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失独家庭和残独家庭,是为国家计划生育做出过贡献的家庭,如今,因“失独”或“残独”,他们的生活陷入某种困境,社会应给予关照。在此背景下,罗湖区卫健局、罗湖区计生协推出了包含15项服务内容的“苔花计划”,为这些“苔花家庭”(失独家庭和残独家庭的统称)提供全面服务,其中一项服务内容为社工个性化专业服务。社工周到细致的服务将协助他们走出心中的阴影,重新焕发对生活的希望。
▲罗湖区“苔花家庭”重阳节联谊活动。
A
“苔花家庭”的需要就是“苔花”社工的服务方向
“苔花家庭”需要什么服务?失独家庭和残独家庭的诉求一样吗?社工的服务方向是怎样的?2015年,罗湖区启动这项服务后,“苔花”社工们进驻岗位后便开启了专项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面对失独家庭的养老和医疗困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丧失感,“苔花”社工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情绪方面的辅导及支持,并协助被服务者做养老方面的规划;面对残独家庭孩子的康复需求及照顾压力,“苔花”社工们从家庭入手设立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一对一进行帮扶。随着“情绪支持+互助帮扶+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的多维跟进,一对一的个性化专业服务在“苔花家庭”中全面展开。
▲“苔花家庭”成员参加体检。
B
无微不至的关怀
为“苔花家庭”带去阳光
几年来,“苔花”社工为“苔花家庭”提供了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苔花家庭”的肯定。
派驻在东湖街道大望社康岗位的“苔花”社工英子是个急性子,平时处理各种事情干净利索,但在服务“苔花家庭”这件事上,她却懂得要沉住气、慢慢来。东湖街道现有17户失独家庭8户残独家庭,对于他们的情况和诉求,“苔花”社工英子如数家珍,而每周电话、每月探访、随时联系、常常陪伴,已经是东湖街道“苔花家庭”的期待和习惯。
服务启动后,一年多时间里,英子每周电话、短信联系“苔花家庭”成员李阿姨,并每月上门探访,但李阿姨一直对英子不太信任。一年后,李阿姨主动给英子打了个电话,咨询办理计生特殊家庭扶助金的事情,并与英子约定了去门诊就医的相关事情。英子说,挂下李阿姨的电话,她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被人信任的感觉真是太幸福了。”英子说。
家住莲塘街道的曹丽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患有智力残疾的女儿,参加2019年“苔花家庭”体检时,她不幸被查出乳腺癌。曹丽说,得知这个消息的瞬间,她感觉天要塌了。
“苔花”社工第一时间联系了她,慢慢开导令她平复情绪,并试图找到曹丽身边能支持她的人。有几次在医院门口,曹丽女儿有些暴躁不安,“苔花”社工紧握着她的手,跟她讲述妈妈现在的情况,跟她讨论怎么样可以更好地“爱护妈妈”,跟“苔花”社工交谈后,曹丽女儿的情绪总能变得平稳。
2019年8月,手术后的曹丽对生活又恢复了信心。9月,她为“苔花”社工送去了感谢信,信中她写道:“这么细致体贴的服务,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服务是你们的工作,但对我来说是爱和温暖。”
派驻在罗湖区慢病院的社工小李,负责清水河街道的“苔花家庭”服务,小李年纪轻轻,在工作上却“很有一套”,自2017年开始服务清水河街道的“苔花家庭”后,她总是第一时间与“苔花家庭”取得联系,了解第一手资料,并画出表格:赵阿姨户口在人也在,但是平时没时间,有活动通知邀请即可;李叔叔户口在人不在,每年“苔花家庭”体检时会回深圳,离开深圳的原因是对孩子的离世仍感伤心,怕触景生情;秦阿姨户口在人也在,但是身体多病,现在正是需要多关心的时候……清水河街道的“苔花家庭”信息经她这么一梳理,变得自然清晰、井井有条。
▲“苔花”社工为“苔花家庭”准备的保健药箱。
C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搭建起服务“苔花家庭”新格局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自罗湖区2015年推出“苔花计划”以来,罗湖区卫健局、罗湖区计生协联合罗湖区民政局就“苔花计划”的服务内容统一委托社工机构组建专业“苔花”社工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参与服务的社工中年龄最小的为21岁,她们通过每月进度监控、每月一次集体督导、每月一次个人督导的形式为罗湖区的“苔花家庭”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
“苔花”社工个性化专业服务,成了罗湖区“苔花计划”15项服务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社工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不仅帮助辖区内的失独家庭及残独家庭疏解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危机干预等,也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
2019年,罗湖区14名“苔花”社工共完成个案34个,随访524次,协助“苔花”活动122场次。罗湖区卫生健康局、罗湖区计生协也积极帮助“苔花”社工机构链接各类资源,为“苔花家庭”提供服务,搭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的新格局。
2019年12月18日,罗湖区计生协联合东湖街道计生协开展了一场“春风送温暖健康伴我行”苔花联谊活动,当日来参加活动的除了像李阿姨这样的失独家庭,还有残独家庭劳阿姨。劳阿姨的小孩为智力三级伤残,她说:“虽然家庭遇到困境,但是一直以来都有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还有社工经常上门帮忙照顾儿子,让我儿子不再感到孤单无助,让我们夫妻俩对生活重拾信心,‘苔花’社工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一缕阳光。”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黄明钢 罗计协 黄嘉鑫 编辑 刘嘉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