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战略性新兴企业营收去年增至1200余亿元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20/04/24 09:23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3月1日起实施,迈入实施的第三个年头,罗湖区自主创新工作开展得如何?4月15日,罗湖区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落实《条例》情况开展视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会茹参加活动。

在深圳市特辰科技有限公司,人大代表一行观看了“机器人爬架”的模型。

“机器人爬架”让人大代表惊叹

在盖楼的过程中,按照楼体形状把整个楼围成一圈。对裸露在外的施工层加以保护,并随着楼层的增加逐层上升,解决了以往盖楼搭设脚手架的危险问题,这就是“机器人爬架”的工作原理……在深圳市特辰科技有限公司,人大代表一行观看了“机器人爬架”的模型,这款高层建筑防护自动升降脚手架,让10多个人用传统脚手架大约需要4天才能完成的高空、高强度、高危作业,转变为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按钮就搞定了。人大代表连连感叹,“这项技术还是世界首创,应用领域在国际领先,没想到罗湖还有这么厉害的创新企业,让人大开眼界!”

“机器人爬架”只是罗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罗湖区在贯彻执行《条例》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区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老城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从数据来看,2019年,罗湖区三种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1812件、9198件,相比2015年分别增长170.86%与189.7%;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和营收分别由2015年底的200余家、300余亿元,提升至近600家、1200余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5年的120家增加至2019年的310家,平均增幅近40%。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罗湖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编制了《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综合发展规划》《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产业发展规划》《红岗国际创新广场二、三期空间布局规划和开发控制导则》《大梧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梧桐AI生态小镇概念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推动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全力推动辖区融入“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区”建设,罗湖积极培育和布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在罗湖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主两区三带”成为未来蓝图的关键词。罗湖将整体布局辖区“一主两区三带”推动转型发展,深度优化生产生活空间,以深南路为中轴线,打造总部经济主廊道;依托消费资源集中、生态环境优越基础,建设“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文化生态休闲区”;拓展北部发展新空间,发挥金融集聚优势,加快南部深港边界地区开发,深入推进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构建“中心聚集、东西联动、南北贯通”的空间体系,增强承载全球高端资源集聚的核心功能,为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载体、创造新优势。

声音

不一定要赶速度 但一定要抓质量

“从数据来看,罗湖区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人才资助上力度可能仍有不足。”区人大代表王贤华认为,自主创新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持续加大人才资助力度,吸引优秀人才、精英人才到罗湖发展,辅之以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才能留住人才。

“有没有横向比较的数据,与兄弟区的差距在哪里?有没有近年来离开罗湖、入驻罗湖的企业数据比对?在高新科技方面有哪些特别突出的特点?”区人大代表李卫东则认为数据的横向比较更有利于进步。他提出,要积极借鉴优秀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罗湖的优势,在了解辖区产业特点的基础上,联合高新科学技术的专业支持,打造具有罗湖特色的自主创新品牌。

“自主创新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一定要赶速度,但一定要抓质量。”谭会茹表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要抓住重点、长远规划,结合罗湖区实际情况,继续融入“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区”建设,在人才引进、产业集聚以及产学研合作方面集中攻坚,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发展,为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载体、创造新优势。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