里情况怎么样?”今年除夕,陈丽斌没有给村书记发拜年问候,而是发送了一句焦急的询问。她还是放心不下,大年初三就回到了村里,穿着红马甲,奔忙在村口田间,和干部们一起部署防疫工作。

在走访中,罗湖医院集团副主任中医师、罗湖区援派西林县医疗队队长王宁发现了贫困户李文宾,年纪轻轻就患有脊膜瘤,瘫痪卧床。王宁协调工作人员,用担架把他接走救治,并多次回访探望。“感谢他们的帮助,让我能站起来,把我从绝望边缘拉了回来。”李文宾说,在家门口看到那身白大褂,他就安心了。

扶贫工作让干部收获了什么?看着贫困子弟能如愿以偿走进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刘文阳收获了幸福;西林老百姓留在本地就医的越来越多,王宁收获了认同;“帮助的是别人,成就的是自己”,陈丽斌收获了成长。

“扶贫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积攒了基层经验,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能够深入农村直面群众,第一时间掌握老百姓所需所想,实打实的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这是一件善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内心有一种做好事的成就感。”庄烽认为。

3年扶贫结束了,但这份牵挂还会延续下去。下一阶段,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扶贫的重点工作。罗湖区已经在前瞻布局,积极开展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率先在工作方案、帮扶措施、工作机制和工作队伍等方面做好准备。

做好对口帮扶、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定要体现在群众获得的实惠上和群众的口碑中。能否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关键要看扶贫协助的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

罗湖的帮扶工作一定要体现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把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落实到帮扶干部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帮扶项目中,努力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罗湖品牌”。

——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

罗湖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急帮扶地区所需、尽罗湖所能,进一步找准互补优势、强化政策支持,突出抓好产业带贫、消费扶贫,扎实做好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全面提升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今年年底帮扶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夏凡 祁觊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