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资讯 罗湖在行动 精彩视频 分类指南 家园网首页
首页> 动态资讯
稀奇!这家银行,客户全是中小学生

罗湖家园网讯:牛奶盒、空饮料瓶、包装纸……,在罗湖,如果有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看见这些东西时,脸上浮现出一种”如获至宝“的表情,十有八九,他们可能开了一个”银行账户“—-“环保银行”账户。

在环保银行里,这些东西都可以兑换成环保币。每存进一只牛奶盒,账户里的环保币就增加一点,“获得感”那是货真价实。

环保银行:开在学校里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站

环保银行最早是由深圳市垃圾分类推广大使黄稳老师发起。

黄老师在所就职的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学校内建立了“环保银行”——垃圾回收环保教育站,号召学生将喝完洗净的牛奶盒等可回收物统一收集到学校的指定地点,并给学生开设“环保银行”账户,记录他们收集可回收物的数量及参与垃圾分类环保活动所得的积分。

“环保银行”创意的起因是一次培训。

2019年11月,黄老师参加全国生态文明的培训,有幸参观了几个城市的垃圾分类的运作。看到垃圾再生的经过,一个灵感从此而生。

垃圾是错放了的资源。何不成立一个环保银行?

通过环保银行,孩子们可以把家里的可回收垃圾存进来,有如下好处:一是培养了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训练;二是环保银行的这种模式可以增加趣味性、互动性,合乎教育理念;三,可以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参与,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12月,黄老师设计出第一批环保银行存折,并发动大队委35名队员作为环保银行首批工作人员,发展全体红领巾志愿者推广线下开户,此活动带动了一批家长的踊跃参与。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环保银行在深圳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倍备受欢迎。从一个班级发展到全校师生参与,每日都有学生将可回收物存入银行并兑换相应积分奖励。

故事:同楼层的阿姨也把可回收垃圾交给“回收哥”

黄俊毅是翠竹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普通学生,12岁,个头有176cm。

开了自己的”环保银行“账户后,他开始将家里的垃圾回收。妈妈很惊讶,因为这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随着每天的坚持,妈妈也被感动,甚至外婆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在家里设立了可回收垃圾筒。

黄俊毅还让妈妈每次买菜的时候自带环保袋、环保碗,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妈妈说,看到孩子将环保深入到点滴中,内心非常感动,所以,现在全家都是环保达人。小区同楼层的阿姨也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将可回收的垃圾交给他来处理。

黄同学起初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到后来,走到路上,只要看到可回收的垃圾,就会捡回家,整理好,再带到学校,存入环保银行。这个习惯让他的妈妈非常震惊,每一提起,妈妈都非常感动地说,环保改变了儿子。

现在,小区里认识他的人,都会热情的叫他回收哥,个头高大的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呼,去到那里都开始热情主动的帮助别人。他说,今后也要做一个志愿者,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从线下到线上:“环保银行”全面开花

2020年伊始,为号召更多学校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环保活动,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与深分类义工队合作推出了“环保银行”线上银行。疫情的出现,线上”环保银行“很快深入人心。

3月份,翠竹外国语学校开启环保银行线上开户活动。短短一周时间,全校2400名学生全部开户成为环保银行的成员,这意味着两千多户家庭一起参与到了在家里做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

5月8日上午,罗湖区教育局召开2020年环保银行示范校工作推进会,会议由罗湖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廖莎老师主持,东晓小学、桂园小学等十几所示范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

会上,环保银行发起人之一黄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环保银行”的系统功能和未来发展,与会人员就“环保银行”如何进一步在各自学校推广及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环保银行”的功能和操作流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如今,环保银行已形成了一个稳定体系化的运作模式,即“一校一站一师一平台”模式:以一个学校为落实主体,建设一个功能多样的环保教育站,打造一支面向未来的蒲公英教师,依托一个线上智能化数据平台。

在罗湖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撑和各方聚力下,环保银行将以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姿态,以一种具有深圳特色的校园垃圾分类的新模式走近更多学生和市民。

登录“深分类”小程序首页的环保银行模块,深圳全市中小学校可在线完成开户申请,学生们可登记存入的可回收物类型及数量,并获取对应的积分(虚拟环保币)等奖励。

截至目前,环保银行已覆盖深圳17所学校,共设立支行19个,注册账户6741个,共计兑换环保币431587个。截至5月9日,共回收牛奶盒超3.5万个、易拉罐超8000个、玻金塑纸及织物超过20吨。

来源:南方+ 记者 吕冰冰 周一鸣 编辑 李慧

大家好!我叫罗雪儿,是文明有礼的"罗湖洁士"。从今天起,我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和参与到"垃圾不落地 罗湖更美丽"活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