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嘉敏 通讯员 彭媚)庚子年始,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一场生命考题,引发每个人对于“生命”深刻的思考,在这场战“疫”中,全国齐心为同胞祈福,战胜阴霾。5月18日,深圳珠宝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联合主办的“荆楚松绿——绿松石主题特展”在深圳珠宝博物馆启幕,作品采用了产自湖北的绿松石,以文明新风尚助力全民抗疫的正能量。
绿松石,在严苛的温度、压力等地质条件下诞生,沧海桑田的巨变成就了它明艳的色彩与独一无二的花纹,“形似松球,色近松绿”,在众多的宝玉石中,因色彩酷似蓝天、纹理变化丰富而独具一格。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磨砺”、“祈愿”国家早日走出阴霾、也希望在战胜困难和苦难后重获“新生”......此次展览分为三部分,“磨砺”、“祈愿”、和“新生”,用绿松石巧妙地讲述了一个“抗疫”的故事,契合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这一段沉重的但也饱含希望的历史。
本次展览以“磨砺”、“祈愿”、“新生”三部分构成,旨在让绿松石与抗疫的过程相互映照,展现绿松石的温润与美好,为荆楚大地乃至所有受疫情影响的地区送上祝福。展览内容包括有绿松石产地介绍、绿松石原矿石、绿松石雕刻作品、绿松石首饰精品、大赛获奖作品、珠宝设计手稿等等,其中《绿松石分级》国家标准(GB/T36169-2018)的部分标准物质样品也将首次与公众见面。
自古以来,珠宝玉石便是人类表达美好祝愿,祈求幸福的媒介。湖北是中国的绿松石之乡,也是世界绿松石的著名产地。此前,深圳珠宝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发起的“抗疫”主题绿松石原创设计作品征集活动中,新生代珠宝设计师用画笔凝聚力量,用独特的方式记录关于抗疫的故事与想象,在征集的499件作品中,有部分手稿和实物在专题展厅中进行展示。
有幻彩神话,有锦绣山河,也有生活意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少作品在设计中都融入了抗疫过程中感人肺腑的事迹,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巧妙的设计创意,新生代珠宝设计师用画笔凝聚力量用独特的方式记录关于抗疫的故事,或对疫情结束后荆楚大地的美好新生活的向往,或是刻画了在疫情防控期间,那些“疫”无反顾的爱,亦或是描绘了疫情防控期间,始终坚守在一线无惧风雨、逆行而上的逆行者们。
当天上午,荆楚松绿-绿松石主题特展暨博物馆日主题即兴装饰画创作工坊以多元与包容为主题,邀请10名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以绿松石色为必要色彩的即兴装饰画创作。大家通过画面上创造的丰富肌理痕迹,诠释自己的艺术观念、审美观念及价值取向,激发大家对文化、价值、创新理念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
据了解,本次展览为公益展览,是珠宝业界共克时艰、推动行业繁荣发展的一次爱心接力,是深圳与武汉两地共同发起、共同创作的一次时代记录,免费向公众开放,可通过深圳珠宝博物馆官方公众号“珠宝博物馆”进入预约通道,点击参观预约,提交个人信息,扫码入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