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不甘人后,“农场主”摘菜送菜 志愿者活跃在抗疫一线

  • 来源:深圳晚报     2020/03/05 09:50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今年3月5日,是第五十七个学雷锋纪念日,穿梭在各个街道和社区的“红马甲”们的身影,让市民的生活中多了一道艳丽的色彩。参与社区联防联控、担任“送货员”、为大家送上免费蔬菜……疫情当下,志愿者与千千万万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一起,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方,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邝育玲在执勤服务点。受访者供图


何洪斌(右)帮住户搬快递。受访者供图


早上7时,曾淦星来到“爱心农场”摘菜。受访者供图

1

宝安区沙井街道志愿者邝育玲:“00后”特殊的寒假时光

2月16日开始,邝育玲每天上午九时,她都会准时到达宝安区沙井街道,为那里的居民提供义工服务。作为一名在沙井长大的孩子,她总希望能够找到机会反哺这个养育自己的地方。趁着各大高校还没开学,她抓紧时间投入义工工作,“在我的眼里,抗疫的一线,就是我现在的课堂。”

体温检测、进出人员登记、为居民分派快递……这些都是邝育玲和她的义工伙伴们每天重复着的工作内容。邝育玲说,这不是她第一次做义工,早在中学时代她就已经是义工队伍的一员了。目前在广州大学读大一的她,实际上义工服务时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个小时。得知学校因为疫情而延迟开学以后,邝育玲的第一反应便是利用这段时间志愿为市民做一些事情。“特殊时期,很多人都在抗疫一线坚守岗位。我是学生,体力好,时间也充裕,没理由不为抗疫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刚开始志愿服务时,邝育玲也有过担忧和紧张。她说,一起工作的同事察觉到了她焦虑的心理,及时对她进行了心理上的疏导和情绪上的安抚。“社区给我提供了手套、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资,街道工作人员细心地教我如何做好科学防护和消毒。经过学习以后,我再将这些知识教给小区居民。”如今邝育玲已经对科普宣传的内容了如指掌。

提起最令她感到印象深刻的事情,邝育玲表示,有一位老人的感谢和鼓励给了她更多进行服务的动力。那时她刚上岗不久,整理快递的时候,一位老人走过来寻求她的帮助。“对方不熟悉网络购物的流程,也不知道自己的快递去哪儿了,所以我替她联系了她的女儿,最终在小区外的一个快递站找到了她的包裹。”眼见着老人从焦急、无助到逐渐展开了笑颜,邝育玲的心情也一片明朗,“我感觉自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很快乐。”

如今,邝育玲早已熟悉在街道的义工工作,干起活来干练又利索。她每天都会在岗位上固定进行四到七小时的服务工作,为那里的居民带来便利和安心。邝育玲表示,“我一直都很敬佩雷锋,他是一位很有奉献精神的人。通过义工行为,我也从很多其他抗疫一线人员身上感受到了这种精神,他们鼓舞着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2

东晓街道志愿者何洪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年轻奶爸

2月3日,东晓街道东晓社区海鹰大厦3栋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日,社区便开始对该楼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共涉及52户,91人。街道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志愿者们,住在该小区的何洪斌主动担任志愿者队的“小队长”。“我就住在隔壁栋,这里我最熟悉了。”

照顾一栋楼的人,志愿者具体要怎么帮忙?何洪斌还来不及具体思考这个,就赶紧收拾好了衣物和简单的行李。原来,从上岗的第一天起,何洪斌就将小区物业办公室当作了“临时小家”。“志愿者队为这栋楼的住户服务,上门派送生活物品。为了安全,这段时间我就不回家住了,也不跟家人有接触。”

小区设置了两道防线,一道在小区门口,一道在确诊住户所在的居民楼下。每天早上8时不到,穿戴好防护后,何洪斌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该栋住户所有的快递、外卖、食品,都由志愿者们从小区门口送上门。

待商品快送到小区时,住户会给何洪斌打电话告知情况,他就为大家拿上楼。“隔两天就得扛一罐燃气上去。”何洪斌说,小区还没安装电梯,志愿者们只能扛着25公斤左右的燃气瓶和桶装水上8楼,由于志愿者队中大部分是女性,这个重活几乎被他包揽了。每次上楼时,何洪斌将物品放在住户门口,敲两下门,顺手拿走放在门口的垃圾袋,就匆匆走下了楼。

半个月里,他和队友们每天要跑进跑出、跑上跑下几十趟,晚上10时以后才能休息,午饭晚饭也是在“站岗点”解决的。何洪斌说,居住多年,许多邻居都很熟悉,自己身为志愿者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何况是自己住的小区,我最熟悉最应该来帮忙。”每晚结束工作后,他都与妻子女儿视频聊天,事实上,他们之间的距离还不到20米。

在志愿者们和街道的细心帮助下,住户们很快就主动理解配合。居家医学观察期结束后,不少住户向他们鞠躬表示感谢。目前,何洪斌又接着担起了协助小区邻居登记自主申报信息、测量体温等工作。“希望疫情早些结束,这样女儿就不需要趴在窗户看她爸爸了。”

3

光明玉塘玉律义工队队长曾淦星:热心“农场主”为独居老人送菜

“星仔别送了,你老在外面跑我也不放心啊,上次的还没吃完……”隔着房门,已经80岁的麦秀云又对着曾淦星唠叨着。自年前开始,曾淦星已经第6次给麦婆婆送菜了。“今天麦婆婆的脚有些不舒服,我明天还会再来看看她有什么需要。”

曾淦星是光明玉塘玉律义工队队长,也是社区联防联控队队员。疫情发生后,曾淦星心里开始发愁:村里有好几户独居老人,年龄最大的有92岁,行动不便的他们生活起居怎么办?他想起自己和好友建起的“爱心农场”,决定每周为老人们送蔬菜大米。

年初三一早,还不到7时,曾淦星便叫上两个同村的义工,来到“爱心农场”,将蔬菜一把把摘下装袋。随后,一户一户为老人送到门口,再打电话让老人家开门拿菜。“一份蔬菜有3公斤,包含菜心、生菜、西红柿等,一袋大米有5公斤。”一个多月以来,他们每周都为老人们送一到两次菜。

每次去摘菜需要一个多小时,除了为独居老人送菜,他还给村里的环卫工人送新鲜蔬菜,让大家在特殊时期不愁没菜做饭。到目前,他们一共送出300多份蔬菜,50多份大米。“菜和米都是自己种的,完全不打农药。”有着近十年的义工经历,曾淦星将义务活动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妻子和孩子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义工队的“常客”。在他看来,这些事情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学习雷锋精神,为大家做点事。”

曾淦星说,街坊的信任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社区守护人的责任。“疫情一开始,我一个个打电话提醒了老人尽量在家。”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郭宇 立袁晔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