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马当年:40年 深圳人的四种春节记忆

  • 来源:晶报    2020/01/23 08:53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对深圳这座城市来说,春节总有一些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样貌。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深圳人把自己真正当成“深圳人”还是有一个过程的。早年,节前那难买的车票,节中那空荡荡的街道,成为深圳春节的标志性景观,对很多人来说,这里只是打拼的场域,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今天,我们终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留在深圳过年,还把老家的亲人接来。愈发浓郁的年味告诉我们,历经40年沉淀,这座城市已经成了很多深圳人真正意义上的家。毕竟,可以过年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今天,就让我们从深圳过往40年的四个过年场景,回味我们的城市40年一路走来的脚步。

1982年的花市。(资料图片)

散去持续多日的热浪,1月的深圳也开始泛起了些许凉意。那一阵阵扑面而来的风,拂动了挂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红灯笼,而那随风起舞的一抹抹耀眼的红,似乎在向人们预告着2020年春节脚步的临近。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时间里,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在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里扎根立足,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同时,还留下了他们与深圳共同成长的、珍贵的生活记忆——

第32届迎春花市在罗湖区爱国路举办,花市现场人山人海。(资料图片)

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

在罗湖“碣石街”办年货

“计划好了,大年初一带着家人北上旅游一趟。”除夕临近,王泽铭在公司与同事兴奋地讨论着今年的出行计划。对于从小习惯在深圳过年的王泽铭来说,春节出游是他近几年尝新的过年方式。

33岁的王泽铭来自潮汕,但他更喜欢称自己是“深圳人”。上世纪80年代,王泽铭的家人来到深圳做生意,年幼的他便跟随家人在深圳定居生活。过去30多年时间里,王泽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搬过10多次家,这也让他对于深圳的大街小巷如数家珍,熟悉程度并不输于许多“本地人”。

初到深圳时,王泽铭曾在罗湖区的蔡屋围和向西村居住过一段时间。“在东门附近有一个潮汕人的聚集地,大家都管它叫‘碣石街’。”王泽铭回忆说,那是一条很奇怪的街,即使按照当初的深圳标准,也是很不符合市容市貌的。街上小摊小贩卖鱼卖菜、水果杂货糖水烧味,可以说什么都有。坑坑洼洼的地面充满积水,即使是大热天没下雨,情况也没有丝毫的改变。街边两侧都是成排但不成规格的一两层小商铺,各自有各自的形状,有的还有雨棚。往深处了走出现了两三条分岔,每条分岔后的小巷又再延伸出些许个分岔,形成了这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这里做生意的人几乎都是潮汕人,甚至可以更细说是陆丰碣石人,他们住在这里,也在这里做生意,一些店面就是前面开档后面带小孩睡觉。不知道地方的人很少会到这边来,但是常来的人都知道这条街的鼎鼎大名:碣石街。

王泽铭说,“碣石街”作为东门市场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早有来历。当初深圳开发建设时,潮汕地区的一部分先驱们就是来到深圳几个聚居地,发展打拼,“碣石街”是其中之一,“赚了大钱的,自然搬离这恶劣环境,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中下百姓留了下来”。

作为来自潮汕的“深圳人”,王泽铭对这条街自然不会陌生。逢年过节时,妈妈常带着他到碣石街转一转,托人从老家带些特产回来。这些负责跑腿的人就像现在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只不过在当年都是班车运货,也没有送货上门服务,特产到货之后,购买的人们只能前往车站一一认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饮食服务业刚刚起步的深圳,酒楼年夜饭并不像现在这般流行,大多家庭都还是自己动手制作。“以前没有吃年夜饭那么好的条件,都是自己在家里吃。但年糕必须是老家做的,即便没有回老家吃也会托人带回来在深圳吃。”王泽铭说,虽然在深圳生活多年,但家里依然按照潮汕人的习俗对“吃”十分讲究,“过年时候一盆卤猪肉吃十几天,还有芋头煮番薯,这两个都是‘硬菜’,要‘从今年吃到明年’。”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王泽铭记忆深处的那条“碣石街”也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2019年3月,湖贝东门市场结束生产营业的告示贴出,“碣石街”的摊档也几乎同时开始了搬离工作,这条曾经充满烟火气息的无名小巷,也因此褪去了闹市的繁华,一去不复返。

但是,总会有些味道不管经历多长时间的洗礼,依然历久弥新,无可取代。对于王泽铭来说,“碣石街”就是这样的存在。

19日,刘秀平在深圳迎春花市售卖各式糕点。记者李灿彬/图

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

花市中的糕点档位从爱国路到福田商业区

“一斤25元咯,先品尝下再买。”在福田卓悦中心举办的2020年深圳迎春花市上,刘秀平一边在糕点铺上卖力吆喝着招揽顾客,一边利落地从箱子里拿出一盒盒各式各样的糕点:麻花、山楂锅盔、枣花酥、杏蓉饼……精致的造型,讨喜的摆设,吸引来不少买花的市民停下脚步细细挑选。

这不是刘秀平第一次出现在深圳迎春花市上。上世纪90年代,刘秀平来到深圳打工,那段日子里,她既在工厂做过流水线,也在沙井的市场做过买卖。随后几年的春节前夕,刘秀平还会与丈夫在花市摆摊。今年,一切照旧的刘秀平带着大儿子来到位于福田的深圳市迎春花市,丈夫则带着小儿子驻守在盐田花市。

“除夕那天结束生意后,就一家人开车回广西玉林老家过年了。”忙碌于整理糕点的刘秀平笑笑。当被问及在花市摆摊的印象时,刘秀平没有一丝犹豫,脱口而出在爱国路花市的记忆瞬间。

根据媒体资料记载,深圳市迎春花市始创于1982年,为在深圳过年的人们提供购花、赏花的好去处。最初四届迎春花市分别由市农业、工商等部门组织,从1986年的第五届开始由罗湖区政府承办,至2015年的羊年迎春花市,罗湖区政府共承办了30届。1998年,深圳市迎春花市选址在爱国路。从此,爱国路便是每年花市的固定地点,爱国路也变成深圳花市的代名词。

对于刘秀平来说,爱国路花市也是她在深圳花市做买卖的这些年来,印象最为深刻之处。“我还记得爱国路花市最后一次举办是在2015年,那一年我也在现场。但那年之后,爱国路就再也没有举办迎春花市了。”刘秀平说,没想到2015年是爱国路最后一次举办花市,“有点可惜,因为爱国路花市是我觉得深圳年味儿最浓的地方。”

据资料记载,2016年,爱国路因城市发展已不适宜举办大型花市,全市迎春花市以“多点开花”的形式由各区分别举办。从那时起,在爱国路举办了17年的迎春花市,消失在深圳人的生活中。

在那之后,不断有市民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提案,要求恢复花市。在广大市民群众的期盼和呼吁下,深圳市级迎春花市阔别三年后,再度回归,于2019年在会展中心启动,今年则选址于深圳中心区福田区 CBD户外繁华商业区。

1月的深圳虽不及北方寒冷凛冽,但连日下降的气温令人在户外还是感觉得出一丝凉意,这也让刘秀平忙碌的双手不时摩擦取暖借以让身体觉得暖和些。为了做好迎春花市的买卖生意,刘秀平一家从2019年11月开始为花市做准备。“早上7点半从沙井过来,晚上到家洗完澡已经凌晨1点了。”在刘秀平身边,18岁的儿子梁逢春一边忙着帮母亲收拾清理废弃的空盒子,一边耐心地向晶报记者介绍连日来的工作。

回忆起小时候在深圳过年的感觉,梁逢春腼腆一笑,“虽然深圳过年没有老家那么热闹,但我还是很开心的,除了在花市摆摊,也会和朋友相聚。”梁逢春仍记得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世界之窗看表演的情景。具体表演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他仍然记得他和弟弟各自骑在父母肩膀上开心的时刻,“只要在家人身边,在哪过年都一样。”

儿子的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刘秀平欣慰地笑了起来,“年后还会回来深圳,希望今年花市生意不错,糕点都能够卖完,给家里老人包个大一点的红包。”

刚来深的李明权在深过年。图为他当时游览世界之窗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00年代

(2000-2010)

腊肉的香气那是过年的味道

刚一进村,李明权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腊肉香气,这正是老家过年的味道。

那时已是1月19日晚上七点半,距离李明权驾驶小汽车从深圳出发已经过去了21小时。“正常11个小时就可以到了。”由于路上堵车严重,今年这场回家之旅要比李明权预计的迟了一些。

42岁的李明权出生在湖北省蕲春县一个小山村,“村子四面都是大山”。19岁那年,父亲为了让李明权学习修车技术,借来50块钱,雇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把他送到县城,再让他坐车到武汉市武昌区,进入洪昌汽车修理厂做学徒。李明权还记得,离开家的那一天正好是1997年的农历正月初八。他像许多春节返乡的务工者一样,踏上春运的返程路,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进城打工生活。

在武汉,李明权从汽车维修电工做起。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慢慢学会了汽车发电机和起动机的保养,保险丝、灯泡之类设备的更换。在学习汽修技术的同时,李明权也常常往邻居家里跑,通过看电视学习普通话。“因为上学时候有同学辍学去深圳打工,学校宣导经常提到深圳,所以这座城市很早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离校多年,李明权对深圳的憧憬依然强烈。

不仅是李明权,这座沿海城市也是许多打工者的憧憬。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许多人南下闯荡的热土。在当时,许多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涌向深圳寻求发展机会,一段轰轰烈烈的“南下打工潮”由此产生。

2002年,24岁的李明权加入这股南下的浪潮,来到深圳闯荡。“刚来的时候经过了很多周折,做过几个月的汽车GPS安装工,后来进入上梅林一家汽车维修中心……”初到陌生城市,李明权的兜里没有多少存款。为了省钱,那一年的春节李明权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罗湖区清水河的农民房过新年。“按照老家的习俗,每年春节前都要晒腊鱼、腊肉。”李明权说,那一年他在深圳按照老家的习惯在家制作腊肉。但是由于深圳的气温没有老家的低,腊肉很容易就坏了。

2020年可可沙龙年夜饭现场。

之后几年,李明权时而在深圳过年,时而碰碰运气抢车票,抢到了就坐火车回家过年。“在深圳待的时间久了以后,就慢慢在这里扎下了根。”凭借多年积累的汽修理论知识,李明权轻松通过了汽车维修工初级、中级的考试,也陆续拿下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甚至还获得深圳市优秀技师、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在2020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李明权作为深圳的农民工代表,列席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关注广东和深圳的建设与发展。

“深圳是一座很开放、包容和公平的城市。在深圳,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不问你来自哪里。”李明权感慨说。

如今,李明权在深圳的生活已步入第18个年头,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在汽修行业打拼多年的他,前些年也终于购置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小汽车。打那时起,开车回家过年或把家人接来深圳过年,便成为他每年春节的“例牌”。“希望深圳的发展越来越好,因为深圳发展好了,深圳人民才会生活好。”李明权笑说。

回到老家这些天,李明权不忘为家里晾晒腊肉搭把手。他望向村里家家户户晾晒的腊鱼和腊肉,幸福的滋味溢满了心头。

10年代

(2010-2020年)

志愿服务站里的年夜饭

“玉姐,我给大家带了点水果,等会一起吃!”“玉姐,蛋糕来啦!”“玉姐,我来给你打下手。”……1月19日,龙华景龙社区沿街一家名为“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内比平日里热闹。厨房里,人称“玉姐”的孔祥玉将前夜里腌制的鸡鸭鱼肉下油锅、上蒸笼,为晚上的“年夜饭”开始忙活。

鱼糕、红烧鲫鱼、蒜苔炒腊肉、梅菜扣肉、饺子……下午六点,近3米长的桌子上,摆满了23个菜、两盘水饺。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七十岁的退休医生,23位志愿者围着桌子一人一筷子饭菜,一人一句家长里短。这天离除夕夜还有5天,不少在深务工者已离深回家,街巷里静悄悄的,但“可可沙龙”里却热闹非凡。

“每年和大家一起团团圆圆地吃顿年夜饭,已经成了我的习惯。”玉姐围着蓝色的围裙,扎着马尾辫,身上带着锅气从厨房里钻了出来。“我就像是大家庭的妈妈一样。”说完,玉姐便爽朗地笑了起来。

2015年春节前夕,孔祥玉听说龙华义工队有二三十人留守龙华,还安排了春节期间的值班表,准备在龙华公园、龙华汽车站的党员服务岗继续值班。她便有了在“可可沙龙”做餐年夜饭、跟留守龙华的志愿者们一起过个年的想法。没想到,这年夜饭一做,便是六年。

“我特地赶来吃这餐年夜饭的,玉姐的手艺真不错!”从外头匆匆赶来的黄师傅,是附近的理发师。每个月中旬,他都赶来参加义剪活动,为周遭居民提供免费理发。20日凌晨1点,他将启程回老家。

“在这里吃年夜饭,有种家的温暖,跟兄弟姐妹一样。”康姐也是“可可沙龙”大家庭中的一员,从事志愿服务已有9年。这是她在这里吃年夜饭的第五年。

在康姐看来,每年在玉姐这里吃一餐年夜饭,已成为春节“仪式感”中的一部分。“上午,我们举行了义卖活动,下午就帮着准备饭菜,晚上就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这不就是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吗?干完活,一起吃饭!”康姐说。

自从2014年创立“可可沙龙”后,孔祥玉带领着志愿者们在“可可沙龙”创建了“关爱环卫工人爱心歇脚点”,每天为周边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茶饮;创建了龙华区首面“小衣大爱”爱心墙,鼓励居民将家里闲置衣物捐献出来,让有需要的群体可以免费领取;同时,号召有技能的志愿者们在每月15号为周边居民提供义剪,为城中村里的流动儿童提供公益课堂。

“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因为做义工结缘在一起。所以,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义’家人。这年夜饭也成了我心里大家每年最暖心的支持。”孔祥玉说。

来源:晶报 记者 马骥远 陈雯莉 黄力彬 蒋津津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