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见人见物见生活:罗湖非遗传承活起来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20/06/19 14:11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妈妈你看我画的脸谱好看吗?”“哇!这么小的壶里还能刻这么漂亮的画!”……6月13日,罗湖区文化馆二楼大厅“变身”非遗项目的展示厅和体验厅,辖区逾百名亲子现场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大家可以观摩非遗传承人如何捏面人、剪纸、画麦秆画;也可以聆听如何用“平乐郭氏正骨法”这一非遗手法预防和治疗颈椎病;还可以参加云端非遗知识有奖问答,将非遗小礼品带回家……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小朋友直呼过瘾。

传承人现场“摆摊上课”。

非遗进校园活动。

黎围麒麟舞。

↑一帆到校园教学生画内画。

←一帆赠送给医护人员的内画作品。

该活动是罗湖区响应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普及非遗知识、内涵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罗湖区采用“线上+线下”模式,举办“一半山水一半城,非遗传承健康行——2020年罗湖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一方面,开展非遗互动H5线上答题活动,吸引超7万人次参与;另一方面,邀请辖区8个已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摆摊上课”,并通过“罗湖非遗”抖音号进行线上直播,让线下的网友和现场观众,一起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的乐趣。

现状

3年半内超90门传统技艺申报非遗

和非遗日活动同样火爆的,还有近年来罗湖非遗项目申报的积极性。“截至2020年6月,非遗项目申报已经做到第六批了,包括目前公示的7个项目在内,全区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将达25个。”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以下简称“罗湖区非遗办”)主任丁振远说道,从2017年初至今,3年半时间内,全区已有超90个项目咨询申报入选非遗保护名录。“可以说大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了,这是件好事”。

此前,传统技艺多数属于自发生长状态,一旦找不到传承人,可能面临“断根”困境。为此,2006年始,罗湖在全区开展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同步开展资源项目申报、资源线索整理工作。截止到2017年底,罗湖区陆续申报的五批保护项目中,已有15个被列入区级、市级保护名录,2个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1个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2014年以来,一发现非遗资源线索,罗湖区就立刻组建专家评审团队实地考究,罗湖“抢时间”开展非遗普查的模式,已成为辖区非遗保护工作的常态机制。“我们根据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开展项目考察工作,需逐一核实项目是否具有百年历史、申报地和传承地是否在罗湖、项目是否得到上一代传承人同意等信息,筛选出真正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丁振远坦言,虽然普查和申报工作繁琐,但正是有一批又一批罗湖人的努力,才实现平均两年完成一批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的速度,让更多非遗文化在这座城区扎根、传承。

探索罗湖“飞地保护”非遗模式

说起辖区非遗项目,丁振远如数家珍:“我们罗湖有河源客家特色的黎围麒麟舞,有佛山地域风情的咏春拳,还有蕴含着陕西民间故事的田氏剪纸艺术……其中,传统医药《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传统手工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在第一批申报非遗项目后,分别入选了国家级和市级保护名录。”

缘何主要列举不在罗湖土生土长的非遗文化?丁振远解释称,目前罗湖在册的非遗项目,多数不是以罗湖为原产地。一是罗湖这块土地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数百年前从中原迁徙到罗湖安身的客属先民和原住民共生共荣,传统文化也在相互融合中迭代更新;二是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从祖国大江南北到深圳罗湖发展的传统手艺人,也把当地的传统技艺带到这片土地,驻地发展。

基于此,罗湖探索以“飞地保护”的模式,从项目申报、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着手,为辖区非遗项目开垦生根的土壤。“罗湖更加积极地挖掘辖区优秀传统技艺资源,按条例相关规定,协助代表性传承人逐级申报国家、省、市等非遗项目。”入选不同级别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可获得相应的经费资助,以缓解非遗传承发展的资金缺口问题。

此外,长期以来,能否寻找合适的非遗传承人,成为非遗传承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难题。“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多忙于工作,更难静下心学习传统技艺。”对此,2018年,罗湖区非遗办联合区妇联、区教育局,率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

具体来说,罗湖区非遗办将非遗项目“列菜单”,供辖区内的学校“点菜”。选定项目的学校,可享受非遗传承人就地授课、根据孩子个性再设计课程等服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青少年从基础教育中感受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罗湖北斗小学课堂上,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走过一个班级,看到从事内画技艺工作的老师,以特制的变形细笔,手把手辅导学生在壶坯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走到另一个班级时,则看到课桌上摆放着脸谱,孩子们小心地勾勒一笔一画,绘制属于自己的“百变京剧脸谱”。“到目前为止,罗湖非遗项目已经走进辖区22所学校,开展了超过3000节课程,也曾遇到过四个班‘组团听课’的情况,非遗项目在罗湖青少年群体里还是很受欢迎的。”丁振远笑着说。

思考

入选非遗保护名录是“铁饭碗”?

随着罗湖对非遗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辖区非遗发展新的困境和思考方向也逐步凸显。

“不少人认为,入选非遗保护名录,等于领到了‘铁饭碗’。”丁振远分析说,根据辖区非遗项目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部分传承人为了变现而将项目产业化运作,经营失败后直接放弃项目的情况。

“可是这时候,被放弃的项目还在保护名录里,依旧能拿到每年的补助经费,这就占用资源了。”他认为,非遗项目要有适当的退出机制,不符合传承条件的项目,应及时从名单中剔除。“这样一来,对于那些不积极保护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说,或许能产生警醒作用,进而推动非遗保护良性发展。”

另外,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非遗项目常常是“养在深闺”的状态,和日常生活总是隔层纱。如何创新形式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罗湖区思考的课题。

对此,结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罗湖主打“平乐郭氏正骨法”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同时,通过亲子现场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制作非遗产品的形式,搭建平台让市民用指尖直接触摸非遗文化的特质。“原来非遗文化都源于生活,希望以后有更多类似机会,让我们多点接触优秀传统技艺。”6月13日活动现场,市民冯女士一边打中国结一边感慨。

丁振远还建议,可以尝试面向普通社区居民举办优秀非遗作品征集活动,并开放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让大家有机会把自己优秀的作品公开展览、展演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那种荣誉感也会促使自己多接触非遗文化。”

聚焦

罗湖非遗匠人让传统技艺不仅“活起来”,还要“火起来

平乐正骨、麦秆画、中国结、捏面人……日前,罗湖区文化馆“变身”非遗项目体验馆,8位扎根罗湖的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为大小朋友讲解每一项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并手把手指导如何学得非遗技艺“精髓”,让市民连连竖起大拇指。在罗湖,还有很多这样的匠人,默默守护着非遗文化。据了解,全区已有非遗项目15个被列入区级、市级保护名录,2个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1个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涵盖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等领域。每一门非遗项目有着怎样的厚重历史?匠人们如何在“守艺”中让传统技艺“火起来”?对此,两位罗湖非遗传承人现身说法,讲述多年守护、发展传统艺术的故事。

A

黎围麒麟舞第五代传承者廖瑞光:黎围麒麟舞实现“自我造血”

“马步扎稳,基本功不能松”“拿麒麟头的手不要太僵硬”……夏日午后,在水库新村股份公司7楼1100平方米的麒麟舞训练场,7岁到70岁不等的村民陆续签到,随即加入队伍,在黎围麒麟舞第五代传承者廖瑞光的指导下,扛起麒麟头、披上麒麟尾、敲响大鼓和大锣等行头,一拳一脚地练起了黎围麒麟舞。

练习舞麒麟,成为水库新村不少村民在寒暑假、春节前的常年习惯。“半个小时下来,衣服就湿透了,一场训练下来,衣服从没干过。”廖瑞光坦言,虽然练习过程辛苦,但是加入队伍的村民却在逐年增加,“在我们这条麒麟名村,现在不担心后继无人。”

与中断40余年的黎围麒麟舞结缘

“这些是1999年重组麒麟队的训练场景,那本记录了2004年春节我们逐家逐户拜年的画面……”在廖瑞光办公室,有一个2米高的柜子,里面摆满了20余年来,黎围麒麟舞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这些素材太珍贵了,从不外借。”每看完一本相册,他随即收纳好。

黎围麒麟舞有100多年历史,过去因为麒麟舞舞得好,黎围村民扬眉吐气,周边几乎无人不知。上世纪中叶,随着深圳水库的建设,原住在水库库区内的黎围村民搬迁到水库新村,大家慢慢地疏于练习,这项技艺日渐式微。

1998年12月,新村实业公司大厦落成时,由于村里没有麒麟队,特意请来坂田麒麟队助兴。想起黎围麒麟队以前的名声,时任董事长很感慨“麒麟名村竟然没有麒麟队!”1999年初,他召集村里30多名青年组成麒麟队,廖瑞光因篮球打得好,便成为队长。

“起初不太愿意。”在发现自己可以将篮球技巧用在舞麒麟上,3个月学会舞麒麟头之后,他对这门技艺的兴趣日渐浓厚,加上熟悉黎围麒麟舞的历史故事,更希望这项民俗可以传承下去。于是,他三顾茅庐,请当时坂田麒麟舞有名的师傅出山指导,精进技艺。

“拿起麒麟头,就当自己是一只动物,进门拜年时可以调皮地玩耍,别忘了向主人家打招呼……”聊到舞麒麟的流程,廖瑞光坐不住了,一边讲述一边舞起双手示范。他笑称,在家休息时,也会在跑步机上一边跑一边无道具舞麒麟,因此常常被家人笑话。“没办法,舞了20多年,麒麟舞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了,不练的话,会手痒。”

村民自掏腰包赞助,麒麟队人数翻倍

2007年,在通过深圳市非遗专家组论证评审后,《黎围麒麟舞》成为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意味着,麒麟队可以获得每年共4万元的资助补贴。“但这还不够。队员比较多,购买工具、衣服与制作麒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廖瑞光说道,2013年任新村股份公司董事长后,在一次股东大会上,向村民提议每年划出20万元,维系麒麟队日常运营。

“当时其实不确定大家会不会同意,但看到现场全数通过,我那会才知道,原来大家也希望麒麟可以一直舞下去。”由于水库新村村民多为客家人,每逢过年过节、迎婚嫁娶、新宅落成,都需要麒麟队到场庆贺。他认为,大家愿意自掏腰包支持麒麟舞发展,更多时候源于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水库新村还通过开拓股份公司7楼场地作为麒麟队训练场所、鼓励在麒麟队表现优异者到股份公司就业等方式,为黎围麒麟舞的传承补齐训练基地、人才资源短板。“近几年,队伍以每年新增10人左右的规模扩张,现在已经超过70人了,比原来翻了一倍有多。”

“待会你自己表演给家人看看。”每年大年初一,廖瑞光带着徒弟们走街串巷舞麒麟贺岁路上,说得最多的是这句话。他想通过这种组内激励的方式,让队员以“不能在家人面前丢脸”的心态,敦促自己将舞麒麟技艺学得更好、基本功学得更扎实。“现在不太担心传承问题了,在我的队伍里随便找几个人,都有能力可以独当一面,将这门技艺延续下去。”

B

内画艺术家一帆:让内画“出圈”,将种子播撒到校园

一身布衣、一盒特制细毛笔、几个空烟壶,就是内画艺术家一帆的日常“装备”。大至酒埕、小至花生米规模的烟壶,在他的捣鼓下,都能将万丈江山风光“藏进去”,隔着一层壶壁,却可以清晰地看到狮子画像的每一根毛发。“指不定什么时候灵感来了,随手可以画。”作为罗湖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一心扎在烟壶这一盈寸天地里。

赶在深圳驰援湖北医护出发前送上内画烟壶

1968年出生的一帆,原名王蒙良,在不到10岁的年纪便酷爱美术,曾为了上好的美院,考前连续2个月在夜里点着蜡烛练习画画。也正基于这份执着,当他从同学手里看到内画烟壶作品时,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门传统美术,先后师从两位知名内画艺术大师学习。

“内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美术,创始之初多为宫廷贡品。”说起内画的历史,一帆的语速突然变快。“内画鼻烟壶最早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磨砂壶内反手作画而成,被誉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基于此,他的作品以中国传统画为基础,融中、西绘画技法于一炉,同时吸收了北京、河北内画派别的特点,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开创在玻璃内壁用油画作画的技法,也琢磨在天然水晶里勾勒内画造型。

如今,年逾半百的他,仍坚持每天画画,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费时数小时到数日不等。“现在眼力没以前那么好了,但是我脑子还在继续转动,就能坚持画下去。”疫情期间,他把自己连续关在工作室5天,赶在深圳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出发前,将一批画有春花的内画烟壶赠送给“白衣天使”们。“那几天很累,但是值得。”

“想让更多人认识传统文化”

回忆起近30年的在深经历,一帆庆幸自己把这门艺术从北方带过来,让更多人认识。起初,在民俗文化村从事中国内画表演,每天都有游客在自己的摊位久久停留;在1999年搬迁到罗湖商业城后,他在接单作画的同时,也渐渐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到,原来国际友人也很喜欢这项技艺。于是,2000年至今,他常去东南亚、西欧不同国家,开展艺术交流,传播内画文化。

2018年以来,他的足迹还遍布草埔、怡景、罗岭等罗湖多所学校,目前固定指导30余名对内画有兴趣的学生作画。“天天去小学的四点半课堂,给孩子们讲内画历史、技法,老开心了!”操着一口京片子的一帆,在讲到参与罗湖区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时,脸上堆满了笑容。他认为,如果能让青少年从小认识中华传统技艺,说不准可以培养一批传承人。

“来罗湖,来对了!”一帆坦言,2017年在罗湖申请到区级非遗项目后,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参加非遗展览、到社区和学校宣传内画技艺这些经历,都让他心里感觉“很踏实”。他觉得,能尽可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陈杏花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