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罗湖城管战士的“眼”为您呈现真实的抗疫故事

  • 来源:深圳商报    2020/03/03 08:2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刚刚过去的2月,注定无法忘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区成为筑起生命防线的一道重要关卡。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2月10日,罗湖区抽调整合区直机关事业单位、街道机关在编干部等5000多人,下沉到1080个网格(小区)参与抗疫。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先后选派76人奔赴“前线”……

“忘了自己是谁,来了就是战士!”“不添乱,多实干”……在这段非常时期,罗湖城管战士用日记记录了一线抗疫的非常经历,为这座城市呈现了一份真实鲜活的非常“档案”。

城管战士与社区工作者“扫楼”排查。

他们牢记战士“身份”

时间:2020年2月11日

地点:桂园街道大塘龙社区

早上我们来到大塘龙社区工作站集合,简单布置了今天的工作任务后,我们将党徽戴在胸前,戴上口罩,开始上午的外勤巡查。离工作站门口不到500米,我们就发现了情况:碧波楼是一个老旧住宅小区,周边停了大量美团外卖自行车,一些人推开围挡就能进入小区,存在人员进出频繁难以登记记录的隐患。“带头人”林稳枝马上向物业保安了解情况,物业此时也是人手匮乏,短时间难以安排。怎么办?是继续等?还是马上干?

疫情不等人,多一分疏漏,就多一分风险!林稳枝立即回到社区工作站取来塑料扎带等简易材料,带领大家从周边搬来围挡,动手捆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小区围闭做到位。回到工作站,我们立刻洗手消毒,大家这才发现因为用力,手掌已被坚硬的扎带磨破。可这点伤又算什么?

在社区一线,我们城管人时刻牢记,“忘了自己是谁,来了就是战士!”“不添乱,多实干”的嘱托,在这里没有“局长”“科长”,我们和所有社区工作者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战士”!

他们体验抗疫艰辛

时间:2020年2月12日

地点:翠竹街道水库新村社区

在社区党委副书记的安排下,我和两位林大哥被安排在了不同的小组。网格员小哥很亲切,告诉我负责的20栋楼的基本情况,村子情况复杂,350栋楼左右基本全是租户。每栋楼七八层,每层4户。每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些住户逐一排查。任务艰巨,我的工作先从打电话开始。

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我面带微笑,语气高昂地拨打了第一通电话,为了不让住户误解尽可能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来电用意,在数不清多少个拒答、不理解、反问以后,终于用自己的耐心和真诚让每一个市民将返深时间、交通方式、车次车牌等详细信息完整上报。

绿化工人战疫期间照常绿化管养。

时间:2020年2月13日

地点:黄贝街道新谊社区

今天是下沉社区参加战疫工作的第四天,大雨,任务依旧艰巨。我们除了在小区张贴发放宣传单、动员及检查进出小区人员二维码验证、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生活援助外,还增加了协助医护人员对隔离观察人员进行检测采样一项。

社区书记及各小组成员早早就来到了各网格点,恶劣天气并没有浇灭大家的满腔热忱,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带上雨具,拿上宣传画册、隔离人员名单便奋战在了抗疫前线。风里雨里社区里,到处都是大家的身影,大雨顺着伞湿了半身衣、眼镜框上挂满了水珠、冲锋在疫情危险区却毫不退缩。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想,大家应该都是害怕的吧,但是,害怕并不代表退缩。正如社区书记所说:“现阶段是抗疫的关键时刻,你不上我不上总得有人上;身处这个岗位,就注定了我们肩上的使命和职责,我们义不容辞。”

他们亲历“午夜惊魂”

时间:2020年2月16日

地点:莲塘街道仙湖社区

今天,是我抽调到社区一线工作的第十二天。深夜,突然接获有社区居民发热37.8℃并前往罗湖中医院发热门诊看病的消息,社区“三位一体”工作群中立即做出反应,我负责电话了解居民身体状况、身份信息、家庭成员情况、近期的出行史和接触史等,辖区民警立即核对身份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轨迹和接触人群,社区党委书记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罗湖中医院跟进病患情况……

一直忙碌到凌晨,最后终于等来CT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不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并让病患回家休息。大家一直紧张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那时,已是凌晨两点多,离第二天的继续奋战仅剩五六个小时……

他们目睹真的勇士

时间:2020年2月16日

地点:东门街道螺岭社区

今天是东门街道螺岭社区东方颐园小区770多人解除封闭隔离的日子。为了还小区居民一个正常的生活,3天前,社区就将“解封”行动提上重要日程,在街道的指挥下,分别与公安、社康、物业反复沟通,确定行动方案。

下午1时30分,“解封”行动正式开始,行动楼内共分16个行动组,每组由1名公安民警,1名医务人员,1名社区人员和1名物业人员组成,每组人员要逐户逐人的派发告知书,检测身体,登记资料,保证一人不漏。楼外有统筹协调组,物资保障组,应急处置组,外围疏导组各司其职,确保行动圆满顺利。

看着他们陆续进入大楼,我感慨万千:他们是真的勇士,在疫情面前用行动诠释了“让我上,看我的,请放心”的誓言!凭着一线人员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和作风,打赢这场战役的日子不远了!

螺岭社区小区“解封”见证“真的勇士”。

他们敬重凡人不凡

时间:2020年2月15日

地点:东湖街道翠湖社区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大家利用片刻小憩互相交流工作情况。忽然,听到有人说“十多天没见到孩子。”“我也是,有些想他了。不过,比他要好一些。”顺道指了指眼前这位有些黝黑,看上去不算太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原来,他在前段时间刚晋级当了爸爸,因疫情,还没来得及抱一抱宝宝,就放弃休假回到岗位坚守至今。心中为之一怔,20多天的连续奋战,他们会有抱怨吗?

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会的,会抱怨自己不能为正需要自己的小家带去一丝丝温暖和照顾。但,我想他们也是不悔的,责任二字牢记心中,正因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保障了更多小家的安全。

他只是众多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在这次战疫中,除了医护人员、公安干警,还有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环卫、绿化工人等等!每个人都是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己之力!

他们收获温暖感动

时间:2020年2月14日

地点:翠竹街道翠平社区

2月14日,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情人节礼物”。

上午9时,远远的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向我负责村口的“党员防疫服务点”跑了过来,“叔叔,叔叔,我体温一直正常,不信你给我量一量,谢谢叔叔,叔叔您辛苦了………”!

抬头一看,这不是12日测量体温偏高的那个小朋友吗,当天早上8点50分,他给他父亲送早餐,在测量温度时达到37.2度,与警戒值只差0.1度,为了谨慎起见,我让他休息两分钟再做一次测试,结果再次测试时,他的温度达到了37.3度,温度的上升引起了他的烦躁不安,全身出现了微微颤抖。那就再测一次,我叫孩子坐下来,告诉他可以玩会儿手机,过两分钟再测量时温度还是维持在37.3度。

这时,孩子出现了高度紧张,额头出现了汗水,我知道这孩子已经极度恐慌和不安,在向社区报告的同时,我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安抚孩子,“孩子,别怕,你是不是刚刚吃饭,有没有跑着下楼梯啊……”我边安抚边了解他家在几楼、都有些什么人、父母有没有带他去旅游等相关情况。经过细心开导,孩子逐渐安静下来,额头的汗也没有了,我决定再给他做一次测量,结果是36.6度……

从第一批参加一线防疫工作十多天以来,因劝路人戴上口罩、劝路人不聚集、劝回深人员登记多次被骂心中倍感委屈。今天是情人节,孩子的一声“叔叔辛苦了”让我十分感动,心中的所有委屈瞬间消失,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环卫工人冒着风险每天消杀废弃口罩清运垃圾。

他们燃起新生希望

时间:2020年2月15日

地点: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

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寒冷和大雨的预警信息,早晨果然起风了,还飘起了细雨。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刹车声,抬头一看,村口驶入一辆出租车,我正想站起来上前询问,一位男士急匆匆地跑到我的桌前:“我都有申报信息的,您看看我的手机……”说完便把手机递给我。我认真翻看了他申报的信息,看见“外地返深”的字眼,便问他是从哪里回来。对方回答:“我刚从医院回来……”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噢,刚从医院回来,是生病了吗?”对方连忙摆摆手:“不是不是,我媳妇生娃了,今天刚出院,我去接她和孩子,他们在车上。”我拿着体温测量仪走到车窗前,车窗缓缓摇下,露出产妇的身影,还有那个襁褓中的小家伙……

车远去了,站在原地的我仍然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喜悦。那是一份新生的希望,是一份生机的力量!同样,在这场战疫里,我们也满怀希望,充满力量。

……

非常时期非常经历,这些真实的日记,点滴的画面,只是罗湖战士一线抗疫的缩影。在这场战斗中,还有环卫工、绿化工以及无数个挺身而出的凡人,默默地守护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洁净美丽。

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致敬,在战疫中坚守一线的战士!

致敬,在战疫中默默奉献的凡人!

是你们用行动与病毒作战,是你们用微光点燃希望。

春天已来,春天必来。

城管战士抗疫“金句”:

★忘了自己是谁,来了就是战士!

★总有一群人,在深夜里守卫着大家的安全;总有一群人,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

★阴沉的天色下,大家齐心协力撑起一个又一个蓝色的、红色的雨篷,这一抹亮丽的色彩,就像是曙光是希望。

★“三位一体”的战士不顾自身安危,发扬一天当两天,黑夜当白天,雨天当晴天的精神,日夜坚守连续奋战,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同事笑着说,为了不上厕所,一天没喝水了。我也笑笑说,你看,那些“谢谢”就是最甜的饮料。

★早已分不清是滴落的雨水还是忙碌的汗水,我们只知道,风雨无阻,用心坚守。

★最近常做梦,梦里,有蓝天、白云,好吃的火锅、牛排,路上的行人都笑脸相迎,还有一切如常的春天。

★愿疫情早日结束,人人都能健康平安,回归平凡而又珍贵的日常。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