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积极变老”的社区试验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19/12/06 09:57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义工关海林最近正忙着织围巾,这是为“银发计划”一对一帮扶对象准备的过冬“装备”,毛线和棒针都是罗湖笋岗街道田贝社区党委和工作站从辖区爱心企业拉来的赞助。在此之前,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社区已陆续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在家安装了防滑扶手和冲凉垫。

从今年1月至今,关海林和其他38名义工保持每个月一次的频率,上门探访帮扶老人,义工们自愿结成小组,每组对接1~2位长者。受到帮扶的13名长者是社区党委经过前期调研筛选出来的,大都是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

如今,对这些长者来说,每月和义工朋友见面唠嗑就像老朋友的固定聚会,常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老人们散步、就医都希望有人陪同,而陪伴也是他们最需要的,”田贝社区党委书记林婉容表示,为满足长者的迫切需要,田贝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带动社区义工积极参与,对居住在辖区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目前,已有39名党员加入帮扶服务团队,共为13名社区老人建立了长期的帮扶服务,并为老人们建立了含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总体情况等10项信息在内的跟踪服务表。进一步增强了党群凝聚力,助推了党群关系、邻里关系的良性循环。

义工探访服务对象刘大爷。田贝社区供图

老党员带头帮扶困难群体缩短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

家住田贝社区二号大院的劳爷爷已有91岁高龄,耳鸣、行动不便,长距离行动需要借助辅助器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在多次走访了解其情况后,将其纳入“银发计划”服务对象。

因住得近方便看望老人,二号大院居民党支部书记崔耀堂主动要求和劳爷爷结成帮扶小组。崔耀堂每个月都要和小组成员组团上门探访,与劳爷爷沟通,了解劳爷爷最近的身体状况。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反之就在每个月工作汇报会上反映给社区请求支援。“这些退休老人以前有需求不知道找谁,现在他们信任我们,有需要就请我们帮忙,我们无形中帮社区和长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

劳爷爷行动不便,志愿者队伍里的热心义工主动为劳爷爷捐赠了一辆轮椅。劳爷爷的儿子感激道:“感谢社区党委、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和社区义工的关爱,父亲因为有轮椅行动方便很多,更爱出家门了。”

除了像桥梁发挥纽带,在老党员孟繁荣心里,志愿者像一群萤火虫。“我们老人平时在家带孙子孙女,加入志愿者还能给其他人送温暖,生活很充实”。

退休后的孟繁荣一刻也没闲着,退休后第四天就从西安飞来深圳照顾孙子,带孩子之余总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得知社区组建了义工队,便成了队里的积极分子。“银发计划”组队阶段,因为队伍中女性居多,大都选择同性友人结对,孟繁荣主动要求与退伍军人刘大爷组队,中途还吸纳了两名新义工加入。

刘大爷日常生活主要由保姆照料,行动不便很少出门,由于没接触过,孟繁荣起初担心与刘大爷的沟通问题,“没想到他非常健谈,和我们说了很多当兵时的故事,还对最近发生的新闻发表评论。”

在刘大爷面前,孟繁荣感觉自己像个孩子,老人不需要他们做其他事情,只要能多陪他说说心里话就很满足。“每次去他都会表示感谢,还托我们给社区党委送了几幅自己写的书法”。孟繁荣表示,现在保安远远看见穿红马甲的他们就提前把门打开,“你们又来啦,快进来吧’,就和去老朋友家一样”。

来深5年,孟繁荣的退休生活丰富精彩。有次在社区工作站看见青年们上党课,“很想进去听,但是我的党组织关系没转过来,很多活动不太方便参加。”今年6月,孟繁荣将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党支部,“我让孩子从单位带回来的学习资料都看了好多遍了,现在好了,在社区就能过上组织生活了,‘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真好,流动党员能融入集体还能做公益,忍不住要点赞!”

热心居民感染身边人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

关海林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去马女士家的场景,“开门的一刹那我看见一双满是期待的眼睛,她没把我们当外人,和我们分享人生经历,走的时候还拉着我们的手说‘欢迎你们经常来我家’”。

马女士是尿毒症患者,毒素集中到脚趾导致溃烂,进行了两次截趾手术。去医院修理脚趾花费不小,马女士大都自己在家修理。“看着就很疼,谁看到都会难过”,关海林回想起这一幕面露难色,“但她只是说‘我这病你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多来陪我谈谈心就行”。马女士的病需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关海林想陪她同去被拒绝了,“她女儿每周来陪她看医生,能不麻烦我们的就尽量不找我们”。

有15年义工经验的关海林察觉到马女士的为难,义工们能做的就是陪她聊天,让她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外界的事情,丰富她的生活。支撑病人的不只是健康,还有希望。

与马女士的接触让关海林近距离了解到长期患病者的生活状况,“健康的人真的很难想象,尿毒症意味着什么?因瘫痪久卧病床意味着什么?走进这些家庭,我看到更多生活的困苦”。

关海林帮扶的第二个对象井大爷早年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由妻子井夫人及护工照顾生活。多年病床前的辛苦让井夫人心力憔悴,身为社区夕阳美艺术团的带头人,关海林想拉她一把,“让她多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生活”。

有时间,井夫人就会出现在艺术团的排练现场,艺术团的姐妹们都知道她的情况,换季的时候大家捐一些衣物给她。渐渐地,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那种局部气候,让井夫人脸上多了些精气神儿。

前段时间井大爷病情加重住进医院,关海林和社区党委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探病,“你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我们说,大家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井夫人交谈期间,井大爷一直握着关海林和另一位工作人员的手,“他虽无法交流,但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意”。

从一开始不太愿意出门见人,到参加艺术团唱歌跳舞,井夫人的转变让关海林欣喜不已,“除了患者本身,他们的家属也需要鼓励,和我们谈心能舒缓情绪,也有助于他们坚持走好今后的路”。

义工队新来了年轻人

“银发计划”不会半途而废

“我明天想去体检,你们有时间来和我一起去吗?”黎奶奶在微信群里主动邀约,曹亚娜和另外两名全职妈妈纷纷回复:明天见!

83岁的黎奶奶是田贝社区的失独老人,居住在养老院。社区去养老院需要乘车,作为义工队的年轻人,曹亚娜主动领下了这个任务,后来,在她的介绍下,另外两位全职妈妈也加入进来。

三位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全职妈妈,在送完孩子上学后有了自己的时间,她们组团去看望黎奶奶,教她使用微信,用美颜相机自拍。自从学会了发微信,黎奶奶经常在群里分享照片,知道三个人要来看她,提前准备好小点心,“给你们明天准备了这些,很好吃哦”。

若是碰上周末,妈妈们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孩子们在老人面前唱歌跳舞,背古诗词,黎奶奶常常笑得合不拢嘴。“大一点的孩子也加入了我们社区义工队,有时间就跟着我一起做义工,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丰富了我自己的生活,给孩子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你们最近有没有空带我去看洪湖公园看荷花展?”“没问题,我们带你去。”黎奶奶身体好,喜欢热闹,以前老是羡慕其他老人有家人看望,如今三位义工就像自己的家人,有需求尽管提,这不,曹亚娜最近正计划着带黎奶奶去东湖公园的菊花展看看。

按照计划,“银发计划”第一个周期快结束了,田贝社区社工主任李双中正头疼明年的工作。“其间我也有想放弃的念头,看着义工们这么积极热心,没能帮大家申请到活动经费我挺愧疚的。”

李双中的担心是,这一年来,上门看望老人的物资、车费基本是义工们自掏腰包,社区社工队伍人力有限,多亏了义工的加入,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缺乏经费,李双中试过找辖区爱心企业拉赞助,她还希望能给义工买上意外险。“这13名老人是经过筛选的最迫切需要帮助的对象,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区还有未覆盖的长者,下一步希望能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需要关爱的老人被看见”。

“不能半途而废,怎样都要继续做下去”,例会上,义工们基本达成共识,李双中坚定地告诉大家,“我已经在准备申请民微项目的材料了,我们的活动不会停”。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