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
今年年初,深圳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长者助餐服务的工作方案》,解决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社区长者食堂在全市全面开花。据市民政局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长者食堂达131个。愿景很美好,小小一餐饭,暖胃又暖心,更让长者走出家门,乐享社区养老氛围。然而,有市民反映,不少社区长者食堂开了第一餐后,因为补贴标准苛刻、补贴额度少、菜品单一等问题,少有长者前来就餐。南方都市报NDX实验室近日就此话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虽然有76.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设立长者食堂,但同时有53.8%的受访者担心目前开设的社区长者食堂会沦为鸡肋。
罗湖街道基本都有长者饭堂
目前,罗湖区每个街道基本上都有一个长者饭堂,为社区长者提供周一到周五的午餐,每顿严格按照三菜一汤的标准。长者餐饮补贴方面,70周岁至99周岁深圳户籍老年人每餐可享受5元补贴;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60周岁及以上深圳户籍老年人可享受每餐15元补贴: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低保边缘人员;“三属五老”(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计划生育家庭中失去独生子女或者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老年人;百岁老人。
但每个街道的长者饭堂在服务老人上各有不同,记者分别走访了桂园街道桂木园社区长者饭堂、翠竹街道翠平社区长者饭堂,了解助餐点类长者饭堂与纯长者饭堂各自的优缺点。走访桂木园长者饭堂时,记者邀请了罗湖区人大代表廖耀雄、陈瑞松一同前往。
暂无送餐上门服务 福利覆盖面小
罗湖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约6.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9.5%。预计到2020年,全区户籍老年人将达7.5万,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超过10%,但目前长者饭堂对社区长者的覆盖率有待提高。
桂木园长者饭堂目前登记有用餐需求的老人有300余位,但目前平均每天的餐数在45份左右;翠平长者饭堂有100多位老人登记,如日照中心举办活动,在长者饭堂吃饭的老人便多,约30位,日常则较少。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者饭堂对于住得近的老人是十分便利的,但是住得远的长者即便有需求,来回路程太远也不便到饭堂吃饭。
被问及是否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时,两位负责人均表示,有此计划,但是与第三方配送公司如何合作、配餐餐具如何回收、要增加多少人手等工作还需要花时间调研和斟酌,所以暂时无法提供该服务。
有食堂将老人身体情况都登记在饭卡里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每位长者的病症不尽相同,如有人患有痛风、有人患有高血压等。罗湖区人大代表廖耀雄在桂木园社区走访时,就此向街道民生事务部相关负责人提出疑问:“怎么去配合老人的身体情况提供适合的餐饮?”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因其饭堂的午餐是由第三方公司配送,一般是提前一个星期制定菜单,如果有老人不适宜食用某道菜,可以向相关工作人员反映,或当天就不来这边就餐。
这方面,翠平长者饭堂的做法值得借鉴与学习,该长者饭堂是罗湖区唯一一个自配厨房的饭堂,每一位老人的身体情况都登记在饭卡里,厨师根据预定午餐的老人的身体情况制定第二天的菜谱。据负责人介绍,每日会提供4-5道菜,并且分量包括日照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果有长者临时过来或有家属陪同,则优先提供给他们食用,如果不够吃也可免费加饭加菜。
长者午餐注重少油少盐口感偏软
在走访期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就餐的老人,他们对于长者饭堂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其中桂木园长者饭堂的李先生表示,自己牙齿不好,要吃软一点的食物,饭堂的饭菜也做得合他心意;翠平长者饭堂的麦先生当天只身到饭堂就食,而平日里他一定会和老伴一起来的。采访时,他表示老伴生病住院了,他就自己过来吃,吃完后把她的一份装到保温饭盒给她送过去。他给予该饭堂评价较高,表示口味好、够软糯,本身自己有痛风,但饭堂都会给他提供适合的菜谱。
桂木园长者饭堂负责配餐的第三方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给长者饭堂提供良好的餐饮,其聘请了专门的厨师制定了适合长者的菜谱,并且坚持少油少盐、口感软硬适中。
代表声音
老人身体状况不同
配餐要因人而异
为什么桂木园社区内有300多位长者购买了长者饭堂的饭卡,每天却只有不到50人就餐?罗湖区人大代表廖耀雄分析指出,这是因为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如果今天的菜有他不能吃的,那他大概率是不过来了。
他建议,社区长者饭堂收集各位老人的身体情况,提供多元化的菜谱选择,让更多的老人享受这项便利。
要加大宣传
让这件事做大做好
桂木园社区长者饭堂设置在桂木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里,尽管开了两个多月,仍有不少人是不知道的。“你们10月1日就已经有长者饭堂了,但我们经常出来走的代表却今天才知道。”罗湖区人大代表陈瑞松就表示没有看到相关宣传,认为不仅要继续完善长者饭堂服务的各种细节,也要把这件好事宣传到位,做得更大更好。
同时,他表示要把每周菜单的字体调到老年人适应的大小,也要标好价格,并且说明政府补贴的标准,让老年人了解得清清楚楚,让他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网络调查
76.6%的受访者认为
有必要设立长者食堂
日前,南方都市报NDX实验室发起热点站站队话题《社区长者食堂开餐后冷冷清清,有人认为沦为鸡肋,你怎么看?》,截至12月10日共收回2289份有效问卷。其中,53.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开设的社区长者食堂会沦为鸡肋。
那么,社区长者助餐点还有没有必要设立呢?有76.6%受访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对于长者助餐点,70.3%的受访者看好“品牌餐饮店里设长者食堂,老人可自由选择套餐”的模式。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统筹记者 陈荣梅 统筹编辑 柴华 采写 家园报记者 谢粤蕾 陈荣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